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为什么要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迪丽瓦拉
2025-09-20 16:33:13
0

毛主席和刘少奇是中国20世纪历史上两位重要的伟人,二人之间不仅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还曾在不同历史阶段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毛主席在很多场合把刘少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倾力培养他。

毛主席对刘少奇的欣赏是显而易见的,他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刘少奇学习能力的高度评价,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毛主席对知识和学习的重视。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这句话又是在哪个时刻、什么背景下说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毛主席以热爱学习著称,他终身都在读书、思考和学习,几乎无人能够比拟。他的阅读量之大,涵盖的领域之广,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楷模。毛主席不仅自己爱读书,还鼓励大家,特别是干部们,要热爱学习、提升自我。在延安时期,他曾强调:“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364天。”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他对学习的重视,甚至把学习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次,叶剑英在回顾毛主席的生平时,曾说过:“毛主席的一生,就是苦修、苦练、苦学、苦干。”这不仅仅是对毛主席勤奋学习的赞扬,也是对他一生艰辛奋斗、不断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的热爱读书达到了“上瘾”的程度,几乎每一天他都沉浸在书籍中,甚至在晚年患有白内障,看不清楚时,他依旧要求身边的人为他朗读书籍。这些丰富的读书经历,不仅赋予了毛主席庞大的知识储备,更使得他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灵活、应对自如,不受传统教条的束缚。

刘少奇与毛主席有相似之处,他从小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几乎每天都在读书,书本不离手。因为他是家中第九个孩子,人们常常亲切地叫他“刘九书柜”。他早年的学习习惯也在后来得到了延续,尤其是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时,刘少奇的刻苦学习让许多人印象深刻。萧劲光回忆道:“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每次看到他,他都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的问题。”可以说,刘少奇将学习与思考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正是刘少奇这种终生学习的态度,让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理论家之一,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曾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提到:“你们都要好好学习,不学习是不进步的。你们看看少奇同志,他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他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层次就不一样。”

大约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毛主席对刘少奇的评价逐渐被广泛传开,特别是在广大青年中间流传着毛主席说过的那句名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那么,毛主席到底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说过这句话呢?对此,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韩桂馨曾回忆道,这句话确实是毛主席说过的,而且她曾在西柏坡时和刘少奇跳舞时提到过这件事。那时,刘少奇边跳舞边鼓励她:“你们年轻人要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进步。”韩桂馨笑着回应道:“我们要多向您学习,毛主席都说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听后哈哈大笑,显然并没有因这句话而过于自满。

后来,刘少奇的儿子刘源也提到过这件事。一次,记者向刘源询问毛主席是否真说过这句话,刘源表示:“这个说法我也听过,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但具体在哪一次讲话中讲的,就不太清楚了。”这也证实了毛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鼓励大家向刘少奇学习,但何时说的,已经很难追溯。

那么,刘少奇对毛主席这句话有什么反应呢?刘少奇深知自己虽然在不断学习,但与毛主席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毛主席的这句话对他是一种高度肯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甚至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一番话深刻体现了刘少奇谦虚的态度,以及他对自我提高的永恒追求。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段对话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场合,但无论如何,毛主席与刘少奇之间的互相评价并非单纯的互相吹捧,而是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一精神,尤其在今天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就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更难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