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名医,大胆猜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怒斥胡说八道,今一一应验
迪丽瓦拉
2025-09-20 17:03:37
0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一个时代,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那个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政权腐化堕落,统治者们无能为力,屡屡对外侵略者妥协,让本该拥有独立尊严的中国沦为列强的争夺之地。普通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些困境没有得到任何政府的关注和解决。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民国时期的政局几乎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每一方势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与领土扩张,完全无视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存亡。西方列强对此更是乐见其成,因为只有当中国四分五裂,才能让他们在这里更轻松地建立起殖民地,逐步侵蚀我们的领土与资源。

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压迫与动乱的局势下,依然有一批勇敢的觉醒者,他们心怀民族复兴的梦想,为国家的未来奋斗,不断观察世界的变迁。其中心,其中一位晚清时期的名医,便在祖国风雨飘摇的时刻,写下了一本名为《新中国》的预言书,书中大胆描绘了百年后的中国。然而,鲁迅先生看到这本书后,却愤怒地斥责它为“胡说八道”。然而,时至今日,这位名医所预言的许多内容,竟一一成为现实。

这位晚清时期的名医,就是上海的陆士谔。陆士谔的家族世代从医,因此他继承祖业成为一名中医,也可谓是顺理成章。他年轻时便在上海及周边行医,凭借精湛的医术,声名远播,许多名士和富商都慕名而来,寻求他的医治。

然而,尽管陆士谔成为一位出色的医生,他的内心却从未忘记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他的家族期望他继承医术,但这并非他的愿望。他自小便爱好读书写字,养成了扎实的文艺基础。在工作之余,陆士谔依然没有放弃写作的兴趣,常常在闲暇时撰写小说。有一次,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自己写的文章投稿到一家杂志社。没想到,这篇文章竟一举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在杂志的头版头条刊登,令陆士谔大受鼓舞。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如此反响,他更加坚定了写作的决心,继续创作,作品也逐渐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陆士谔的写作不同于许多人纯粹为消遣的口水文,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试图通过文字唤醒更多人的觉悟。他深知,面对腐化的政治与疾苦的百姓,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和作家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站出来为社会发声,推动国家的觉醒。

在陆士谔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便是他所写的关于未来中国的预言书——《新中国》。然而,这本书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好评,尤其是鲁迅先生在看到之后,毫不留情地批评道:“这本书完全是胡说八道,逻辑混乱。”那么,这本书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尖锐的争议呢?

《新中国》这本书的标题便透露了陆士谔对当时中国的深深不满,他在书中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国。书中的上海,已经不再是外国列强的租界,也不再有外籍巡警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热情友好的民众与彬彬有礼的公务员,即便有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也只是为了欣赏中国的文化与风光,而非掠夺什么。陆士谔笔下的上海,街道上没有战乱与流民,只有繁荣的商业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陆士谔在书中更是详细描绘了新中国的种种光景,很多描述甚至让现代人看了感到惊叹,仿佛他已经穿越到了未来。他预测,未来的中国将拥有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动车遍布城市,上海的任何角落都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此外,他还预言会有一个新的政党出现——均富党,这个政党将带领中国走向复兴与富裕。工人阶级将不再是仅仅依靠体力劳动的阶层,而是成为国家的主人,政府最关注的是广大人民的福祉。

陆士谔更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中国:国家的生产力大幅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国民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预言,国际上将不再有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各国将组成一个更加民主和关怀弱者的国际机构,类似于今天的联合国,但更加注重人道主义。

当陆士谔刚出版《新中国》时,书中的预言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文化圈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本书所描述的未来,因为与当时的现实差距太大,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如此美好的未来。大多数人都以嘲笑的态度对待这本书,认为陆士谔不过是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白日梦。鲁迅先生作为当时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对这本书的批评尤为严厉,认为它毫无逻辑,完全脱离实际。

然而,鲁迅先生的批评并不足以掩盖陆士谔的预见力。尽管当时的评论普遍负面,但现在回头来看,陆士谔的预言似乎真的应验了。今天的中国,正逐步实现着他所描绘的场景。无论是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还是中国经济的腾飞,都验证了陆士谔当时的远见与理想。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继续努力,为民族的复兴与国家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前辈们用他们的血汗与牺牲,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继承他们的梦想,继续推动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一个新中国的梦想,正如我们的先辈们一直渴望的那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