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华“三重包抄”美韩军,美军战俘日记:屠杀持续了整个夜晚
迪丽瓦拉
2025-09-20 06:05:34
0

1951年2月9日,一封由志司发出的紧急电报送到了邓华手中,内容紧急且严肃。电报中,彭老总明确命令邓华,必须最迟于2月11日发动对横城地区美韩联军的反击作战。

邓华接到命令后,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紧张感。此时,他手下的第39、40、42、66四个军的部分部队尚未完全到位,加之刚刚从西线完成长途大转移,官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如果能再争取几天时间进行休整,效果会更好。然而,邓华心知肚明,时间已经不容许他们再等待。尽管东线的横城地区,韩3、8师和美军一个团级战斗群虽然处于各自孤立的推进状态,但他们之间的距离还不够远。如果稍加等待,使敌人进一步分散,将更加有利于我军的迂回与穿插战术。

然而,邓华明白,情况紧急,西线的第38、50两个军已经在汉江南岸苦战数日,伤亡惨重。若东线不能尽早打响反击,西线的两军将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因此,邓华深知,横城反击战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第四次战役的最终结局。

表面看,邓华手握四个军,面对的是两个韩军师和一个美军团,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形势远比看起来复杂得多。首先,横城地区驻有美军一个团级战斗群,这支部队属于美第10军的Support Force特遣队,实际上,兵力只有3000余人,配备有30门105毫米榴弹炮、25门高射炮、42辆M4A3E8坦克等重型武器,且空中支援力量极其强大。相比之下,东线的志愿军虽然拥有四个军的兵力,但在重火力方面远不如敌人,且美军的装备和保障体系极为完善,绝不是“少爷兵”。这一美军团,是一颗硬骨头,不容小觑。

其次,反击战的胜利不仅仅在于打败敌人,而在于能够彻底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必须消灭两个韩军师。若无法包围韩3、8师,那么不仅难以对后续的进攻造成足够的冲击,连西线的形势都将无法改变。这样一来,第38、第50两个军的努力将化为乌有。对此,志司在命令中特别强调:“为了确保战役的完满成功,必须完全歼灭南方第五、八师和美军十七团。”

然而,韩军在战场上的逃跑能力远超一般预期。志愿军虽然屡次击溃韩军,但常常只能迫使其撤退,难以实现彻底歼灭。韩军的逃跑本领,几乎可以说是战场上的一大“优势”。面对这一局面,邓华陷入了深思,他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在敌人溃败的瞬间,最大程度地将其消灭。经过反复思考,邓华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方案:三重包抄。

这三重包抄方案,堪称是邓华深思熟虑后的战术杰作,目标明确,精巧而周密。首先,第一重包抄由第42军第124师与第66军第198师组成,两部队东西夹击,切断敌军的退路;第二重包抄由第39军第117师与第66军第197师负责,同样是东西夹击,将韩8师包围。第三重包抄由第42军第125师与第66军第196师组成,从南侧绕过,将横城地区的敌军彻底围住。最后,第40军从正面出击,逼迫敌军向包围圈中心聚集。

为了确保包围的成功,邓华特别要求各部队要全力侦察战场地形,提前熟悉路线,同时确保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让敌军有任何逃脱的机会。指令明确:“即便迷路也不慌,凭经验大胆推进,绝不能耽误进攻速度。”

2月11日下午5点,横城反击战如期打响。首当其冲的是第117师,刚刚出发便遇到了一些意外。美军一架侦察机发现了他们的位置,随即遭到远程炮火的攻击。副师长彭金高受伤,政治部主任吴书则英勇牺牲。第351团在炮火中走错了路,但侦察连在一条电话线的引导下,发现了一个美军哨所,并成功俘虏了30多名敌人。经过审问,一名美军俘虏同意带路。经过一夜艰难跋涉,第117师最终如期抵达目标区域。

与此同时,第40军的攻击也开始展开,韩8师的防线迅速崩溃。然而,第117师到达的目标区域却显得异常安静,除了零星的溃退敌人外,他们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正当师长张竭诚疑惑时,才发现,第40军的第118师已经绕道提前完成了包抄。这支部队的突击,彻底打乱了美军的部署。

第118师师长邓岳的决策,给敌军带来了沉重打击。他命令两个团从敌军防线上撕开缺口,另一个团迅速从敌后进行包抄。出其不意的攻势让美韩联军陷入了混乱中。第118师的第352团甚至提前半小时完成了第一重包抄,成功将美军团级战斗群切割开来。

美军的指挥官阿尔蒙德得知自己已被包围,顿时意识到败局已定,迅速下令撤退。美军在混乱中丢弃重装备,仓皇逃窜。面对志愿军越来越强的攻势,最后的挣扎也未能改变结局。

这场战斗,虽然敌机多次轰炸,雪山封路,导致部分部队未能按时完成第三重包抄,但最终,志愿军以4141人的代价,歼灭敌军12000余人,其中包括2400余名美军。横城反击战,成功收复了被敌人占领的大片土地,成为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然而,后世的史学者往往过于强调砥平里的战斗,忽视了横城反击战的重要性。其实,横城战役的难度比砥平里更大,美军不仅兵力强大,火力优势明显,而且战场地形复杂。尽管如此,志愿军依然凭借卓越的战术能力和无畏的勇气,打破了敌军的防线,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运动战能力。

回顾整个战役,不难发现,横城反击战是一次典型的出其不意的战略打击,充分展示了志愿军在复杂局面下的灵活应变和高度协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
原创 常... 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闪电河畔,坐落着一座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意义非凡。...
原创 朱... 小舅子做的这一选择,确实是非常明智的。虽然高官厚禄常常让人心生向往,但比起权力和财富,自己的生命和安...
原创 曾... 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官中最重要的职位就是宰相,能够坐上宰相之位,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要讲的...
原创 古...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母系氏族时期,河南商丘一带有一位名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她在河边洗澡时,吃了一...
原创 吉... 我国有几个“省市同头”的省,省名首字和省会首字相同。比如广东省广州市、贵州省贵阳市、福建省福州市、海...
原创 孙... 古籍里的历史 清军 提到明末的农民军,大家的印象通常是他们充满破坏性,像是农民军焚烧凤阳,李自...
镜观·回响|巴风蜀韵承古脉 千... 巴山蜀水,天府之国 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孕育了璀璨的古蜀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 与中原文明不断交...
原创 中... 孙立人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二级上将,曾在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时担任第38师的师长。孙立人的战绩非常显赫,在...
原创 我...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古老文明。我们每一个朝代都有详尽的史书记载...
原创 明... 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日常生活中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读书了。按理来说,他本应与做官无缘,但最终他却...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各地区划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
原创 清... 古代的文化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礼仪方面。我们今天使用的很多礼仪其实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许...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许多研究历史的人眼中,是一个忘恩负义、残暴冷酷的君主。这个看法的来源,主要是...
原创 清... 许多人都特别喜欢看古装剧,尤其是那些充满宫廷斗争的剧集。剧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观众的情绪也常常随着剧情...
原创 见...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兵丁冲撞) 嘉庆二十一年,成都。 ...
原创 三... 沉睡了三千年,三星堆遗址的重新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三星堆出土的神秘文物,包括青铜面具、金杖、青铜神...
历史上的今天 | 德国数学家哥...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1690年3月18日-1764年11月20日)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哥尼斯堡(现...
原创 日... 日本不敢惹美俄,却敢一再的挑衅中国,原因很简单,因为美俄从来不惯着他,而中国从古至今就对日本太过宽松...
平民也能称霸三国!三谋低门槛体... 在如今的游戏市场里,很多平民玩家都被“肝氪”游戏折磨得苦不堪言,想好好玩个游戏,不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