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物产丰饶、人才济济,沃野千里、群贤毕至,这便是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益州。
益州主刘璋虽然性格内向,缺乏魄力,是一位软弱的君主,但他继承了父亲刘焉留下的丰厚基业,拥有极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同时还聚集了一批文武兼备的杰出人才。
文臣方面,有秦宓、李恢、邓芝、费诗、彭羕、刘巴、许靖、董和、程畿、王累、黄权、张松、法正等人;
武将阵容则有张任、刘璝、泠苞、邓贤、吴兰、雷铜、杨怀、高沛、严颜、孟达、李严、吴懿、吴兰等名将。
这支文武团队整体实力相当强大,不禁令人感叹,刘璋手里的牌面真是豪华无比!
在这些人物中,智谋最为出众的谋士无疑是法正;而最忠诚勇猛、战功赫赫的武将,则非张任莫属!
汉中之战中,法正是刘备取胜的关键人物;而在入川战役中,张任则是刘备最为棘手的劲敌!
本文聚焦张任,参考素材主要来自《三国演义》。
在演义中,张任以一己之力射杀庞统、追击刘备、围困张飞,他的武勇到底有多惊人呢?
刘备进入川地,兵锋直指涪城。刘璋不顾张任和黄权等人的苦劝,固执地亲赴涪城与刘备会面。在庞统策划的鸿门宴上,刘备身后站着魏延、关平、刘封等猛将,刘璋一方则是张任、泠苞、邓贤等武将严阵以待。两位主公觥筹交错,表面亲密无间,然而双方武将之间的气氛却剑拔弩张、暗潮涌动!
庞统顾不上向刘备禀报,暗中传话给魏延,随即安排武士排列在厅堂之下。魏延突然走向筵前,以舞剑助兴为由挑起事端;张任反应敏捷,迅速拔剑,谨慎地挡在刘璋身前,挡住了魏延的视线,并高声说:“愿与魏将军同舞。”
两人剑锋相交,难分胜负;魏延目光锁定刘封,刘封随即挥剑加入战局,泠苞、邓贤也非凡人,纷纷抽剑登场,顿时形成一场剑阵交织的群舞!这剑拔弩张的局面,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血战,刘备与刘璋连声喝止,众人方才退兵。
这次事件,张任表现极为出彩。
首先,张任率领的西川武将,内心普遍抵触刘备,认为刘备必有夺取益州的野心,因此魏延提出舞剑的阴谋,张任立刻洞悉此意,及时出手阻止。庞统本以为能一击必杀,却未料成了闹剧,真可谓小看了张任的聪明才智。
其次,魏延的武艺极强,可与张郃匹敌,甚至与庞德一战不落下风,是蜀汉五虎将中仅次于前三位的猛将。然而魏延与张任交锋后,还得用眼神示意刘封出手,足见张任的武力也属上乘,短时间内难以被击败。
庞统行事激进,一方面为与诸葛亮争夺功绩,另一方面是赌气,因此不顾刘备的劝告,策马直冲落凤坡,率大军突袭。
张任早已在山顶埋伏,却保持冷静,静观其变,目标锁定刘备。魏延先行开路,张任按兵不动,放魏延先行穿过山坡;待庞统进入伏击圈,张任迅速出击,只见箭如飞蝗,庞统被万箭穿心,瞬间陨命。
说到底,庞统确实小瞧了张任!
擒贼先擒王,张任的狠辣和狡猾由此可见一斑。
魏延闻讯后急忙赶回落凤坡救援,却被张任截断归路,埋伏在高岗上射来密集乱箭。魏延慌乱之中用刀法硬拨乱箭,护住全身,奋力向雒城突围,刚到谷口,又被吴兰、雷铜堵截,张任率军紧追,最终将魏延围困于垓心,魏延死战不退。
情急之时,黄忠率军赶到,才将魏延救出。
若非魏延刀法过人,早被乱箭射死;若无黄忠及时援助,魏延必死无疑!
张任的野心不小,不仅射杀庞统,还想拖魏延陪葬,差一点就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战功!
实际上,落凤坡之战后,张任率吴兰、雷铜击退黄忠、魏延,又冲击刘备营寨。刘备两寨失守,被迫撤退,张任紧追不舍,刘备疲惫不堪,眼看危机四伏,幸得刘封、关平率三万生力军拦截,张任才不得不暂时退兵。
刘备第一次亲眼见识了张任的威猛,但真正的生死较量还在围攻雒城时。
先说说雒城地形:城北有涪水,水流湍急,难以攻城;城南为山岭小路,不利于大军扎营。攻守双方只能从东西两门展开激烈争夺。
刘备主攻西门,命黄忠、魏延猛攻东门,张任守城逾十日,固若金汤。
某日,张任登上城楼巡视,忽见刘备亲自督战,灵机一动。
吴兰、雷铜率兵从东门杀出,黄忠、魏延迎头相接,战况激烈。张任则率数十骑精锐,暗中绕过南门山路,直扑西门刘备阵前。刘备陡感乱局,荆州军队大乱,张任趁势杀入军中直捉刘备。黄忠、魏延难以脱身,刘备孤立无援,只得单骑逃命。张任紧追不舍,眼看即将擒获,张飞突然急驰而至。
张任不甘心放过刘备,与张飞激烈单挑十余合,忽见严颜率兵赶来,形势不利,张任迅速撤回雒城。
穰山之战,刘备陷入绝境,甚至欲亲自出战高览,却因张任出现而失去硬拼勇气,只能仓皇逃命。可见在刘备心中,张任的威胁远胜高览。如果没有张飞及时救援,刘备恐怕难以脱身!
张任足智多谋,既能拖住黄忠魏延,也敢直击刘备,却又能果断撤退,避免风险,真是名将风范!
张飞与张任首次交锋后或许轻视了对手,导致二次交手时吃了大亏。
吴兰、雷铜投降刘备后,张任孤军无援,只有三流武将吴懿相伴,遂决定出城诱敌,盯上张飞。
张任主动出战,张飞怒而应战,两人单挑十余合,张任假装败退绕城奔跑,张飞奋力追击,至西门时被吴懿截断后路。张飞回转欲战,张任率吴懿前后夹击,将张飞围困垓心,张飞进退维谷。幸好诸葛亮、赵云及时赶来,赵云一招擒获吴懿,张任见势不妙,撤回城内。
葭萌关战后,马岱箭射魏延,再与张飞十回合诈败,张飞未追;瓦口关上张郃枪挑雷铜,再诈败,张飞也未追击。但张任同样诈败,张飞却贸然追击,显示出对张任的低估。
张飞勇猛一生,极少败绩。徐州失守时,虽无力战,但吕布也不敢强攻,张飞自信撤退;夜袭曹营,击退徐晃,杀出血路。然而此次雒城遭遇张任和吴懿围困,却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在张飞一生战绩中极为罕见。
吴懿被赵云擒获不过三流武将,由此可见张任武力相当强悍。
张任的武力未曾完全展现,但凭借抗衡魏延、在张飞面前轻松诈败、困住张飞等表现,其武力绝不逊色张郃。
诸葛亮为生擒张任,倾巢而出,亲自出马做诱饵。张任杀散阵前士兵,逃过金雁桥,却被刘备、严颜夹击,刘封、关平拆桥阻截,张任引兵北逃,赵云设阵拦截。
张任绕河西逃,黄忠、魏延伏兵出击,乱刀乱枪间,张任率十余人突围,疲惫不堪欲绕山回城。张飞忽从背后袭来,混战中张任终被擒获。
好家伙!对付张任,诸葛亮、刘备亲自上阵,严颜、刘封、关平策应,赵云掩护,黄忠魏延伏击,张飞突袭,阵容堪称豪华。
刘备集团几经苦战,终于将张任视为头号劲敌,张任所获“荣誉待遇”规格之高堪称罕见!
虽败犹荣!
面对刘备劝降,张任怒目圆睁,破口大骂:“忠臣岂可事二主乎!”刘备诚恳相劝,劝其识时务,降者免死,张任冷哼回应:“今降便降,久后亦不降!速杀我可也!”
刘备仍苦苦劝说,诸葛亮洞察张任宁死不屈,建议斩之以彰显其忠义。
张任死后,张飞、赵云、黄忠皆为之敬佩,刘备亦感叹不已,既恨张任无法归顺,更恨其固守刘璋不改。
拥有张任,是刘璋的幸运;失去张任,则是刘备的大憾!
张任既智谋过人,又勇武非凡。
他深谙“擒贼先擒王”的作战原则,始终贯彻此策略。射杀庞统、围困魏延、追杀刘备、威胁张飞、针对诸葛亮,均是以低风险、高回报的作战方针为核心。
此外,张任善于趋利避害,坚守时绝不轻举妄动,游击时避免决战,抓住机会绝不冒险,显示出难得的战略眼光。
其勇武同样非凡。涪城会战,以一剑匹敌魏延;落凤坡与吴兰、雷铜联手击退黄忠、魏延,猛攻刘备;雒城大战迅速击败刘备,单骑追杀;两度单挑张飞,虽未尽全力,但已非凡人;最终虽被刘备集团全明星阵容所擒,仍显示极强战力。
论守城能力,张任或可比肩曹仁(刘备攻雒城耗时逾一年);论智慧与狡猾,不输张郃!
若张任归顺刘备,必将成为荆州镇守重臣,助力北伐大业,成为左右手、骨干之将!
历史上的张任,因陈寿《三国志》惜字如金,仅留下一句“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
正如罗贯中所言:“烈士岂甘从二主,张任忠勇死犹生!”忠勇如此,虽死无憾!
惜哉,张任!壮哉,张任!
虽命运多舛,犹如明珠暗投,张任的忠诚与气节,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绝无资格讥笑其愚忠。
---
如果需要我进一步调整风格或增添更多细节,也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