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渊李世民发狠,十二位开国王公丢命,秦琼李靖李勣如何逃脱?
迪丽瓦拉
2025-09-20 13:35:32
0

当然,没有哪个朝代的开国功臣能绝对安全,即便是号称“不杀功臣”的唐朝,也有至少十位开国功臣最终死于非命。我们翻阅《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凌烟阁功臣名录,就会发现有些开国元勋的结局确实非常凄惨,令人唏嘘不已。

《景德传灯录》中曾言:“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意思是说,天下太平之时,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们反而处境十分尴尬。他们不仅会遭到文官的排挤,还会被帝王心存猜忌。即使在战乱频仍、天下未定的年代,功臣们也未必能高枕无忧。即便是唐朝这样相对宽容的王朝,功臣们要想保全自己的性命,保护自己的首领,也绝非易事。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三位大唐开国功臣,他们的境遇极其危险,却最终侥幸逃脱劫难。秦琼选择了急流勇退,因而不仅生前荣耀,死后也名垂青史;而另外两位则如履薄冰,处处惊心,他们的后半生几乎都在绞尽脑汁地谋划如何躲避灾祸。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遭削爵流放至黔州,最终在流放途中自缢身亡;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张亮被人控告谋反,死于西市;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侯君集全家遭到斩杀,只有他的一个儿子被李世民开恩赦免。

除了凌烟阁的功臣们,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手中还死了许多开国功臣,包括燕郡王李艺(原名罗艺,赐姓封王),纳言兼民部尚书、拥有两次免死权的鲁国公刘文静,彭国公兼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王君廓(即演义中的瓦岗英雄大刀王君可),以及驸马都尉、右武卫大将军武安郡公薛万彻等。

同在《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的还有弋阳郡公、寿州都督、瀛州刺史卢祖尚。他被派往交州为都督,却以岭南瘴气重且每天必须饮酒,而自己不习酒,推辞不去,结果激怒了李世民,被当场斩首,年仅三十余岁。事后李世民悔恨不已,才恢复了他的官职荫籍。

同样在此传中,弘农郡公刘世让因李渊误信突厥的反间计被斩首抄家;曾平定李密叛乱的封葛国公、武卫将军盛彦师也于武德五年遭到李渊冤杀;夏州都督刘兰则在贞观末年被控谋反,惨遭腰斩,其心肝还被右骁卫大将军丘行恭食用。

左武卫将军李君羡的死更为荒唐,因其小名“五娘子”触怒了李世民,最终被处决。李世民在一次武官内宴时,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小名,李君羡称自己为“五娘子”,引得太宗惊讶大笑,并以君羡封邑及属县均带“武”字而深恶痛绝。

李君羡的死,可说是为武则天承担的一刀。其他被杀的功臣,有的是自找死路,有的则纯属无辜。《新唐书》对此评价道:“侯君集位高权重私下谒见太子,张亮养徒五百,薛万彻与狂徒谋反,皆罪有应得,何罪哉?太宗明德,却被谣言所惑,滥杀李君羡,徒令孽后借此自立,真令人不胜唏嘘。”

从唐初史料中,我们发现罗艺、王君廓、张亮、刘兰四人可能罪有应得,但刘文静、长孙无忌、薛万彻、侯君集、卢祖尚、刘世让、盛彦师、李君羡这八人,多半是冤死。

这十二位唐初开国王公无一善终,有的死在秦琼去世之前,有的则死在他之后。即使是那些能够善终的功臣,也没有享受到秦琼独有的殊荣——李世民特别命令在秦琼墓前立起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战功。

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垫底,原因在于玄武门之变后,他一直以病弱为由不上朝。史料中既无他再立下的赫赫战功,也无李世民送医送药的记载,秦琼死时李世民也未流泪。而在《两唐书》中,李世民曾十余次因功臣去世而痛哭辍朝,侯君集被杀时他哭得悲痛欲绝,说道:“与公诀矣,今后只能见到你的遗像了!”但秦琼的死,却未见李世民如此反应。

秦琼为何选择称病不朝,李世民心知肚明,却听之任之。对双方来说,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秦琼急流勇退,体现了他的识时务;李世民则宽容对待,顾念旧情。

作为李世民手下的头号悍将,秦琼在李渊武德年间战功赫赫,被封为翼国公,授上柱国,获得大量金帛赏赐。然而到了贞观年间,除了赐姓封王外已无更高的荣誉,功高震主的危险逐渐显现。若不及时收敛锋芒,恐怕会被怀疑图谋帮助太上皇李渊复辟。

于是秦琼选择“病”了十二年,把南征北战的重任交给程咬金、李靖、李勣等人。程咬金虽然年近七旬,还带着苏定方北征突厥,但因屠城劫财背上贪婪恶名,曾被朝廷短暂停职,赃物无人问责,算是存有争议的人物。

而秦琼绝不会做这种事,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害兄弟孙子的残忍。李世民也没强迫他,反而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消极态度,仿佛两人达成了默契:不见于朝堂,彼此各自安好。

秦琼的急流勇退,赢得了李世民的认可和敬重。允许在其墓前立石人石马,是对这位大唐第一悍将的一种补偿。

相较之下,李靖和李勣的命运则复杂许多。李靖在隋唐更替时并不顺利,曾因怀疑李渊图谋自锁监狱,遭遇暗杀威胁,却因李渊大度放过。李渊时不时还拿这事“念叨”,显示他心怀戒备。

李靖逃过多次劫难,但始终小心翼翼,甚至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李世民对他既珍视又警惕,亲自登门探望,语重心长地引用司马懿励他自强,暗示其必须随时准备应对风波。李靖深知李世民的心意,只得强忍压力,继续维持表面的忠诚。

李勣则身体较好,机警灵活,趁机逃过了多次杀身之祸。唐高宗李治时期,面对朝野反对李武才人选皇后,李勣巧妙回应“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既化解矛盾又自保。可惜最终他仍被武则天抄家挖坟,遭到彻底清算。

李靖李勣二人虽然军事才能卓著,但政治智慧和生存能力却不及秦琼和程咬金。秦琼能稳稳坐享荣誉,成为门神象征,而他们则命运多舛。

李家父子大开杀戒,十二位开国王公纷纷死于非命,秦琼、李靖、李勣这三位“危险人物”的截然不同结局,让人看了不禁心头一凛:如果秦琼不选择急流勇退,如果李靖不拼命爬起,如果李勣在外放前回家告别,那么被杀的开国功臣会不会再添三人?

从这三位传奇人物迥异的命运轨迹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好的,我会保持每段文章的核心意思不变,适度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地为你改写这篇文章。 --- 声...
原创 二... 关羽所持的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虽然在史料中并未有明确记载,但与典韦所用的八十斤重铁戟却有清晰的描述。...
“北宋第一名妓”李师师,在宋徽... 汴梁城破,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的繁华在靖康二年的风雪中轰然坍塌。金兵铁蹄踏碎了东京梦华,宫阙倾颓,...
原创 苦... 从周朝到秦朝,这段跨越了800年的历史,讲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逆袭故事。从周武王的分封诸侯到秦始皇统一...
原创 关...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晋绥军区的司令员吕正操与政委林枫接到上级命令,前往东北开辟新的战区。...
原创 汉... 彭越的命运与历史教训 在名利场中常有一句话:“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并非总是适用...
原创 关... 当然,下面是对您这篇文章的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细节,使文字更丰富: --- 简洁有力的文字...
原创 靠... 毛主席为何将长征的目的地定为陕北? 关于毛主席为何将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定为陕北,一直流传着一个广为接...
甘肃陇南属长江流域?曹操和刘备... 全文共1523字 | 阅读需8分钟 提到甘肃,很多人都会说起几句名诗或几个场景: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
原创 开...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军事指挥官,他们为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奉献。这些人...
原创 穿... 曾经,穿越剧和清宫剧在电视屏幕上频繁上演,吸引了无数观众幻想自己穿越回清朝,成为一个不受束缚、生活无...
原创 非... 在非洲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物,西装笔挺,戴着墨镜,看上去就像是明星在街头...
原创 谈... 这段时间,三哥主动与我们进行谈判,有媒体传出,三哥要与我们划定“永久”边界线。 印度主动谈边界线,与...
原创 越...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女性领袖。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女性掌权者的数量可谓寥...
原创 韩... 《——·前言·——》 韩林儿,宋徽宗的九世孙,曾是宋朝皇族的后裔,拥有一段显赫的血统,曾被视为“复...
85年后,为什么我们仍需仰望狮... 阳泉狮脑山顶 一柄40米高的“刺刀”直刺苍穹 它不仅是纪念碑 更是穿透历史天空的信号灯 照亮着一个民...
原创 清... 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赋予他全权负责广州的禁烟工作。林则徐不负众望,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那些贩...
原创 刘... 改写后的文章 建安十七年(212)10月,曹操亲自率领庞大的军队出征,目标直指孙权新建的濡须坞(今...
探访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大后... 这里,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贵阳设立的一面公开旗帜。 这里,也是众多中共领导干部、国际友人和进步青年的“...
凤凰街道新华社区开展“七七事变... 为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凤凰街道新华社区组织开展“七七事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