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他做到朱元璋和朱棣都没做到的事
迪丽瓦拉
2025-09-20 19:03:55
0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他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仅仅10个月,几乎未满一年,但后人却对他极为推崇,甚至认为他达到了他的祖父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未曾实现的政治成就。朱高炽能够获得如此高度评价,或许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的庙号——“仁宗”,这一庙号与他与祖父及父亲的“仁”字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尤为深刻和特殊。

宽厚仁孝的胖子朱高炽

明朝的开国将领徐达,在率军将蒙古势力赶出中原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朱元璋的布衣之交,二人从最初的战友到深厚的友谊,徐达也因此深受朱元璋宠爱。在徐达长女年幼时,朱元璋便见过她,并对这位小女孩一见钟情,认为她有着贵人之相,于是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娃娃亲。后来,徐达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洪武十一年(1378年),徐氏为18岁的朱棣生下了长子朱高炽,而次年便为他生下了长女朱玉英。在父亲期待的眼光中,第一个儿子的降生显得尤为重要。朱高炽的外祖父徐达是大明开国的头号功臣,因此他母系家族的显赫地位也使得朱高炽在皇族中格外引人注目。

朱棣和徐氏都非常注重对朱高炽的教育,朱高炽从小便接受了文武双全的训练。朱高炽天赋不凡,早年便表现出勇力,能骑马射箭。然而,随着儒家教育的深入,他对文史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形成了偏好安静而非征战的性格。正是这一性格,加之自幼过得锦衣玉食,朱高炽成年后成了一个体型丰满的人,历史记载他后来也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胖子”。

朱元璋对长孙朱允炆的宠爱有目共睹,但历史上也并非朱允炆才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子。事实上,朱高炽在朱元璋心中也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年仅18岁的朱高炽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世子,这意味着将来如果没有意外,他将继承燕王之位。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些孙子们,朱元璋将他们召入都城南京,亲自教导。在一次朱元璋安排的破晓检阅中,朱高炽由于关心士兵的疾苦,特意让他们吃完早餐再接受检阅,令朱元璋十分感动,称其具备“仁君之度”。

而且,朱高炽并不只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王孙,他在处理政务时也展现了过人的智慧和远见。他曾在批阅奏折时,有意隐藏了其中一些有错误的奏折,以免给朝廷的官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朱元璋虽然严苛,但也理解朱高炽的良苦用心,夸赞他具有仁爱之心。即使在政治风云变幻之际,朱高炽始终能保持一颗宽厚仁孝的心。

朱高炽二十年监国,换来了十个月的皇帝

靖难之役后,随着朱允炆失踪,朱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皇位继承问题成为了朝廷的重要议题。按照朱元璋的祖训,继承人应由嫡长子担任,但朱高炽的身体较为肥胖且长期多病,且性格过于宽厚忠厚,缺乏狠劲,这使得朱棣对他能否接班产生了疑虑。相比之下,次子朱高煦英勇善战,深得父亲朱棣的青睐,战时表现也更为突出,因此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一度难以决断。

支持朱高炽的人主要是文臣,而支持朱高煦的人则是武将。最终,内阁首辅解缙通过一句话让朱棣作出了决定:“皇长子宽厚仁孝,天下归心,况陛下还有一个好圣孙。”解缙不仅赞扬了朱高炽的品德,还提到了朱高炽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朱瞻基,这让朱棣意识到,朱高炽作为继承人,不仅稳定了朝政,也能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然而,朱高炽的当太子之路并非坦途。他的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直对他心生嫉妒,频频暗中使绊子。尽管如此,朱高炽依然以仁爱之心包容和关照自己的弟弟们,尽力不让家庭矛盾影响国家大局。朱高炽和父亲朱棣的关系复杂,但他始终表现出对父亲的敬重和对权力的冷静态度。

当朱棣北征蒙古时,朱高炽多次担任监国,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灾荒时期,他积极组织救灾,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不仅免除了灾民的赋税,还资助政府赎回那些因贫困而被迫卖身的灾民。这一举措极大地赢得了民心,使得朱高炽在民众中拥有了极高的声誉。

在朱高炽监国的20年间,他不仅细致入微地处理政务,还极力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在他执政期间,政府注重内政,民生得到保障,许多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都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他为父亲朱棣的北征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即便是在遭遇极大的挑战和压力时,朱高炽始终坚持仁政,深得人心。

最终,在朱高炽继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平和务实的政策,停止了一些在父亲朱棣时代不受欢迎的措施,宽容待人,尤其对建文帝遗臣予以宽恕。百姓生活困苦时,他即刻发布命令免费发放粮食,并严厉打击那些提议向百姓收取粮款的官员。这一举措深得民众爱戴,并为他的短暂统治赢得了盛誉。

综上所述,尽管朱高炽的皇位仅维持了短短10个月,但他所采取的宽厚政策和仁爱之政无疑为明朝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朱高炽的治理下,明朝的民生得以安定,百姓也得以从父亲朱棣那时的严苛治理中喘息片刻,展现了朱高炽不同于父辈的治国理念和宽仁胸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古... 在多数人眼中,驸马是天上掉下的好运,娶了公主,进了皇亲,走路都能带风,但要是真认为这是一场躺赢的人生...
原创 琉... 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
原创 彭... 彭德怀正式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28年6月的“平江起义”。当时,彭德怀是湘军团长,...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