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十大统帅,张辽上榜,司马懿排第六位,赵云、马超榜上无名
迪丽瓦拉
2025-09-20 18:32:28
0

10、魏延

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有所不同,正史里的魏延却是诸葛亮极为倚重的将领。魏延最初效力于刘备的部曲,并且在刘备生前,凭借自身的能力和贡献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在诸葛亮接管汉中之后,他更是重用魏延,让他担任丞相司马,成为了自己丞相府中的核心成员之一。魏延不仅在阳谿之战中,协同吴懿大破郭淮等人,还因此被诸葛亮提拔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大军。魏延在汉中驻守多年,凭借出色的指挥和防守,成功抵御了曹魏的多次进攻,使得汉中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相比之下,魏延在镇守汉中上的表现无疑要优于姜维。虽然不能简单地将魏延与赵云、马超相比较,但从某些方面来看,魏延无疑更强。试想,赵云和马超谁能够像魏延一样,十多年如一日坚守汉中、与曹魏死死对峙呢?虽然赵云勇猛,马超豪迈,但正史中,赵云较少独立统军,而马超在历史中并无过多表现,尤其是在面对曹魏的重压时,形势却屡屡失利。

9、张辽

张辽以勇猛闻名,曹操常常称赞他是“猛将中的猛将”。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带领仅仅八百骑兵,却硬生生击溃了孙权的十万大军,甚至令孙权因噩梦连连而心生惧意。更为传奇的是,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敌人围困,形势危急时,曹操毅然将帅旗交给了张辽,后者凭借出色的战斗力与临阵指挥,成功带领军队突围,还亲手斩杀了乌桓的单于蹋顿,立下赫赫战功。张辽的确是一位罕见的猛将,尤其擅长突击战术,且具备在战场上快速做出判断的智慧。然而,与关羽等人相比,张辽似乎缺少了统兵指挥数万大军的历史记载,这也让他的全面指挥能力难以被完全评估。

8、曹仁

曹魏的外姓第一猛将是张辽,而内姓第一则非曹仁莫属。曹仁的军事才能贯穿曹魏的多个战役。在曹操与陶谦的战争中,曹仁带领军队担任牵制陶谦大将吕由的重任,为曹操主力进攻彭城创造了有利时机;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濮阳战役中,曹仁负责攻打刘何,确保了曹操后方的稳定。在曹操与袁绍的激烈战斗中,曹仁始终在南方捍卫曹魏疆土,使得刘备和韩荀无法发起有效攻势,保障了曹魏的粮草线和后勤支持。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曹仁则坚守南郡,阻挡住了周瑜的进攻,确保了南方的稳定。而当关羽威震华夏,水淹七军时,曹仁在樊城坚持死守,宁死不退,展现了极为坚韧的军事气质。

7、关羽

在蜀汉的众多将领中,关羽以其卓越的武勇与智谋备受称赞。尽管《三国演义》刻画了赵云为英勇的战神,但正史中的赵云,似乎在统兵方面逊色于关羽。关羽的功绩举世瞩目,尤其是在兵围樊城、斩曹仁水淹七军的事迹上,他几乎震慑了整个华夏,令曹操心生退意,甚至一度考虑迁都。而在单挑时,关羽更是亲手斩杀颜良,为自己赢得了无数赞誉。尽管曹仁也不乏英勇之举,但面对关羽的猛烈进攻,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最终被彻底压制。“威震华夏”这一评价在《三国志》中出现过一次,象征着关羽的战功与声威。

6、司马懿

司马懿的魅力并不完全来自于战场上的指挥能力,更多的是他那深不可测的心机与政治智慧。他能够获得曹操、曹丕两代帝王的信任,正是凭借其细腻的政治手腕和超凡的生存智慧。在曹魏众多谋士中,贾诩虽有高超的计策,但过于低调,难以完全取得曹操的心,而程昱则因直率与刚烈,往往容易得罪他人。而司马懿的擅长之处,在于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找到平衡,既能够谋取家族的利益,又能在风云变幻中稳住自己的位置。然而,司马懿的统军才能却被过分夸大。面对诸葛亮多次北伐,他始终未能主动发起有效反击,反而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很多战斗中他都是采取稳守不攻的策略。

5、曹真

曹真是曹魏阵营中极为出色的将领之一,正史中的他与《三国演义》中的“曹萌萌”形象大相径庭。年轻时,曹真以自身的武勇与聪慧,被曹操提拔为虎豹骑的统领。曹真曾多次带领虎豹骑冲锋陷阵,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汉中之战中,他表现得尤为突出。正是凭借出色的战绩,曹真被曹操任命为中领军,负责掌管禁军并监督其他将领。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真依旧受到重用,尤其在应对诸葛亮的北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许多正史记载中,曹真是抵挡诸葛亮进攻的主要力量,表现非常亮眼。

4、陆逊

陆逊,继周瑜之后成为东吴的另一位绝世天才。他不仅擅长军事谋略,也在多次战役中展现了出色的统帅能力。陈寿对陆逊的评价相当高,将他视为“社稷之臣”,称其为东吴的栋梁。陆逊在统军方面的能力堪称三国时代的顶尖水平,尤其在年轻时,他便参与了山越的平乱,经验丰富。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夷陵之战中,凭借火攻一举击溃刘备,彻底打破了蜀汉的元气。此役后,东吴的威望大增,石亭之战的胜利更是让曹魏闻风丧胆,长达二十年未敢轻易南征。如果没有石亭之战,孙权恐怕也不敢称帝。

3、周瑜

周瑜,英勇异常,天资聪颖,堪称三国时期的军事奇才。若没有他,三国鼎立的局面或许将无法形成。周瑜协助孙策平定江东,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然而这并非他最为重要的成就。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赤壁之战,他带领吴军成功大败曹操,为三国局势定下了基调。没有周瑜,曹操很可能会在赤壁之后一统天下,三国格局也就不复存在。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形象,但实际上,正史中的周瑜完全不是如此,那个“既生瑜,何生亮”的传说,纯粹是后人杜撰的。

2、诸葛亮

诸葛亮的威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但现代一些人似乎更倾向于贬低他,推崇司马懿,实在令人不解。正史中的诸葛亮,远比《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更加伟大。在“武庙十哲”中,诸葛亮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千古名将并列,足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对于诸葛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都是当兵的,怎么还有不同了?” “人是军爷,衣服上正经写着‘兵’呢。你个‘勇’字的,也好意思和人...
原创 秦... 当七十多岁的百里奚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从秦国接回时,没人能意识到,历史的巨轮已经悄然启动,且即将带来...
原创 清... 古代王朝更替与清朝军队的去向 古代王朝的更替过程中,前朝军队的去向问题一直是新朝建立初期必须解决的...
原创 秦... 古代帝王陵墓的象征与秦始皇陵的高峰设计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观念常常与神秘的“亡者世界”紧...
原创 吕... 吕布被誉为东汉末年的“第一条好汉”,这一点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不例外。他们承认这一点,因为即便三...
死人的画活人的钱!看60年代收... 勤劳能致富,但这种“富”是靠着长期积累,用血汗换回来的少量财富。而所谓的暴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纯看...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败退至台湾后,依然心系复国之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夺回大陆,恢复国民...
原创 得... 有一种知己,是伯牙与钟子期那般琴音相知、心心相印;而另一种伯乐,则如古代月下追随韩信的佳话。然而,伯...
原创 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的山河,还有一张张对外借债。十几亿白银的债务...
原创 郑... 麒麟的神话与现实中的“麒麟” 自古以来,麒麟在中国文化中便象征着祥瑞,是带来幸福和繁荣的象征。很多...
原创 李... 北宋末年的至暗时刻 公元1125年冬,金兵分两路南下,如黑色洪流般涌向北宋都城汴京。此时的北宋朝廷...
原创 刺... 在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堪比鲁滨逊的江湖人物,他便是斧头帮的帮主——王亚樵。国民党军统的三剑客之一...
原创 岳... 据传,民族英雄岳飞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在即将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展开决定性的战斗,却忽然接到了来自皇帝...
原创 他... 他是秦始皇背后的智者,也是大秦的顶级谋士,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为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正因为...
原创 杨...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铲除杨国忠为名义,掀起了对唐朝的叛乱,这场历史事件后来被...
原创 明... 好的,我会保持文章的语义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字数尽量保持稳定,帮你改写如下: --- 自唐朝以来,...
原创 关... 刘备每次出征时,往往亲自带领一支大军,而另一支军队则由二弟关羽统领。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除了源自桃园...
原创 晚... 1839年,法国化学家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首台银版照相机,这一突破性发明开启了人类摄影的历史。从此,人...
原创 明... 明朝的皇帝姓朱,但为何赐给功臣的国姓却是“郑”?这一现象背后有什么深层含义呢? 有些人或许会有疑问...
原创 我... 前两天,老覃发布了题为《小机械厂仿造拖拉机被嘲笑“太土”,毛主席挥笔大书:卑贱者最聪明》的文章,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