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提起中国近代史,袁世凯这个人物是绕不开的话题。
袁世凯的一生犹如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历史小说,他的荣誉与过错一直为人所争论不休。无论是被视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还是被指责为“窃国贼”,这些都仅仅是对他政治生涯的不同评价。
然而,关于袁世凯的私人生活,外界的关注和争议却少之又少。
在私人生活方面,袁世凯极为好色,一生娶了十位妻妾,每一位妻妾的人生故事都极具传奇色彩。而其中最为荒诞离奇的,莫过于他的六姨太太——叶蓁。
叶蓁出生于秦淮河畔的富裕家庭,后不幸沦为青楼女子;她从社会的底层一步步逆袭,最终成为袁世凯复辟时期的“皇妃”;她还是袁世凯二儿子袁克文爱恨交织的“后妈”。
秦淮河边历经风雨,充满了无数风流韵事与爱恨情仇。河水波光里不仅藏着《夜泊秦淮》的诗意和家国情怀,还流传着秦淮八艳诸如李香君、柳如是等青楼女子的凄美故事。
这条被誉为“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的繁华水道,似乎从未缺少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也经常上演许多凄美甚至俗套的爱情悲剧。
到了民国时期,像陆小曼、林徽因这样的乱世佳人层出不穷,她们在时代动荡中谱写着各自的爱恨故事。而其中与秦淮关系最为密切的,非秦淮河畔名妓、袁世凯复辟时的“皇妃”叶蓁莫属。
叶蓁原是民国江南八大富户之一——叶家的千金。其父掌管家业,生意遍及秦淮乃至整个江南,家境显赫。
她从小在名师指导下学琴棋书画,还通读四书五经,懂得孔孟之道。
如此家境优越、才艺兼备的女子,按理成年后应与门当户对的豪门子弟联姻,过着锦衣玉食、逍遥自在的生活。
然而,叶蓁12岁那年,父亲突发重病去世,令叶家由盛转衰,也宣告了她锦衣玉食的生活戛然而止。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叶蓁父亲去世,叶家的经济实力和底蕴仍足以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守业虽难,但只要有人能管理,叶家依旧能保持富裕。
但叶蓁的几个哥哥挥霍无度,沉迷享乐,不懂经营,家业被迅速败光,叶母也因忧愁过度而去世,叶家一夕之间衰败殆尽。
风雨飘摇中的叶蓁成了孤女,虽然哥哥们依然在,但他们挥金如土,反而把目光盯上了叶蓁。为躲避哥哥的威胁,叶蓁只能逃离家门,漂泊流离。13岁时,她流落至秦淮河畔,被一位老鸨收留,从此步入烟柳巷,靠卖艺为生。
袁世凯掌权时风光无限,拥有十位姨太太,生下袁克定、袁克文等子嗣。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二儿子,母亲为朝鲜人,因局势复杂被过继给大姨太太沈氏,从小聪慧,备受父亲和沈氏宠爱。
袁克文成年后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书法绘画,是典型的民国才子。然而才子多风流,他更是花天酒地,妻妾成群,除原配刘梅真外,另有五位姨太太,而未正式纳妾的情妇据说多达七八十人。
袁克文自诩“平生无憾,唯独爱女人”,风流人生的荒诞色彩令人侧目。
他16岁那年,1905年,袁世凯派他赴南京办事,袁克文趁此脱离父亲控制,放荡不羁,白天办事,夜晚游走烟柳巷,自得其乐。
彼时被老鸨收留的叶蓁,凭借美貌和才艺,在十里秦淮声名鹊起,吸引无数达官显贵。
袁克文在南京办事期间,自然也被名声远扬的叶蓁吸引。
英俊风流的袁克文,才华横溢,令叶蓁心动;两人相识不久便沉浸在歌舞升平、香茶流觞的欢愉中。
袁克文的学识和才气让叶蓁见识到与其他纨绔子弟不同的风采,而他的俊美也胜过许多文弱书生。叶蓁视他为天赐良缘,自己的“英雄”。
袁克文初见叶蓁便倾心,叶蓁虽是青楼女子,却有着与众不同的高雅气质,容貌艳丽而不俗。
两人一见如故,袁克文得知叶蓁曾出身富贵之家,因变故流落青楼,青春年华仍保有高贵风韵,便毫不介意身份差距。
他与叶蓁私定终身,许诺将来娶她为妻。叶蓁满怀憧憬,将一张照片赠给袁克文,静待良缘实现。
然而回京复命的袁克文明白自己身处权贵之家,婚姻必须考虑家族利益,他不敢将私情曝光,便将“心上人”的约定遗忘。
一次向袁世凯汇报时,叶蓁的照片意外掉落,袁世凯见照片中女子美貌出众,顿生爱意,逼问袁克文女子身份。
袁克文无奈编说照片女子是父亲为自己物色的新姨太太。叶蓁正是袁世凯偏爱的类型,袁世凯立即派人将她接来,封为六姨太太。
害怕得罪父亲的袁克文,只得默许。可他深知叶蓁性格倔强,若硬让她嫁给父亲,恐怕她不会答应。
最终袁克文选择牺牲自己与叶蓁的爱情,保全家族利益,但为了不激怒叶蓁,他先赎回她的身,含糊其辞地告诉她很快就能嫁入袁府。
叶蓁因此更加坚定相信自己的等待没有错,抱着满心期待前往天津。
然而洞房花烛夜,叶蓁满怀期待迎接的是袁世凯本人,这才猛然醒悟自己被利用的事实。
已无退路的叶蓁只能默默忍受,与自己曾定情的情人变成儿子,心中充满复杂矛盾。
袁克文内心痛苦,却不敢反抗;叶蓁则在私下与袁克文秘密相会,不顾伦理道德,袁世凯对此浑然不知。
叶蓁嫁入袁府后,生下袁克捷、袁克友两子及袁福祯、袁奇祯、袁瑞祯三女,尽管出身低微,却在袁府并未遭冷落。
1915年袁世凯称帝,叶蓁荣升“皇妃”,她的五个孩子亦成为皇子公主,达至人生巅峰,享尽帝王荣华。
但好景不长,复辟遭全国反对,袁世凯仅83天便退位,不久病逝,袁家迅速衰败。
叶蓁的命运亦随之急转直下。
袁克文沉迷戏曲、青帮与古董收藏,又染上鸦片恶习,最终于1931年因猩红热逝世,年仅42岁,结束了他风流而坎坷的一生。
经历两次家道中落的叶蓁早已习惯坎坷,袁家没落后,她带着五个孩子离开北京,远离纷争。
虽然携带足够的财富,她试图效仿父亲经商,却因缺乏天赋多次失败,财产迅速耗尽。
加之习惯了袁府奢华生活的孩子们挥霍无度,叶蓁晚年生活愈加艰难。
她的二儿子袁克友因胃病早逝,长女袁福祯亦英年早逝,三女袁瑞祯抗战后随夫逃台,只剩大儿子袁克捷相伴左右。
袁克捷虽读书好,却无太多本事,因家族背景遭排挤,最终只娶普通农村女子为妻,生活困顿。
重压之下,袁克捷身体透支,1958年死于水沟。叶蓁痛不欲生,身无分文为儿子下葬,只能草草以草席包裹。
伤心欲绝的叶蓁不久后也离世,与儿子同样草草葬于荒坟。
叶蓁的一生可谓“红颜多薄命,无情帝王家”,更恰当的是“曲终人散皆梦,繁华落尽一场空”。
她幼年富贵,豆蔻年华时家道中落沦为青楼,邂逅才子私定终身却嫁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