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扶苏不死,秦朝会灭亡吗?历史上那场沙丘之变到底有多大影响
迪丽瓦拉
2025-09-18 03:32:09
0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发重病,不幸逝世。这一事件,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开启了秦朝命运的关键时刻。

秦始皇逝世后,最紧迫的任务便是选定新的继承人。临终前,他交代近侍赵高,写了一道诏书,命长子扶苏返回咸阳,继承皇位。然而,正当赵高负责起草这道诏书时,他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既然秦始皇的死讯只为自己所知,且诏书由自己拟定,那么是否可以修改遗诏,立别人为皇帝?

这个想法一旦萌发,便迅速在赵高心中扩散开来。尽管他清楚此举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会满门抄斩,但成功后,他便能成为拥立者,掌握极大的权力和财富。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赵高最终决定铤而走险,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不过,要完成这一阴谋,赵高必须获得另外两人的协助,他们分别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和当时的丞相李斯。胡亥在秦始皇众多儿子中,唯一随父东巡者,因此是赵高能够扶持的唯一人选。如果胡亥拒绝,计划便难以成行。

李斯作为丞相,不仅直接面见秦始皇,还掌控着朝中百官的权力。在东巡队伍中,除了秦始皇本人,李斯的话语权最大。没有李斯的支持,赵高无法彻底掩盖秦始皇去世的真相。

关于赵高如何说服胡亥和李斯的细节,历史未有明确记载。或许三人早有默契,或许赵高言辞巧妙打动了两人,也可能是胡亥率先提出了夺权计划。不论如何,最终他们达成一致:篡改诏书,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

由此,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拉开序幕。三人首先封锁消息,不发丧礼,并在途中大量采购鲍鱼以掩盖秦始皇尸体腐烂的异味。同时,赵高篡改了遗诏,将立扶苏的命令改成立胡亥,并以秦始皇名义向北方长城军团下诏,责令扶苏就地自尽。

在严密的策划下,扶苏最终自杀,胡亥顺利登基。继而,秦朝两年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大泽乡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这一切,几乎都源于秦始皇驾崩后那场暗中操纵的政变。

那么,为什么胡亥即位不到三年,秦朝就迅速崩溃?为何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为何胡亥和赵高凭一纸诏书便能赐死正统继承人扶苏?若扶苏顺利继承,秦朝是否能够避免二世而亡的结局?这些问题,都需从秦始皇在世时的背景谈起。

秦始皇生母赵姬曾被史书记载与宦官嫪毐合谋,意图暗害秦始皇,这令秦始皇终身对女性极度不信任,故而终生未立皇后,也未正式立储君。甚至其后宫诸多女子的名字,都未被后世记载。

因无皇后,秦始皇也未正式立太子,但扶苏作为长子,一直被朝中视作继承人。秦始皇本人也对扶苏倾注厚望,将其培养为未来接班人。扶苏自幼表现仁厚,宽厚待人,堪称贤明储君。若扶苏继位,秦朝或可从秦始皇的铁腕政策中缓解,进入一段相对和平的休养生息期。

史料透露,秦始皇晚年亦有所感,认为自己的统治对百姓过于严苛,盼望扶苏继承后能缓和矛盾,改善民生。但公元前212年,焚书坑儒事件爆发,这成为扶苏与秦始皇产生分歧的重要节点。

所谓“焚书坑儒”,实为两件事。焚书指秦始皇焚毁不利统一的书籍,坑儒则是秦始皇因方士炼丹受骗,愤怒坑杀嘲讽他的儒生。扶苏因仁慈本性,反对坑杀儒生,导致与秦始皇意见相左。秦始皇遂将扶苏派往北方监军,既锻炼其铁血精神,也让其积累军权。

扶苏在北方负责长城兵团,此乃秦朝精锐部队,统帅蒙恬忠诚于秦始皇,秦始皇期望扶苏能借此扎根军中,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

秦始皇第五次东游范围广泛,走遍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几乎半个中原。旅途艰辛,加上医疗条件有限,秦始皇于山东平原县突发重病。东游队伍匆忙返回咸阳,途中秦始皇驾崩,随之发生沙丘政变。

赵高与胡亥、李斯合谋篡改遗诏,使历史轨迹彻底改变。后世学者普遍认为,若扶苏顺利继位,秦朝或进入稳定期,百姓负担减轻,社会矛盾缓和。然而,沙丘政变一出,秦朝走向了急速崩溃。

胡亥未经过系统的接班培养,登基后视皇帝为享乐工具,无心朝政,政务多由赵高代为处理。赵高则为权力与私利不择手段,导致朝政混乱,国家机器失灵。

赵高伪造诏书发往北方,扶苏接信后未料有人篡改诏书,基于对秦始皇的忠诚和孝顺,选择了自尽。扶苏死后,赵高与胡亥迅速返回咸阳,依靠篡改遗诏和李斯辅佐,成功让胡亥即位。

胡亥即位后,为巩固权力,残忍杀害兄弟姐妹及扶苏支持者蒙恬等人,自己则沉迷酒色,政务交由赵高、李斯处理。二人争权夺利,朝政陷入混乱,秦朝统治逐渐失效。

此时,秦朝底层民众反抗情绪高涨,但强大的中央统治机器仍压制着反抗。然而,随着内部斗争加剧,统治力量削弱,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拉开秦末农民战争序幕。起义初期,秦军仍有足够力量镇压,但因高层政治混乱,调兵遣将延迟近一个月,给予起义军壮大机会。

起义军迅速发展至数万人规模,并吸引六国旧贵族响应,形成更广泛的反秦力量。尽管秦朝仍有镇压潜力,但李斯与赵高的权力斗争加速了国家的崩溃。

半年内,起义军向荥阳推进,秦军在荥阳与起义军拉锯作战。陈胜派兵奇袭函谷关,直逼咸阳。眼看危局,胡亥罕见下令采纳章邯建议,释放骊山囚徒,借囚徒军反击起义军,暂时稳定局势。

起义被暂时镇压,陈胜吴广相继战死。但当局势稍获缓和,赵高开始疯狂夺权,半年后诬陷李斯谋反,杀害李斯及其家族。

李斯被害后,六国旧贵族势力增强,逐渐取代陈胜吴广的起义军。两个月后,项羽率军抵达巨鹿,开启历史著名的巨鹿之战。随后,赵高掌权,废胡亥立子婴为帝,子婴又杀赵高,但秦朝已无力回天,刘邦军队逼近关中。

秦朝终在此历史阶段覆灭。纵观全局,秦朝的衰亡几乎起因于沙丘之变。若扶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