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三世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出生地并非俄罗斯,而是位于罗马帝国辖区内的荷尔斯泰因公国。在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继承人后,他不禁抱怨自己仿佛被强行带到了俄罗斯,未能登上一个“文明国家”的王位,暗示自己原本应该统治更先进的国家。
在二战时期,德苏战争爆发,德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德国集结了超过550万兵力对苏联发起了猛烈的袭击,其中包括120万来自仆从国的军队,以及大量外籍志愿兵。可以说,几乎整个欧洲都联合起来攻击苏联,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联合阵线。
在战争中,德国军官常常用具有侮辱性的语言来激励士气,他们将苏联军队形容为“蒙古野蛮人”、“亚洲洪水”和“红色野兽”,显现出深刻的种族偏见和敌意。
今天,俄罗斯依然面临西方国家的排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身处地中海文明的中心,自认为是唯一的“文明人”。他们曾将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并列为“三大蛮族”,认为这些部落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他们截然不同,堪称原始、粗鲁的存在。
这些被罗马人视作“野蛮”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未能融入罗马式的文明,甚至被轻视和排斥。有趣的是,今天那些曾被认为是“蛮族”的民族却在西方文明的舞台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罗马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最初,日耳曼人凭借强大的战斗力给罗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由于部落之间缺乏统一的行动,他们最终在罗马的军事打击下纷纷屈服,成为了罗马的雇佣兵。简单来说,这并非因为日耳曼人不强,而是他们没有获得“文明”的光环,也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未能抵挡住罗马的力量。
相比之下,早期的斯拉夫人更显得逊色。随着日耳曼人的扩张,斯拉夫人失去了大片土地,被迫向寒冷的北方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斯拉夫人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甚至出现了类似苏波战争这种同族间的残酷冲突,彼此之间没有丝毫手下留情。到了蒙古帝国崛起的时期,斯拉夫人的命运更加悲惨。由于花剌子模国国王犯下了冒犯成吉思汗的错误,整个东欧都遭到了蒙古的猛烈报复。许多斯拉夫人被俘,被送往遥远的殖民地沦为“白奴”,过着和“黑奴”一样悲惨的生活,直至死于过度劳累或战斗。
然而,也有一些斯拉夫人的美女被选中成为蒙古统治者的宠妃,俄罗斯的美丽女性在那个时期受到了青睐,尽管她们的命运大多依然充满了苦难。
至于凯尔特人,他们曾洗劫过罗马和希腊,但也曾被罗马人斩杀并奴役过。最终,凯尔特人被征服,他们的文化逐渐被罗马同化。与其他蛮族不同,凯尔特人没有像日耳曼人那样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而是被完全融入到罗马的文明体系中。
可以说,斯拉夫人作为三大“蛮族”之一,经历了最为悲惨的命运。从蒙古帝国的征服,到被迫沦为奴隶,斯拉夫人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而奋斗。
与之相对,日耳曼人在罗马文明的庇护下迅速崛起,最终成了西方世界的主宰,成为了罗马文化的继承者。今天,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等地,其中俄罗斯的东斯拉夫人最为强大。
不难看出,这些曾经被视为“奴隶”的斯拉夫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强大力量,这使得西方的新主人——日耳曼贵族感到深深的恐惧。为了保持优越感,日耳曼贵族不断贬低斯拉夫人,并以各种方式攻击和排斥他们。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俄罗斯人的情感显得尤为复杂。经过数百年的成长,俄罗斯人早已习惯了用强硬的姿态保护自己,因为他们明白,如果表现出一点软弱,西方人便会毫不犹豫地踩在他们头上,直到他们被彻底摧毁。于是,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与西欧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西欧讲求团结和合作,而俄罗斯则更加孤立且傲视群雄。
这种历史上的长久对立,至今仍在影响着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在欧洲,西欧各国或许会为了一点利益争执不休,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结局并不会太过悲惨。而与俄罗斯的对立,往往是一场生死决战,谁落入敌手,谁就会面临九死一生的命运。
彼得大帝通过一系列深刻的改革,缩短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差距,而叶卡捷琳娜大帝曾自信地说:“如果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臣服于我脚下。”拿破仑也曾带领大军进攻俄罗斯,但却惨败而归。每一次斯拉夫人的进步和崛起,都会让西方国家感受到强烈的威胁。
就像蒙古帝国的西征一样,俄罗斯从金帐汗国的一个小公国崛起后,给西方带来了同样的压迫感。曾被罗马视为“野蛮人”的斯拉夫人,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分出了尊卑,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