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我国山水相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越南历史教科书对我国的评价,犹如一面镜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越南对两国历史关系的认知,其中既有客观的呈现,也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在古代历史部分,越南历史教科书难以回避中国对越南长达千年的深刻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越南北部成为秦朝象郡的一部分 ,自此,越南与中国的命运开始紧密交织。随后的数千年里,越南或为中国郡县,或为藩属国。在政治制度方面,越南多有借鉴中国,如唐朝时期,越南在官制上学习唐朝,文化上大力推崇儒家经典,选官制度也采用科举制。在文化领域,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越南社会,构建起越南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春节、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也成为越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上,东汉时汉字传入越南,越南上流社会人士以能写漂亮汉字为荣,其重要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全篇用汉字记载,即便后来越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仍有超过半数是汉越音。
然而,越南历史教科书在讲述这一段历史时,存在明显的倾向性。越南历史上曾被中国统治过四次,但越南教科书往往将这些时期片面解读为 “中国侵略史”。例如,称秦始皇派出五十万军队打破桂林郡以及象郡这些本属于越南的地方。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中国统治时期为越南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制度等积极影响,是对历史的片面解读。越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强调自身民族的独立性,淡化长期受中国文化主导的历史事实。在越南的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认为过多强调中国古代对越南的影响,会削弱越南民族思想的独立,使越南本地文化失去 “话语权” 。
到了近代,越南经历了抗法救国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这两场战争在越南历史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十分紧密。越南抗法战争时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给予了越南大量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1949 年斯大林提出 “革命分工说”,拒绝胡志明的援助请求后,中国挺身而出。据记载,1950 年至 1954 年期间,中国援助越南枪支 11.6 万余支、枪弹 5785 万发、火炮 4600 余门等大量物资,且是当时唯一给越南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 。越南抗美战争时期,中国更是不遗余力。1965 年美国侵入南越后,中国政府提出 “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后盾”。中国派出的参战兵力达 170000 人,远超韩国、苏联等其他援助国。武器方面,无偿提供 230 个营的武器装备,援助总价值超过 200 亿美元 。
越南历史教科书对于中国在这两场战争中的贡献,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对中国有一些正面评价,肯定中国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中的贡献以及中国富有正义感 。但另一方面,却通过诸多手段淡化中国的援助。在分析越战胜利原因时,将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等社会主义国家并列,使中国援助看起来没有主导地位,与其他国家援助等同。教材编写上,在抗美战争相关内容中,多是越南共产党和越南人民斗争、劳动的照片,几乎没有中国援助越南的照片,给人一种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错觉 。
越南这种编写方式,从其自身角度来看,有一定原因。历史书籍需保持一定的全面性,不能完全抹去中国的援助,否则无法展现越南战争历史的全貌。但出于民族主义等因素考量,又不想突出中国援助的主导性。同时,越南古代长期附属中国,独立后不甘心这段历史被过度强调,在越南高考中,古代史部分被完全剔除与中国相关的内容,试图从历史中淡化中国影响 。此外,随着中国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大国,越南在羡慕中国成就、学习中国技术的同时,又不想被中国文化过多干涉,所以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帮助,采取控制力度、弱化呈现的方式 。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描述上,越南历史教科书更是简略且歪曲事实。在一本 2018 年越南出版的第 9 册历史教科书中,将这场战争命名为 “北方边境保卫战”。书中称从 1978 年开始,中国采取伤害两国人民感情的行动,如向边境地区派出部队、取消对越援助、撤走专家等。还提到 1979 年 2 月 17 日中国出动 32 个师越过边界线,越南北方边境线六省军民奋起保卫祖国。最后称伴随着越南国内及世界舆论反对,中国于 1979 年 3 月 5 日被迫撤军,3 月 18 日所有军队撤离越南境内 。
事实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起因是越南在抗法、抗美战争结束后,罔顾中国的巨大援助,先是驱逐约 150 万华侨,侵占华侨财富,继而入侵中国领土、海岛,打死打伤边民。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迫自卫反击。越南教科书对中国在抗法、抗美期间的无私援助只字不提,反而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完全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其描述简略,原因在于自知理亏,无法详细阐述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只能刻意淡化,模糊前因后果 。
越南历史教科书对我国的评价,既有对历史事实的部分呈现,又存在诸多歪曲、淡化、片面解读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是民族主义、历史遗留问题、现实国家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历史、还原真相,才能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关系向着更加友好、合作的方向发展 。中越两国在历史与文化上的联系无法割断,只有以史为鉴,尊重历史事实,才能跨越历史的隔阂,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