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他做到朱元璋和朱棣都没做到的事
迪丽瓦拉
2025-09-20 19:03:55
0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他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仅仅10个月,几乎未满一年,但后人却对他极为推崇,甚至认为他达到了他的祖父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未曾实现的政治成就。朱高炽能够获得如此高度评价,或许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的庙号——“仁宗”,这一庙号与他与祖父及父亲的“仁”字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尤为深刻和特殊。

宽厚仁孝的胖子朱高炽

明朝的开国将领徐达,在率军将蒙古势力赶出中原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朱元璋的布衣之交,二人从最初的战友到深厚的友谊,徐达也因此深受朱元璋宠爱。在徐达长女年幼时,朱元璋便见过她,并对这位小女孩一见钟情,认为她有着贵人之相,于是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娃娃亲。后来,徐达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洪武十一年(1378年),徐氏为18岁的朱棣生下了长子朱高炽,而次年便为他生下了长女朱玉英。在父亲期待的眼光中,第一个儿子的降生显得尤为重要。朱高炽的外祖父徐达是大明开国的头号功臣,因此他母系家族的显赫地位也使得朱高炽在皇族中格外引人注目。

朱棣和徐氏都非常注重对朱高炽的教育,朱高炽从小便接受了文武双全的训练。朱高炽天赋不凡,早年便表现出勇力,能骑马射箭。然而,随着儒家教育的深入,他对文史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形成了偏好安静而非征战的性格。正是这一性格,加之自幼过得锦衣玉食,朱高炽成年后成了一个体型丰满的人,历史记载他后来也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胖子”。

朱元璋对长孙朱允炆的宠爱有目共睹,但历史上也并非朱允炆才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子。事实上,朱高炽在朱元璋心中也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年仅18岁的朱高炽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世子,这意味着将来如果没有意外,他将继承燕王之位。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些孙子们,朱元璋将他们召入都城南京,亲自教导。在一次朱元璋安排的破晓检阅中,朱高炽由于关心士兵的疾苦,特意让他们吃完早餐再接受检阅,令朱元璋十分感动,称其具备“仁君之度”。

而且,朱高炽并不只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王孙,他在处理政务时也展现了过人的智慧和远见。他曾在批阅奏折时,有意隐藏了其中一些有错误的奏折,以免给朝廷的官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朱元璋虽然严苛,但也理解朱高炽的良苦用心,夸赞他具有仁爱之心。即使在政治风云变幻之际,朱高炽始终能保持一颗宽厚仁孝的心。

朱高炽二十年监国,换来了十个月的皇帝

靖难之役后,随着朱允炆失踪,朱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皇位继承问题成为了朝廷的重要议题。按照朱元璋的祖训,继承人应由嫡长子担任,但朱高炽的身体较为肥胖且长期多病,且性格过于宽厚忠厚,缺乏狠劲,这使得朱棣对他能否接班产生了疑虑。相比之下,次子朱高煦英勇善战,深得父亲朱棣的青睐,战时表现也更为突出,因此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一度难以决断。

支持朱高炽的人主要是文臣,而支持朱高煦的人则是武将。最终,内阁首辅解缙通过一句话让朱棣作出了决定:“皇长子宽厚仁孝,天下归心,况陛下还有一个好圣孙。”解缙不仅赞扬了朱高炽的品德,还提到了朱高炽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朱瞻基,这让朱棣意识到,朱高炽作为继承人,不仅稳定了朝政,也能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然而,朱高炽的当太子之路并非坦途。他的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直对他心生嫉妒,频频暗中使绊子。尽管如此,朱高炽依然以仁爱之心包容和关照自己的弟弟们,尽力不让家庭矛盾影响国家大局。朱高炽和父亲朱棣的关系复杂,但他始终表现出对父亲的敬重和对权力的冷静态度。

当朱棣北征蒙古时,朱高炽多次担任监国,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灾荒时期,他积极组织救灾,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不仅免除了灾民的赋税,还资助政府赎回那些因贫困而被迫卖身的灾民。这一举措极大地赢得了民心,使得朱高炽在民众中拥有了极高的声誉。

在朱高炽监国的20年间,他不仅细致入微地处理政务,还极力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在他执政期间,政府注重内政,民生得到保障,许多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都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他为父亲朱棣的北征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即便是在遭遇极大的挑战和压力时,朱高炽始终坚持仁政,深得人心。

最终,在朱高炽继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平和务实的政策,停止了一些在父亲朱棣时代不受欢迎的措施,宽容待人,尤其对建文帝遗臣予以宽恕。百姓生活困苦时,他即刻发布命令免费发放粮食,并严厉打击那些提议向百姓收取粮款的官员。这一举措深得民众爱戴,并为他的短暂统治赢得了盛誉。

综上所述,尽管朱高炽的皇位仅维持了短短10个月,但他所采取的宽厚政策和仁爱之政无疑为明朝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朱高炽的治理下,明朝的民生得以安定,百姓也得以从父亲朱棣那时的严苛治理中喘息片刻,展现了朱高炽不同于父辈的治国理念和宽仁胸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泰... 泰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38年,当时成立了素可泰王朝,这一时期被中国史称为暹罗,至今已有超过七百年的...
原创 日... 七十七年前,随着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得以消散,全球迎来了多年来久违的和平。这...
原创 四...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流传已久的话,表达了人们对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普...
原创 清... 1921年,溥仪正式退位,标志着清朝政权的终结,随之而来的则是民国政府的接管与成立。这一历史性转折虽...
原创 当... “都是当兵的,怎么还有不同了?” “人是军爷,衣服上正经写着‘兵’呢。你个‘勇’字的,也好意思和人...
原创 秦... 当七十多岁的百里奚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从秦国接回时,没人能意识到,历史的巨轮已经悄然启动,且即将带来...
原创 清... 古代王朝更替与清朝军队的去向 古代王朝的更替过程中,前朝军队的去向问题一直是新朝建立初期必须解决的...
原创 赵...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希望能够将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皇位传承给自己的子孙。若是有儿子,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将这个...
原创 古...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想要处决谁就能下令处决,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例外的裁...
原创 秦... 古代帝王陵墓的象征与秦始皇陵的高峰设计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观念常常与神秘的“亡者世界”紧...
原创 吕... 吕布被誉为东汉末年的“第一条好汉”,这一点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不例外。他们承认这一点,因为即便三...
死人的画活人的钱!看60年代收... 勤劳能致富,但这种“富”是靠着长期积累,用血汗换回来的少量财富。而所谓的暴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纯看...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败退至台湾后,依然心系复国之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夺回大陆,恢复国民...
原创 得... 有一种知己,是伯牙与钟子期那般琴音相知、心心相印;而另一种伯乐,则如古代月下追随韩信的佳话。然而,伯...
原创 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的山河,还有一张张对外借债。十几亿白银的债务...
原创 郑... 麒麟的神话与现实中的“麒麟” 自古以来,麒麟在中国文化中便象征着祥瑞,是带来幸福和繁荣的象征。很多...
原创 李... 北宋末年的至暗时刻 公元1125年冬,金兵分两路南下,如黑色洪流般涌向北宋都城汴京。此时的北宋朝廷...
原创 刺... 在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堪比鲁滨逊的江湖人物,他便是斧头帮的帮主——王亚樵。国民党军统的三剑客之一...
原创 岳... 据传,民族英雄岳飞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在即将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展开决定性的战斗,却忽然接到了来自皇帝...
原创 他... 他是秦始皇背后的智者,也是大秦的顶级谋士,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为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