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蒋介石的政策显得愈加让人不解,他似乎不再全力抗日,反而在各个方向制造矛盾,仿佛故意挑起纷争,唯恐天下不乱。就在这一年7月,延安各界组织了三万人的动员大会,号召边区人民团结一致,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抵制他们挑起的摩擦和事端。
在一次动员会议后,康生与延安几位领导人正在一个磨盘前休息。忽然,陈赓从门外走了进来。康生一见到他,便语气严厉地说道:“陈赓,要是你当年能把蒋介石毙了,哪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如今蒋介石到处作祟,既要我们抗日,又要不断挑起摩擦,早知如此,倒不如当时就干掉他!”陈赓听后,心里一阵愤怒,立刻反驳:“康部长,你别乱说啊。当时我救蒋介石,是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如果我当时不救他,蒋介石就成了烈士,我不也就成了反革命了吗?那是当时的现实,换做是你,你又能怎么做?”
陈赓这一番话说完,房间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笑声。康生的脸色先是红了一阵,然后又变得苍白,最后也没再说什么。
那么,为什么康生会这么对陈赓说话呢?大家都清楚,陈赓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救过蒋介石的命。陈赓的革命生涯中,他与蒋介石的关系颇为复杂,既有恩情也有争执。
早在陈赓考入黄埔军校时,蒋介石已经是黄埔军校的校长。那时,陈赓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现得机智幽默且不卑不亢,回答蒋介石提问时的态度得体,让蒋介石对他十分欣赏。陈赓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了“黄埔三杰”之一,与蒋先云、贺衷寒并列。
蒋介石为了拉拢人才,经常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到家里吃饭,并给予鼓励。许多学生因此心生感激,甚至誓言效忠蒋介石。但陈赓与其他人不同,虽然他尊重蒋介石,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既不谄媚也不主动接近蒋介石。尽管如此,陈赓毕业时,蒋介石还是把他留下,任命他为侍从参谋。
那么,陈赓究竟在哪些关键时刻救过蒋介石呢?有两次特别重要且有记载的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924年的广州商团暴乱中,蒋介石作为平定暴乱的总指挥,亲自审问一名商团头目。就在蒋介石审问过程中,这个头目突然冲向蒋介石,并捡起一把匕首。危急时刻,陈赓挺身而出,将这个暴乱头子制伏。如果没有陈赓的及时出手,蒋介石的生命恐怕已经不保。
第二次发生在北伐时期,蒋介石率兵解救被围困的第三师,结果在途中遭遇敌军伏击,蒋介石的指挥部被攻破,自己几乎被敌人捉住。蒋介石当时非常愤怒,感到无比屈辱,甚至想拔枪自尽。最终,还是陈赓一直在他身边,背着蒋介石跑了60多里,最终穿越火线,成功逃脱敌人的追杀。
这两次生死攸关的时刻,陈赓的果敢与坚毅帮助蒋介石化险为夷,蒋介石对陈赓也逐渐产生了深厚的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背离了革命的初衷,陈赓看清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毅然决然地与他断绝了关系。
不久后,陈赓成为了我军的重要战将,屡次在战场上击败蒋介石的部队。尽管如此,蒋介石始终未曾忘记陈赓的过往恩情,始终将他视为自己在黄埔军校时期的得意门生。
蒋介石逃亡台湾后,仍然密切关注大陆局势。当他得知陈赓病逝的消息时,不禁流下了眼泪。为此,他特意在自己家中为陈赓设立了灵堂,尽管他对其他国民党高层将领的去世并未做出类似举动。蒋介石一边抚摸着灵牌,一边对周围人说道:“他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学生,虽然我们最终成了敌人,但他曾多次救过我的命。如果没有他,哪有我今天的成就?”
这一番话,充分展现了蒋介石对陈赓深深的敬意与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