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骑兵如此重要,为何养马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病?
迪丽瓦拉
2025-09-18 14:33:40
0

中原王朝历史上,一些因养马与驯马能力不足,导致骑兵实力较弱,最终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屡失利。甚至有些王朝因为连连战败,最终不得不割地求和,遭遇了令人惋惜的结局。

自古以来,处于中原的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接触与冲突不断。从帝王到百姓,都经历了与游牧民族的频繁战斗。尤其是那些位于中原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方的百姓,他们在两军交战中,往往被迫逃离家园,四处流离失所,身世凄凉。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其中的关键便是骑兵的力量。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马背上,身处辽阔的草原,拥有适合马匹栖息与训练的自然环境,马儿们可以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尽情饮食,迅速成长为能适应战斗的良驹。这使得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战斗力非凡。

从军事角度来看,骑兵的作战能力远超步兵。骑兵凭借其灵活性和迅速的机动能力,能轻易击溃步兵,或进行追击、压制敌军。此外,骑兵还可快速运送物资,提高作战效率,因此一支精良的骑兵部队是战场上的绝对优势。

尽管中原的步兵素质同样不容小觑,但与游牧民族骑兵相比,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无论是哪个朝代的中原王朝,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威胁感到深深的忌惮和忧虑,这种情绪也完全可以理解。

既然骑兵如此重要,为什么中原王朝不大力发展骑兵部队呢?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养马极其困难。若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必先拥有优质的战马,而这恰恰是中原王朝长期面临的难题。

马的饲养,乍看之下似乎并不复杂,但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心病”。从几个方面来看,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

1. 缺乏适宜的养马场地

如果你养过狗,应该知道,照顾狗是件需要投入力气和时间的事情。而养马则更加复杂,马有着强烈的运动需求,如果缺少足够的空间和活动量,马的健康和战斗力将大打折扣。众所周知,马的运动需求非常高,如果马匹长期缺乏足够的跑动和活动,容易出现关节和韧带的损伤,甚至影响整体健康。

为了满足马匹的运动需求,必须要有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供马儿奔跑。可惜的是,适宜养马的地方在中国并不多。南方的湿热气候和多丘陵的地形,不适宜养育强壮的战马,反而容易导致马匹健康问题。此外,南方地区的马往往体型较小,力量不足,远不如北方草原上的马匹强大。而北方的大草原虽适合养马,却大多属于游牧民族的控制区域。

因此,中原地区往往难以拥有足够的适合养马的开阔地。而且,缺乏适合的场地,往往只能将马圈养,这样不仅无法让马发挥其野性,甚至可能让其体力衰退,从而影响战斗力。

2. 缺乏优质的马种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中原王朝在种植水稻和小麦方面极具优势,但在优质马种的引进与培养上却一直处于困境。众所周知,优质的马种是军力的重要保障,而中原王朝对此也有着充分的认识,因此历朝历代都在尽力引进优秀的马种。

历史上,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汗血宝马。这种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踏飞燕”的雕像便是基于这些优质马匹的形象创造的。正是这些强悍的战马帮助汉朝的骑兵击败了强敌,守护了疆土。而唐朝也在与突厥等北方民族的战争中,通过引进蒙古马和回鹘马,提高了军队的骑兵战力。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国力衰弱,导致马匹资源的消耗和引进途径的中断,战马变得愈加稀缺。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割据混战,资源难以集中,良种马的引进也变得更加困难。尽管有引进途径,但受到气候、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培养出与游牧民族同等水平的优质马种。

可以说,中原王朝几乎无力在本土培育出优秀的战马,因此依赖于外来的马种,然而这一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3. 养马难,驯马更难

养马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马这种动物天生具有很强的野性。它们体型巨大,力气强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伤害。与马建立信任并将其驯服,需要极高的技巧与耐心。对于大多数中原的农耕百姓而言,与马的接触并不多,自然缺乏相应的养马和驯马经验。因此,驯服马匹不仅困难,而且过程中还充满了风险,许多人因此对驯马产生了畏惧,逐渐失去了热情。

而且,养马的成本也非常高昂。马食量大,每天所需的食物就相当于五个士兵的饭量,且需要优质的草料,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要养得起大量的马匹,不仅需要大量的粮草,还要有专业的设施和场地。中原地区缺乏天然的大草原,这使得养马更加困难。更有甚者,马匹的维护成本极为庞大,尤其是在马匹老化或生病时,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养马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投资回报率极低,这使得许多人对于养马的兴趣大大降低。

4. 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

与中原王朝相比,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得天独厚的养马条件。他们生活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拥有充足的草料和开阔的场地,马匹能够自由驰骋。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马的天性非常契合,他们也擅长骑射,因此养马、驯马和训练骑兵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5. 中原王朝的应对之策

尽管养马在中原王朝中存在众多困难,但并不意味着这些王朝完全无力应对。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优质马匹,唐朝则采取与游牧民族和亲、联姻的方式,以求稳定边疆。这些做法虽非完美,但显示出中原王朝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中原王朝虽然在养马能力上有所欠缺,但他们依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尽力弥补这一不足,努力减少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百姓的安全。这种努力不容忽视,也为后来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养马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它还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资源的配置。虽然中原王朝长期面临着养马困境,但他们的应对方式依旧体现了他们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
原创 蒋... 在长征的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人物,他叫张振汉,本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还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
原创 比...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夏朝。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奠定了世袭制的基础,推...
两千年前泰国仿玛瑙玻璃珠是如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泰国中部一处约两千年前遗址出土的仿条纹玛瑙黑白玻璃珠是如何...
原创 当... “八嘎!苏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是一名普通的日军在面对苏联军队不按常规出牌时的愤怒吼声。 ...
原创 民...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
山西发现一座距今4300年的“...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发现三重环壕而备受关注的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今年考古发掘又取得重大...
原创 解... 欢迎大家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在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我方公布了国民党43名头等...
原创 团...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后来改名为崔建功)的指挥下,开始向黄河...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
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内阁档案原为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据罗振玉氏刊印的内阁大库档册(原书在玉简斋丛书内,总目下注“大库官抄本...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