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作为戴笠亲自培养的心腹,曾是军统局中最年轻的少将。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尤其是在戴笠因坠机丧命后,他竟然萌生了接班的念头,甚至想着在昆明将毛人凤除掉。沈醉在他的回忆录中毫不掩饰自己曾对毛人凤动过杀机,并且早早做好了准备——他特意准备了两种毒药,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投毒方式:“毛人凤到昆明后,我准备了两包毒药。一包是从国外进口的,既无臭味又无味道,只要在茶水或饭菜里放入耳勺的分量,连续三天,半个月后他必死无疑。另一包是某少数民族配制的土药,无味、呈褐色,只要拌入菜或面条中,吃进去后,半年才会发作,发作时会引起全身的痉挛,最后死去,几乎没有任何解药。”
沈醉的用毒技能堪称顶尖,若说军统将军级特务中有人能与之比肩,恐怕无人敢称第一。他的第一场谋杀便是用一把淬毒竹刀,在昆明策划行刺卢汉和杨杰,接着又在南京筹划刺杀李宗仁,所有的武器都经过了毒药处理——淬毒子弹。沈醉可说是军统的“毒手药王”,在军统临澧特训班,他教的课程之一便是如何投毒。他不仅精通毒药的使用,连毒药的种类也了如指掌。可以说,老蒋和毛人凤之所以信任他,正是看中了他精湛的毒杀能力。
在回忆录中,沈醉详细写道:“谋刺李宗仁时,狙击手使用的子弹每颗弹头都装有剧毒,无论打中哪里,血液都会中毒,无法救治;在杨杰的刺杀中,只要击中目标,就无法抢救,因为子弹头内填充了毒药;在卢汉的住所附近,布置了能精准射击他寝室与会客室的轻机枪,子弹上也注入了致命毒药,任何部分中弹都能致命。” 尽管这些刺杀计划最后都未能实施,但如果这些计划得以执行,历史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沈醉的毒杀计划早就准备好,毛人凤的水杯和早餐里,沈醉打算同时放入两种毒药,等于对这次谋杀上了四道保险,只要毛人凤不是个九命怪猫,他最终肯定会死无声无息。
沈醉计划中的目标毛人凤,最终却死于不明原因,他五十八岁时突然去世,没人知道是谁动的手。然而郑介民的死却有明确原因——他在没有任何病症的情况下突然死去,旁边没有人。这一事件曾让程一鸣在回忆录中揭露,那是因为郑介民吃了蒋中正亲手递给他的毒西瓜。
沈醉在军统的特种技术研究室中看到了各种毒药的制造过程。这个研究室专门研制各种致命毒药和破坏性武器。军统的高级特工们手中拥有多种毒药、毒弹、毒刀等暗杀工具。沈醉亲眼目睹过特工们将几滴苦扁豆油滴在牛肉上,狗吃后几分钟内便会痛苦死去,而人类食用后,毒性则会慢慢发作。这些毒药也曾被军统用来制造针对敌人的暗杀行动。
沈醉曾亲自见证过毒药的残酷性,也深知军统的杀人手段有多么高效。早在毛人凤到昆明时,他便已准备好毒药。于是,沈醉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心,要在毛人凤的餐水中加入毒药,并且将一切都安排好。沈醉这次的动手,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深层的情感?
沈醉为毛人凤下毒的原因并不简单。从沈醉的回忆来看,他与毛人凤之间有着深厚的积怨。新仇旧恨交织,沈醉心中的怒火早已无法扑灭。一次,毛人凤在沈醉的家中公开侮辱了沈醉的亲信副官,这让沈醉愤怒至极,彻夜未眠。那一刻,沈醉从床上跳起,打开卧室的保险柜,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毒药包——这是他为毛人凤准备的“接待礼物”。沈醉此时的愤怒,终于找到了爆发的理由。
然而,这并非沈醉决定动手的唯一原因。实际上,沈醉早在戴笠去世后便心生了除掉毛人凤的念头。那时,毛人凤和沈醉的职务都相当,但沈醉显然没有料到,自己会被毛人凤排挤出保密局,并被贬往昆明——一个如火山口般危险的地方。沈醉深知,毛人凤并没有看他作为同僚,而只是将他视作棋子,随时可以弃之不用。沈醉被贬职的事件,让他感到失望与愤怒,他已经有了两个杀掉毛人凤的充分理由。
至于沈醉是否能顺利毒死毛人凤,他心中充满了自信。毒药会在几个月后发挥作用,毛人凤不可能知道自己中毒的真相。沈醉甚至觉得,这个计划完美无缺,没人能发现他的行踪。
但这个自信实在是过于乐观了。即便沈醉准备充分,军统的特务们可不是吃素的。倘若毒死事件曝光,军统内部的其他高级特务,必定会展开调查,最终找到沈醉下毒的痕迹。沈醉极有可能因此丧命,甚至连他的家人也将受到连累。因此,沈醉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好的方法便是像当初的姐夫余乐醒那样,真心参加卢汉的起义。通过起义的功劳,沈醉无疑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甚至有可能在毛人凤死后,得到他的位置。
沈醉的计划虽然完美,但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他没有彻底放弃,最终可能会带来三个不同的后果。第一种是他的毒手被揭露,他将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第二种可能性是他改弦易辙,投向起义阵营,获得更好的待遇;第三种情况则是,随着蒋中正的败退,沈醉有机会利用混乱的局势获得更高的职务。在这种复杂局势下,沈醉可能从一个暗杀者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然而这种转变能否成功,谁也无法预料。
沈醉是否能做到天衣无缝?如果毛人凤死了,沈醉能够成功登上保密局或情报局的局长宝座吗?这些问题仍然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