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18之前,东北为何有日本驻军?日本鬼子竟是清朝请来的救兵
迪丽瓦拉
2025-09-18 05:01:10
0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突然发起进攻,袭击沈阳,武力占领东北,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这一天,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无法磨灭的痛点。

但为什么日军会在中国东北驻扎多年呢?这背后是否应该由张作霖来承担责任?实际上,日军在东北的长期驻扎并非是单纯的侵略行为,而是当时大清政府的一项政治妥协,背后操盘的正是清朝的统治者。

当时,日本驻军在东北并非完全没有背书,甚至得到了清朝的默许。所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由慈禧太后所说的名言,表面看似充满刚毅,实际上反映出清朝面对外来侵略时的软弱与妥协。晚清的外交政策可谓是软弱至极,内忧外患不断,面对侵略时,往往是打不赢就赔,打赢了还得赔。西方列强和邻国对清朝的掠夺性要求层出不穷,连刚果这样远在非洲的国家,也敢威胁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

然而,清朝的软弱并不代表中国人民的屈服。尽管清朝高层在外交上低头,但中华儿女从未甘心屈辱。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最初,义和团的口号是“反清复明”,后来逐渐演变为“扶清灭洋”。这些民间自发的力量,出于对外侮的愤怒,开始针对外来势力展开抵抗。慈禧太后看到这一情形,决定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外国势力,甚至为杀外国人开出了重赏,诱使义和团发动大规模袭击。

在义和团的破坏行为中,他们不仅屠杀了大量外国人,还破坏了外国的财物,甚至不懂技术原理的他们,破坏了铁路、拔掉电线。义和团的狂热不仅仅停留在对外敌的攻击,还涉及对一切“洋化”的排斥,连穿袜子、戴眼镜等习俗都被视为“大逆不道”。这份极端的反洋情绪,虽然未能带来实际的胜利,却为后来的局势埋下了伏笔。

但正如历史所知,义和团最终并未彻底击败外国侵略者,反而在清军的帮助下,围攻了位于东郊民巷的使馆区。这时,列强决定联合行动,派遣军队保护侨民及使馆,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八国联军。当时,俄国向中国出兵,军纪最差,所到之处,破坏极为严重。相比之下,令人意外的是,日军在这一行动中反而展现了较为严格的军纪。

然而,俄国在义和团镇压行动中并未止步,凭借着入侵东北的借口——“保护中东路铁路”以及“保护俄罗斯侨民”,俄国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占领。面对俄国庞大的军力,清朝根本无力抵抗。最终,俄罗斯迅速占领了东北,并在当地设置了总督,这为他们在东北的长期驻扎铺平了道路。

对于清朝来说,东北并不仅仅是一块领土那么简单。它象征着大清的发源地,努尔哈赤便是在东北发起了清朝的崛起。东北不仅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更是清朝政权在关内失控后的退路所在。因此,失去东北对清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损失。

尽管清朝强硬要求俄罗斯撤军,但俄罗斯却回应道:“滚”,并拒绝了这一要求。清朝虽然想采取军事行动,但由于当时的国力不足,无法与强大的俄罗斯抗衡。清朝政府只能转向外交手段,企图借助外部力量来驱逐俄国。幸运的是,其他列强对于俄罗斯在东北的独占态度不满,纷纷施加压力,最终迫使俄国同意逐步撤军。然而,沙俄并未兑现承诺,最终撕毁协议,继续在东北横行无忌。

面对这一局面,清朝明白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此时,外部援助成为唯一的希望。可是,清朝财政早已困顿,签订辛丑条约后,国家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如何引来外力支持成为难题。在此时,日本,作为当时迅速崛起的亚洲强国,成了清朝的“合作伙伴”。日本对东三省早有觊觎,原本便有野心占领这片富饶的土地。

通过与日本的协议,清朝给予日本多个“好处”。日本出兵驱逐俄国后,清朝同意将原本租给俄国的旅顺和大连转交给日本,同时,允许日本经营南满铁路,拥有沿线的矿产、林业等资源的开发权。对于当时经济处于困境的清朝来说,虽然这笔交易看似让步,但却是维持东北控制的必要选择。

最终,日本与俄国的冲突爆发。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打响,这场战争虽然以日本的胜利告终,但双方都是以巨大的代价付出。日本为了控制东北,几乎倾尽全力,而俄国则失去了远东的霸主地位。战争结束后,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日本获得了对东北的实际控制,开始在南满铁路沿线驻军,关东军的规模逐渐扩张,形成了后来的日本在东北的军事基地。

然而,这场战争对两国来说,都是双输的局面。日本虽然成功驱逐了俄国,成为了东北的控制者,但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内社会和政治也因此动荡不安。至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的驻军已接近三十年,而随着抗战的爆发,关东军规模急速膨胀,直至1945年,随着苏联红军的入侵,关东军最终土崩瓦解,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从清朝到日本,东北的争夺仿佛是一段无尽的宿命。最终,这片土地的主权,成为了世界大国博弈的焦点,历史的车轮碾过这片辽阔的土地,带走的是无数血与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