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猛杀贪官,为何越杀越多?
迪丽瓦拉
2025-09-21 05:02:46
0

咱今天聊聊明朝那些事儿,讲讲朱元璋反腐这档子事。朱元璋大家都熟,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出身那叫一个苦,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还讨过饭。正因为他深知民间疾苦,对贪官污吏那是恨得牙痒痒。所以一当上皇帝,就下定决心整治腐败。

朱元璋的反腐手段,那可真是狠辣至极。他先是亲自参与制定了《大明律》,还把《受赃》专门设为一篇,详细规定了对腐败的惩罚。后来又编了《大诰》,这《大诰》可不一般,里面全是各种严酷刑罚的案例,还有他自己的训话。他下令把《大诰》发到每个家庭,官府执法时,家里有《大诰》的,罪减一等,没有的罪加一等。而且科举考试都从《大诰》里出题,一时间,从学校到民间,都在讲读《大诰》。

对于贪官,朱元璋绝不手软,只要贪污 60 两白银,约合现在 4 万块钱吧,就直接处死。他还发明了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 ——“剥皮揎草”。就是把贪官的皮活生生剥下来,然后在人皮里塞满稻草,做成 “人皮草袋”,挂在衙门口示众。各州县都设有专门的剥皮场所,叫 “皮场庙”。行刑的时候,那场面,惨呼声传遍四野,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这 “人皮草袋” 就陈列在公堂旁边,就是要让继任的官员一抬头就能看到,时刻提醒他们别犯贪腐的错。据说南明御史李如月受刑时,刽子手沿着他的脊背慢慢剥皮,李如月骂声不断,那场景,简直像地狱一样。

朱元璋反贪,还奉行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的原则。就说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户部侍郎郭桓贪污官粮,这事儿牵连可大了,礼、刑、兵、工四部尚书都被扯进来。最后,上万官员被处死,数万人入狱,很多民间富户也因此破产。还有更夸张的,洪武年间有一批 364 名新科进士刚授官,结果一年后,6 人被处斩,358 人戴着枷锁继续办公,几乎全军覆没。

可让人奇怪的是,朱元璋这么拼命地反腐,杀了十多万贪官,明朝的贪腐现象却还是屡禁不止,甚至越杀越多,这是为啥呢?

我觉着啊,这里面原因挺复杂的。首先,朱元璋给官员们定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他自己出身贫苦,觉得官员有田有宅就该知足了,却没考虑到官僚体系正常运转需要的成本。你想啊,一个知县,有时候连驿站马匹的费用都付不起,没办法,只能去典当妻子的首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官员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就不得不伸手捞钱。像 “冰敬”“炭敬” 这些官场潜规则,就慢慢泛滥起来了。这就好比,你让一个人饿着肚子干活,还不让他自己找吃的,那他能不偷偷去拿点吗?

其次,朱元璋的严刑峻法,虽然一开始确实能震慑住一些人,但时间长了,就有问题了。官员们发现,贪污 10 两是死,贪污 10 万两也是死,那还不如多贪点。而且,上下级之间为了自保,就容易形成利益同盟,互相包庇,这样一来,查处贪污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群人被关在一个危险的环境里,为了活下去,他们就会抱团取暖,哪怕这个团是违法的。

再者,朱元璋虽然强调法治,但实际上皇权还是凌驾于律法之上。很多时候,皇亲国戚、权贵们犯了贪腐的罪,却能逍遥法外。比如驸马欧阳伦贩私茶被诛杀,这只是个特例,更多的皇亲,像朱亮祖,虽然犯了错,最后却能留个全尸,从犯反而被剥皮。这样一来,普通官员心里就不平衡了,觉得上头的人都能贪,我们为什么不能?这就像一个班级里,老师对好学生犯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对普通学生严格要求,那普通学生能服气吗?

还有,朱元璋反腐依赖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这些机构虽然在反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后来却沦为了权力倾轧的工具。大将蓝玉被诬谋反,最后被剥皮实草,人皮还在全国巡展,其实这背后是朱棣为了削藩在搞鬼。这就导致反腐的目的变得不单纯了,很多时候,官员们被查处,不一定是因为真的贪腐,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一来,真正的贪腐问题反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朱元璋到了晚年,估计自己也很困惑,他肯定在想,我这么努力地杀贪官,为啥还是朝杀而暮犯呢?其实啊,腐败的根源是封建特权的土壤没有被消除,只要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贪腐就很难杜绝。到了明朝中后期,贪腐现象更是变本加厉,最终成了 “贿赂公行” 的局面。

所以说,朱元璋的反腐行动虽然轰轰烈烈,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这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治理腐败,光靠严刑峻法可不行,还得有合理的制度设计,要给官员合理的待遇,更要让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好啦,今天关于朱元璋反腐的事儿就讲到这儿。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别忘了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大家都能发大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
原创 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的这句诗,充满了疑问和感慨。谁能知晓三国的纷争到底持...
原创 1... 民国十年(1921年),15岁的溥仪在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后,第一次知道了电话的存在。他决定在紫禁城...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总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尤其是那些英勇的名将,关羽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关羽在长时间...
原创 皇... 唐朝在推翻隋朝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强大到几乎无敌于天下。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像袁绍、孙坚、公孙瓒...
上海首次系统展示古滇国考古发现... 中新网上海11月18日电 (李秋莹)你是否听说过古滇国?无论是《史记》中寥寥数语勾勒的传奇古国,或是...
原创 唐... 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两人曾是夫妻,但李世民却并不喜欢武则天,甚至他们之...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投胎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若投得好,就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若投得不好,便注定一生贫...
原创 魏... 《——【·前言·】——》 安陵是战国末期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四面被强敌包围,国内没有强大的军队,外面...
原创 他... 历史上,关羽以“刚而自矜”著称,甚至连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都曾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卒”罢了。但...
原创 中...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目前中国共有五千多种姓氏,这些姓氏经过...
原创 嘉... 在皇帝的眼中,严世藩和海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两者之间不可能进行比较。并且,也不是因为某人冒犯了皇帝...
原创 刘... 1. 下令杀樊哙 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阴云密布,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迎来一场暴风雨。...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