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魏孝庄帝手刃尔朱荣:一场满城风雨的宫廷谋杀,是如何成功的?
迪丽瓦拉
2025-09-18 01:32:29
0

尔朱荣亲手将元子攸推上了帝位,成功稳固了自己在朝堂上的权势,成了北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通过一己之力消灭了北魏皇室的各个成员,横扫朝堂,斩杀了两千多名皇室及朝廷大臣,成为了整个王朝内外人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然而,尔朱荣的名声并非只有残暴与恐怖,他同样是北魏忠诚且能征善战的良将。他在滏口之战中击败葛荣,镇压了南梁的进攻,在关中之战中大破万俟丑奴,这些战功极大地巩固了北魏的疆土,保障了王朝的稳定。尽管如此,朝廷中的权力斗争依然令皇帝元子攸感到压力重重。毕竟,权臣过于强大对皇帝而言无疑是威胁,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意活在被制约的局面中。因此,早在尔朱荣掌权后,元子攸便开始筹划着除去这个权臣。

公元528年,尔朱荣带领大军入洛阳,抓捕了包括皇室成员在内的所有大臣,将其带到河阴斩杀,死亡人数达到两千多人,唯一幸免的是元子攸。当时的元子攸以为尔朱荣是想取而代之,认为自己生还的机会渺茫,然而尔朱荣出乎意料地没有杀他,反而亲自安排了仪仗,恭敬地将他送上了帝位。

河阴之变,直接改变了北魏的政局,元子攸成为新任皇帝,但朝堂上下的权臣们并不认为尔朱荣是真心拥立元子攸。很多人看穿了尔朱荣的意图——他不过是在利用元子攸这一傀儡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权力。而对于元子攸和幸存的宗室大臣们而言,他们心里明白,只要尔朱荣依然在位,一切的局势都掌握在他手中,自己能否活命皆未可知。于是,刺杀尔朱荣的计划在朝廷中悄然酝酿。

在尔朱荣掌权期间,他将自己的长女尔朱英娥嫁给了元子攸,使得自己女儿成为了皇后,这也使得尔朱荣更加牢牢掌握着朝廷大权。而且,他将自己的亲信和心腹安插到朝中的重要职务上,逐渐控制了整个朝廷。元子攸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很多时候下旨和做决定都需要通过黄门侍郎和中书舍人,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尽管如此,元子攸并未急于反抗,而是耐心地等待,借着矛盾激化的机会,谋划着日后铲除尔朱荣。

尔朱荣虽然手握重权,指点江山,但却不敢留在洛阳,选择了居住在距离洛阳较远的并州。并州的地理位置对北魏的稳定至关重要,尔朱荣虽然在并州掌控朝堂,但并未忘记四处征战以巩固政权。

公元529年,梁朝将军陈庆之率兵逼近洛阳,元子攸因畏惧梁朝势力,带着心腹大臣逃亡至并州寻求尔朱荣庇护。尔朱荣亲自出兵打败了梁朝的“战神”陈庆之,赶走了暂时称帝的元颢,重新扶持元子攸登上了皇位。在他看来,元子攸若是不在帝位上,他便失去了指挥北魏的权力。尽管他帮元子攸恢复了皇位,二人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元子攸明白,一旦皇后诞下龙子,他的性命也许就会不保,曾经在朝堂上,他也曾因愤怒拔剑试图刺杀尔朱荣。

尔朱荣为了安抚元子攸及其他宗室大臣的情绪,一直没有留在洛阳,他聪明地选择了征战四方,既稳固了朝廷局势,也为自己女儿的孩子出生后做好了摄政的准备。公元530年,尔朱荣命令儿子尔朱天光为统帅,斩杀万俟丑奴,正式平定了关中。虽然很多人认为尔朱荣是一个狡猾的权臣,觊觎皇位,但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却无人能及,堪称一名优秀的将领。

然而,随着皇后尔朱英娥临近分娩,尔朱荣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准备亲自前往洛阳探望女儿和孙儿。此举表面上是探亲,但实际上却让朝廷的大臣们心生疑虑,认为他可能借机篡位。朝中的一些大臣认为,皇帝不应该答应尔朱荣回洛阳,应该将其留在并州,以避免未来的变故。

元子攸虽然怒气冲天,却无可奈何,深知尔朱荣的实力,自己并非对手。大臣们的密谋令他感到压力倍增,刺杀尔朱荣的计划已悄然浮出水面。尔朱荣虽然信心十足,但他并未意识到,朝廷已悄悄布下了对付他的局。

尽管身边的亲人和弟弟劝他暂避锋芒,尔朱荣却并不退缩,认为自己在北魏朝堂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且已掌控了洛阳所有重要的官职。带着自信,他带着重兵和妻儿返回洛阳,一方面是想要证明自己实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防止流言蜚语的蔓延。

然而,元子攸早已准备好了一场精心的陷阱。城阳王元徽多次向元子攸提议,如果能够除掉尔朱荣,皇权便能彻底回到元子攸手中。元子攸开始对尔朱荣的威胁越来越感到不安,一旦尔朱荣失势,便能再次掌握北魏朝政。

在尔朱荣返回洛阳的前一日,元子攸传来了一个消息,称皇后已提前分娩,并生下了太子。尔朱荣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立刻带着心腹来到皇宫准备庆祝。然而,他并未察觉,这不过是元子攸精心布下的骗局。

当尔朱荣进入宫殿时,看到元子攸手中的利刃,他瞬间明白了,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尽管他试图扑向元子攸以求生路,但由于刚刚大病初愈,根本无法抵抗元子攸的攻击。一代权臣就此死于一场宫廷谋杀中。

尔朱荣虽曾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但最终却死于元子攸的谋算,所有随行的亲信也在一瞬间丧命。无论他如何智勇双全,最终仍未能逃脱皇帝亲手设下的这场致命陷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地质博物馆”里智能掘进 二衬台车在开展定位工作。   刘 瑜摄 操作员在指挥隧道内作业。   刘 瑜摄 工人在进行爆破钻...
原创 李... 1989 年,恢复自由的张学良第一时间找到历史学家唐德刚,指着《李宗仁回忆录》连声感慨:“写得好!你...
原创 历... 改写后的文章: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其雄伟的工程著称,世界各地都对中国的“建筑狂魔”赞叹不已。从现代的...
潜伏在台最长间谍李志豪,199... 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还是一片充满机遇与未知的土地。彼时,广州军区游泳运动员李志豪怀揣着 “出去闯...
汉中发现确认旧石器遗址38处 本报讯 (记者 赵茁轶)6月29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调查队多次奔...
原创 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发重病,不幸逝世。这一事件,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原创 一... 历史缝隙中的微观叙事 在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 的千年喟叹里,马伯庸将笔触探入历史褶皱,以七品小...
原创 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丽屡次侵扰新罗边境,唐太宗李世民为调解两国冲突,派遣使者奔走于高丽与新...
原创 为... 在古代,青楼文化深受人们关注,大家习惯性地把这种现象称为“逛花园”。在这里,男性能享受多种美好与刺激...
原创 忽... 很多人对元朝并不抱有好感,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但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历史,会发现如果没有元朝,中华大...
原创 张... 好的,我帮你改写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在... 一个月前,集才社区的刘新田支书找到我,告诉我他们社区有与桂北游击队相关的历史,希望我去采访。我当时答...
原创 解...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流畅: --- ...
原创 不... 在中孟巴三边会谈于北京结束后,印度的反应显得颇为强烈,随之而来的是对邻国的狂妄警告,声称不与印度合作...
埃及发现3座距今4000多年的...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开罗6月28日电(记者 董修竹)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8日宣布,埃及考古学家...
原创 辛...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改写,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大家好...
原创 被... 好的,我会帮你把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逐段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同时确保总字数变化不大。下面...
原创 直... 《长安的荔枝》即将迎来高潮大结局,剧情的紧凑程度愈发令人心跳加速。对比那些“上有鳖”的伪善者和官场上...
原创 蒋... 当然可以,下面是根据你的要求,改写且稍作细节丰富后的版本,整体字数和原文接近,保持语义不变: ---...
历史上的今天,命运齿轮的转动:... 1953年6月29日,无锡湖畔,一位忧国忧民的老者,一个年轻的医生,悄然拨动了新中国公共卫生史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