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治为何以皇后礼,下葬妹妹新城长公主?千年后揭开一桩皇室丑闻
迪丽瓦拉
2025-09-18 10:05:45
0

好的,我帮你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段落语义一致,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提到唐高宗李治这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往褒贬不一,观点各异。

在他执政的时期,唐朝先后成功灭亡了西突厥、高句丽和百济三大政权,使得唐朝疆域扩展到了空前的广阔,达到了顶峰。从某种角度来看,李治无疑是位卓有成效的皇帝。

然而,另一方面,李治也做过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事,比如他竟然娶了自己父亲的妃子武则天,且还与武则天的姐姐武顺以及外甥女贺兰敏月同床共枕。

临终前,他并未将权力完整交给早已成年、有能力的儿子,反而指定了几个辅政大臣,甚至还让武则天掌控了军国大事的决策权,差点让唐朝因此陷入危机,虽然后来确实一度中断,改为武周朝代。

实际上,他那些荒唐行为远不止于此。他在亲妹妹新城公主去世后,竟然以皇后礼仪为她下葬,这件事情让世人难以理解。

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真相时,结合李治的复杂情史,甚至怀疑他是否与新城公主之间有不寻常的关系。

然而,考古学家在仔细研究了新城公主墓室中无脸侍从的壁画后,揭开了这段跨越千年的皇室秘密。

新城公主生于贞观八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与李治同母同胞。

也许正因为她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李世民对她宠爱有加。她在八岁时,也就是贞观十六年,被封为衡山郡公主。

有人可能会疑惑,作为皇后的女儿,被封公主不是理所当然吗?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要看清封号中的细节,特别是前面的“衡山郡”二字。

根据《唐六典》的规定:“凡名川、大山及畿内县皆不得以为封号。”

当时的衡山郡虽然不是畿内县,却拥有衡山这座大山,因此按规矩不该用作封号,但李世民破例为心爱的女儿破格封赐。

更特别的是,新城公主八岁册封时,与其他公主不同,她所获并非空名,而是实封。

所谓实封,意味着她八岁时便享有汤沐邑,即税收收入。通常,公主只有出嫁后才能获得实封,但新城公主初封便获此殊荣,后续还曾增封更多。足见李世民对她的宠爱之深。

古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常常体现为深谋远虑,尤其是给女儿安排婚姻。即便是高贵的公主,也难免被用作政治工具。

在古代,公主的身份虽尊贵无比,但也非常危险。她们从出生起便享受荣华富贵,却往往被用作和亲的牺牲品,通常嫁往边塞寒冷之地。

不过,作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新城公主自然不会轻易被送去和亲,但她的婚姻依然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李世民会为她挑选最合适的夫婿。

即便如此,新城公主的婚姻之路并不顺利。她在父亲和哥哥的安排下,曾订过三次婚,嫁过两次人,但两任夫君均遭哥哥所杀。

新城公主的第一次订婚,是在她九岁时,由李世民匆忙决定。尽管她已经实封,但年纪还小,李世民当时并未专门为她寻找夫婿。

一次探望病重大臣时,李世民突然为女儿定下了婚约。

这位大臣正是李世民重用的魏征。

魏征是集才华与能力于一身的人物,曾随魏国公李密起义,归降唐朝后劝说李密旧部投诚,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

魏征先被授太子洗马,后辅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投靠李世民,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李世民登基后,迅速提升魏征为尚书左丞,随后官职节节高升,最终封为郑国公。

魏征多次直言进谏,协助李世民推行政策,成就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因此,魏征在李世民心中地位特殊。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重,李世民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和新城公主去探望他。

见面时,李世民悲恸地问魏征是否有未了心愿,魏征回答道:“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指不顾个人安危,只忧国事。

李世民听罢感动,便指着新城公主说:“魏公,强睁眼看你未来的儿媳吧。”

但魏征病重,已无力回应。次日魏征去世。

然而,一个月后,太子李承乾因担忧弟弟李泰有篡位之意,先后暗杀未遂并联合大臣谋反。

李世民镇压叛乱,因宠爱儿子,未处死李承乾,而是软禁他。

但对参与叛乱的大臣,李世民毫不宽容,侯君集和杜正伦均被处置。

李世民回忆魏征曾夸赞二人有宰相之才,担心魏征是否牵涉其中。

调查后发现魏征并无叛乱意图,但他生前将谏言交史官求名垂青史,令李世民不悦。

于是李世民认为魏家人多追求名望,不免有些疏离。

想到自己爱女将嫁给魏征之子,心中难受,遂下诏废除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

此事订得仓促,公主年幼,未留下太深印象。

新城公主的第二段婚约,成了她内心的难题,甚至与她的生命息息相关。

李世民反思首婚仓促,经过慎重考量,于公元649年3月24日,定下长孙操之子长孙诠为女婿。

长孙操是新城公主生母长孙皇后的叔父,长孙家族权势显赫,备受帝王信任。

李世民尊重妻族,自然看重此婚事。

这场婚姻被视为极为理想的政治联姻。

不久后,李世民预感自己大限将至,急于完成女儿婚事。

但婚礼筹备繁复,加之要尽善尽美,未能在他去世前完成。

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去世,婚事暂缓。

李世民逝世后,唐高宗李治继位。

对这个小妹妹,李治格外疼爱。

事实上,新城公主的几位哥哥都十分关心她。

为了不荒废她的青春,李治即使还穿着丧服,也下令继续筹备婚礼,打算让她在守孝一年后尽快嫁人。

但服丧礼仪庄重,连皇帝都不可轻忽,因此此举遭到大臣强烈反对。

大臣于志宁提出,新城公主作为太宗女儿,应守三年孝。

李治尊重于志宁,未坚持己见,只得同意。

652年7月4日,距离三年守孝期满尚有三天,李治便提前封妹妹为新城长公主,并增邑五千户。

这场曲折的婚事终于圆满完成。

更让人欣慰的是,新城公主嫁给长孙诠后,夫妻恩爱,生活幸福美满,成为当时著名的模范夫妻。

但好景不长,李治即位背后有亲舅舅长孙无忌撑腰,许多大权由他掌控。

长孙无忌权势极盛,连李世民生前都对他敬重有加。

李世民临终前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使其权力更甚。

李治刚上位时还尚能忍耐,但渐渐熟悉朝政后,长孙无忌仍不愿松权,令李治不满,意图削弱舅舅权势。

李治借武则天指控王皇后害死自己的女儿之机,废黜王皇后,以示强硬。

废后举动震动朝堂,长孙无忌等老臣坚决反对,礼部尚书许敬宗支持李治。

李治心意已决,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崛起。

武则天对此心存怨恨,日后对长孙无忌极为敌视。

公元659年,许敬宗突然上奏,指控长孙无忌有谋反之心,建议速捕。

李治虽不满舅舅权力,但无确凿证据,不愿逮捕,命许敬宗继续调查。

许敬宗不甘心,继续施压,李治未与长孙无忌对质,直接将其罢黜流放,家族成员无一幸免。

长孙诠也被流放至巂州,最终被赐死。

长孙诠死后,新城公主痛失爱夫,郁郁寡欢,不再梳妆打扮,日渐消沉。

李治心疼妹妹,召回宫中细心安慰,并为她重新寻觅良配。

新城公主第二次婚姻是与京兆韦氏韦正矩联姻。

韦正矩因娶长公主官职急升八级。

但这桩婚姻并非新城公主所愿,她依然深爱长孙诠,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传出韦正矩对她家暴的谣言。

663年,新城公主病重。李治闻讯痛心疾首,亲命为她兴建祈福寺。

可惜寺庙未完,公主便病逝。

李治无法接受妹妹离世,听闻韦正矩失礼,怒斥其害死公主,遂将韦正矩杀死。

随后李治下诏,以皇后礼仪为新城长公主安葬。

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公主能以皇后礼仪下葬者极为罕见。

不过,这里要澄清的是,葬礼按皇后规格办理,并非陵墓建筑亦是皇后等级。

总结来看,新城公主在长孙诠生前生活顺遂,父皇与哥哥宠爱有加,荣华富贵。

但长孙诠死后,她如凋零之花,终日郁郁寡欢。

尽管改嫁,她心中难忘前夫,最终郁郁而终。

她的死因并非传闻中的家暴,而是因深情郁结难解,早逝。

李治对此心知肚明,因愧疚与疼惜,才以皇后礼安葬她。

---

如果你需要我继续对某些段落细化或调整语气,随时告诉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曹睿陵墓高平陵,太傅司马懿趁机关...
原创 日... 文|柳扶风 在中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大量的洋奴、走狗与汉奸,而他们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两个...
原创 盘... 在讨论中国古代最强的枪法时,许多人往往会提到岳飞的岳家枪或林冲的林家枪,然而,这些枪法与真正的“第一...
原创 苏... 1939年6月,毛泽民经过多次辗转,终于抵达了莫斯科。踏进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驻地时,他眼前的一幕让他不...
原创 假... 当然!我会帮你对每段内容进行语义一致的改写,并适当丰富细节,保持全文长度大致不变。如下: --- ...
隋朝的建立,和项羽的一条腿,真... 隋朝的建立,和项羽的一条腿,真能扯上关系么 历史 人文星闪耀计划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
【寻找先辈历史遗存】何爚生平 何爚 (一) 何爚,字仲明,蒲圻人。性简默,知学问。洪武初,授休宁县簿。时戎务倥偬,徵调严迫,爚区...
原创 三...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和总字数变化不大,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刘封被收为刘...
十尊兵马俑经香港空运赴澳大利亚... 近日,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超过200件文物,从西安经香港运抵澳大利亚珀斯,参加《兵马俑——陕...
原创 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大清状元毕沅 提到大清状元毕沅,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便是“运气好”这几个...
原创 真... 岳飞的冤屈,历经千年仍未得以清白;一代英雄,尽忠报国,却死于诬陷,留下了最痛心的历史悲剧。绍兴十一年...
原创 为...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将亲兄李建成击杀。 两个月后,李...
原创 李... “人以路人遇我,我故以路人报之;人以国士遇我,我姑以国士报之。”这句古话通俗易懂,表明了一个简单的道...
原创 民... 在头条上发布创作第二期的内容,讨论袁世凯为何背叛光绪与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为何最终同意将总统的位置交...
原创 朱...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个朝代频繁更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开国皇帝。能够创建...
原创 俄... 中世纪时期,蒙古人的征服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最具破坏力、扩张幅度最广的一个征战。随着铁蹄横扫,蒙古...
原创 吉... 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史学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关于那些投降清朝的前明高官,...
原创 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诸葛亮的“安居平五路”故事几乎成了传奇。故事讲述的是,...
原创 美...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文字量基本保持一致。 --- 35岁的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