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留下了2句话让人泪目
迪丽瓦拉
2025-09-18 00:03:12
0

1912年1月1日,改革派人士在南京庄严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清朝的末日钟声也随之响起,象征着这个曾经辉煌王朝的终结。自此,历经三百多年统治的清朝轰然倒塌,神州大地上再无封建帝制的影子。

在清朝三百多年的统治历程中,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令人深感惋惜与遗憾。而清朝晚期的政治混乱和国势衰败,慈禧太后无疑负有重大责任。谈及慈禧,便不能不提及她的养子——光绪皇帝。

光绪帝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年轻君主,他曾竭力推行维新变法,期望以此振兴大清,扭转颓势。然而,他终因力量悬殊,得罪了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最终被软禁至死,命运悲惨。

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将是幼小的溥仪,留下了令人动容的遗言。要理解这一切,必须从光绪帝那充满坎坷和无奈的一生说起。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紫禁城内平日冷清的宫殿此刻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宫廷祥瑞的气氛弥漫四周。尽管整个皇宫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光绪皇帝的内心却沉重难抑。

这一天,光绪皇帝与他的表姐隆裕皇后举行大婚。婚姻完全是由慈禧太后一手安排的政治联姻,光绪虽然心中百般不愿,却因慈禧的权势无法反抗,只能无奈接受。

大婚之夜,光绪依偎在隆裕怀中忍不住哭泣,轻声说道:“表姐,我对你永远敬重,但我真的太难受了。”或许是亲情与伦理的复杂纠葛,使他虽然尊敬隆裕,却始终难以真正平等相待。

这并非光绪帝首次被慈禧牢牢掌控命运。早在五岁那年被选为皇帝的那一刻,他的人生便已被慈禧牢牢钳制。她不仅控制了他的自由,更一步步将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实际上,光绪帝并非慈禧亲生子。他的生父是醇贤亲王奕譞,也就是同治帝的弟弟,生母则是慈禧的亲妹妹。

同治帝无子早逝后,慈禧将亲妹妹的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子,这样光绪帝兼具同治侄子与慈禧外甥的双重身份,成为最合适的继承人。

于是,光绪帝开始了数十年的傀儡生涯,他与慈禧母子间的恩怨也由此展开。

其实光绪帝幼年与慈禧的关系尚不算紧张。入宫时,他孤身一人,慈禧亲自照料他的衣食起居,季节变换时总为他增减衣物,体现出一定的关怀。

幼年的光绪读书刻苦,不仅学习汉文,还努力掌握满语、蒙语及骑射技能,慈禧也曾赞赏他聪明勤奋,学业优秀。

到了十五六岁,光绪已具备批阅奏章、评断古今的能力,显露出非凡的才智与抱负。

最令慈禧忌惮的是,这位本应听命的傀儡皇帝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随着光绪逐渐长大,两人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当光绪准备亲政时,慈禧感到极度不安,为了加强对他的控制,她将亲外甥女隆裕嫁给光绪,这也造就了开头那场让光绪痛哭的政治婚姻。

彼时的清朝已走向衰落,西方工业革命日益成功,大清却依旧贫弱落后,国力逐渐衰退,列强纷纷侵略,瓜分中国的狂潮汹涌澎湃。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深重,变法救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康有为率先联名上书,敦促推行维新,光绪读后深受震动,变法决心更加坚定。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百日维新拉开帷幕。

文化方面,废除了束缚人才的八股文,设立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生赴西方求学,力求“师夷长技以自强”;经济方面,积极发展实业,促进国民经济复苏;政治上,尝试引入西式议会制度,鼓励言路开放。

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解放的伟大运动,激发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爱国热情,但也严重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派的利益。

维新仅进行百日,慈禧太后便从颐和园归来,重新垂帘听政,戊戌变法终告失败,成为历史的短暂插曲。

慈禧重新掌权后,光绪的命运愈发悲惨。令人意外的是,慈禧虽撤去了光绪的“大阿哥”称号,却未伤害他的性命。

光绪勉强保住了生命,却彻底沦为慈禧的傀儡,朝政大事再无发言权,朝廷权力集中于慈禧一人之手。

虽被幽禁于瀛台,光绪并未消沉,反而勤奋读书,特别是钻研各国法律,期盼有朝一日能借变法挽救大清于危亡。

光绪三十四年,因劳累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当时慈禧也病重,光绪一度认为年迈的慈禧必将先他而去,自己便可重新掌权,继续变法救国。

然而,当光绪的意图被传到慈禧耳中时,她愤怒地说道:“我不能在光绪之前死。”

同年十一月,这位命运多舛的皇帝结束了自己充满屈辱和哀愁的一生。

临终之际,光绪得知下一任皇帝是年仅三岁的溥仪,他对慈禧叹息道:“为何不选个年长些的呢?”他对幼小的溥仪充满怜悯,也无奈地自语:“谁敢违抗太后的旨意?”这句话仿佛总结了他半生的挣扎与妥协。

翌日,慈禧亦去世。奇怪的是,尽管慈禧病情更重,却为何光绪反倒先行离世?

后世流传一个说法:慈禧为了确保权力,曾在临终前毒害光绪。科学家在光绪遗留的头发和骨骼中检测出三氧化二砷的成分,支持了这一猜测。

回望光绪一生,实在令人心酸。幼年受慈禧操控,青年时力推变法却遭失败,晚年被囚禁于瀛台郁郁不得志,最终未能逃脱悲惨命运。

或许正因少年时目睹民间疾苦和国耻,光绪才立志励精图治,试图拯救颓败的大清。

可惜晚清如大厦将倾,光绪的努力终难挽回颓势。对于他而言,或许看到清朝覆灭那一天,不如早早解脱来得轻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