原创 朱元璋问囚犯:你姓啥?囚犯如实回答,朱元璋:赦免,赐免死5次
迪丽瓦拉
2025-09-17 01:01:52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总字数变化不大。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个性的皇帝,他的行事风格与历代皇帝迥然不同,充满了独特的个人色彩。对于那些被关进大牢的罪臣,他往往只需一句话,便能扭转他们的生死命运,体现了他独特的威严与判断力。可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朱元璋对犯错官员的惩罚会更加严厉,想从他手中得到宽恕,绝非易事,除非手里握有极其强硬的底牌。

朱元璋登基为帝后,推行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举措。他与历代皇帝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根本不把官员放在首位,而是将百姓的福祉看得最重。历史上不论是仁君还是昏君,几乎都视自己为“尊贵的天子”,哪怕是号称爱民如子的汉文帝,也只是形式上和百姓共甘苦,未曾真正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

而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只有朱元璋。即便是他的后代子孙,也难以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因为“皇帝为天子”的理念,是封建社会的根基,一旦动摇,整个社会结构都会崩塌。从表面来看,朱元璋住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身穿龙袍,拥有帝王的威仪,但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怀着对百姓的关怀与牵挂。

明朝初年的“陈寿六案”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了统治的主流,君臣、官民之间的等级关系被深深植入社会的骨髓。百姓几乎难以控告官员,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或根本不被允许。

古代流传一句话,“民告官,先挨揍”,普通老百姓若敢状告官员,无论真假,都要先被打上一顿。法律从未明确规定打到什么程度,但基本上,打得让你无法吭声。于是再有冤屈,也只能咽下。正因如此,“民告官”在历史上极少见,朝廷本身也不鼓励。

然而,朱元璋上台后,打破了这个陋习,极力鼓励百姓控告官员,甚至为此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正是在他的推动下,陈寿六案成为了大明第一个典型的“民告官”案件。陈寿六是江苏常熟的一个普通农民,遭受了当地县官的欺压。

如果换作其他朝代,陈寿六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或者被迫离乡背井。但在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向全国百姓发放了《大诰》这本红色小册子,堪称平民的“保护神”。朱元璋明确告诫:“凡是平民百姓,若被官员欺压且无处申冤,可持《大诰》直上皇帝面前,我定依法严惩那个官员,还你公道。”

起初,百姓们对这番豪言壮语并不买账。虽不识字,但世代相传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谁都知道对官员发起挑战,几乎没有好结果。陈寿六心知肚明,不轻易招惹官员,但当官员横蛮无理,将他的儿子在婚礼当天打断腿时,忍无可忍的他决定搏一把。

愤怒的陈寿六率人闯入县衙,手持锄头和扁担,将闹事的官员及其手下活捉,并且连那位知县也没能逃脱。他将《大诰》高高举起,押着几名官员亲自前往南京,向朱元璋呈诉此案。朱元璋听完陈寿六的讲述,当场判处这些贪官斩首,毫不留情,也不给他们任何辩解的机会。

为了保障陈寿六不被报复,朱元璋特别派人保护他们,并给予陈寿六丰厚的赏赐和免除赋税作为奖励。此案表明,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绝不宽容,明朝法律规定,官员只要贪污一点银两,就可判处死刑。故此洪武时期,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敢轻易犯法。

当然,也有些官员仗着“防弹衣”,硬要挑战法律底线。古人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实际上很少有皇帝真正因法律受罚。皇帝虽可免罪,但亲戚呢?皇帝的小舅子在外横行霸道,法律是否能制裁他?这得看地方官员敢不敢动手了。

朱元璋登基后纳了不少妃子,马皇后对这些事情较为宽容,没有多加干涉。随着妻妾增多,皇亲国戚也日渐庞大,但其中难免有个别无法无天的亲戚,仗着皇室身份,在街头胡作非为。

朱元璋对这种行为绝不容忍,但由于政务繁忙,他很少能亲自出门察看,而管理这些事的官员们往往也不敢上报,怕惹祸上身,只好选择闭口不言。

然而,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影响了朝中一批刚正不阿的好官,他们不怕得罪人,只怕没人做主。这样的人多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专门监督官员的行为,防止贪腐。

洪武元年,江苏吴县出身的范从文完成国子监学业,被吏部委任为监察御史。他原以为这是个轻松差事,因为没人敢违法。但上任第一天,他就遇到麻烦:在大街上,他看到几个纨绔子弟对一名女子骚扰,态度嚣张无比。

按理说,这种事应由巡城御史处理,但范从文毫不犹豫地出面制止。可他没想到,这伙人头领正是朱元璋的小舅子,凭借姐姐在后宫的宠幸,无视官府威严。

范从文无惧威胁,坚持将小舅子拘捕入狱,但结果却是他自己因“越权”和“冤枉好人”被关进死牢,而小舅子依旧逍遥法外。

范从文虽不甘心,但身陷囹圄,无计可施。幸运的是,朱元璋非常负责任,所有死刑案件都需他审批。他调查后发现范从文案情不公,亲自前往狱中见他。

朱元璋当即赦免范从文所有罪名,并在查看其家谱时发现,这位范从文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十二世孙。朱元璋对此大为欢喜,特地赐下五张同样题字的御赐符,每张能保一命,提醒范从文要珍惜。

范从文感激涕零,跪地谢恩。朱元璋赦免范从文后,随即下令将那位嚣张的小舅子关进监狱,从此再无消息……

---

需要我帮你调整语气或者补充更多细节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纸币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年里,纸币曾是我们日常交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如今它已经...
原创 王... 王陵是沛县的一个知名豪门大户,他与另一位豪强雍齿有着深厚的交情。那时,刘邦在沛县担任亭长,渴望进入当...
原创 活... 在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个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物:慕容复。慕容复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燕国的宗室后代。慕...
中外嘉宾走进江西吉州窑 领略陶... 11月20日,“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江西行活动参访团来到江西吉安县,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
原创 截... “截江救阿斗”是《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情节,它不仅展示了赵云的忠诚和英勇,还充分体现了赵云的智...
原创 多... 前言 我们是否曾设想过,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如何在复杂的宫廷争斗中,奋不顾身地为自己深爱的兄长出手相...
观展 溯源 探微(上新了) 刻纹石器 这是我国史前文化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石器,在内蒙古敖汉兴隆洼、辽宁阜新查海、山东泰安大汶口等遗...
原创 以... 历史长河中的智者抉择——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而非曹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凭借其卓越的智...
原创 五...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将领是蜀国阵营中的重要人物,每个人的武功都非常强大...
原创 历... 有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一些历史在后代的流传中被改变,原本的真相被掩盖。由于古代的文化和科...
原创 元...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经两次尝试征讨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元朝甚至还筹划了第三次东征日本的行动,但...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掌控的封建王朝,它的前朝是元朝,后来的清朝则是另一个强大的政权。明朝能...
原创 晋...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太原城外的晋恭王坟园旁,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那人手持朝廷敕...
原创 清... 华夏大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明和王朝。从远古的尧舜禹时期,开始开疆拓土,奠定了...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