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晚清《吉金志存》收录的一件二里头文化铜牌饰
迪丽瓦拉
2025-09-21 11:32:20
0

最近,西北大学刘威博士在《四川文物》2025年第3期发表文章(以下简称“刘文”),披露了一件收录于晚清《吉金志存》的二里头文化铜牌饰,并就其性质和年代,以及迄今已发表此类铜牌饰的类型划分、分期年代和演变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目前所知,这件牌饰是出土和著录年代最早的此类铜牌饰,意义非同一般,故本文拟在刘文基础上继续做些探讨,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吉金志存》是清代重要金石学著作,作者为清代中晚期重要学者和金石家李光庭(1773—1860),直隶宝坻人,官至黄州知府,去世后晋封光禄大夫。从李氏的书末卷后语可知,该书刊于咸丰九年(1859),共四卷,收录各种钱币、玺印、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镜鉴和瓦当等,所收古器均摹刻图形和铭文,并附有多条考订释文,图形由李慕、李茵摹拓,刻印亦较为细致,时人评价该书“精于金石勾摹”,名盛一时。李氏为宝坻望族,乾隆朝以来先后有70余人入朝为官,家底有财力,李光庭壮年以后定居京城,以授读著述闻名,《吉金志存》为其晚年著作,是自行出资刊印的家刻本。这些都应是该书质量较好的重要原因。

这件铜牌饰收录于该书第四卷第二十四叶,共刊布正反两个图像,李氏的释文只是简单断为“虎符”。其整体形制为圆角长方体(右下角略残),外轮廓的中部略有束腰,两长边上各有一对环纽。其背面有10余字的铭文,是伪刻无疑。正面纹饰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偏下为处于分离状态的T形冠,冠底的一对弯弧线向外与牌饰束腰相连,偏上为一个锚形饰笔下与一条横向大弧线相连;下部为一个尖吻胖脸的大兽面,一对臣字眼居中,上为一对起于牌饰束腰向内弯曲的弧线,表现胖脸上半部及眼眉,下为一对内收弯弧线向下与牌饰的底缘相连,表现胖脸下半部及尖吻,内收部位下伸一对内卷短线,表现兽面的獠牙(图一)。整体来看,这件牌饰的形制和纹饰与目前已知的二里头铜牌饰基本相同,因此尽管该书没有交代这件牌饰的具体尺寸,也基本可断为真品。刘文则从北宋以来的金石学著作,尤其清代“西清四鉴”均未见此类铜牌饰的收录推断,“若没有真实的器物作为参照,仅凭想象难以伪造并准确摹拓出如此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牌饰。”另外,该书没有说明这件牌饰镶有绿松石片,图像上也没有表现,在现有此类牌饰的非发掘出土品中,甘肃出土的3件或者镶嵌的绿松石片已全部脱落,或者仅存少量绿松石片,都应是流藏过程中脱落的。

图一 《吉金志存》卷四收录的铜牌饰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来探讨这件牌饰的年代。刘文通过对已发表15件此类铜牌饰的类型学分析,主张这件牌饰的年代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段。我们的意见略有不同。据笔者初步统计,此类铜牌饰已发表或报道的约有20件,加上《吉金志存》收录的这件,可达21件。其中,与吉书这件纹饰结构最有可比性的主要有3件,即辛格第2件藏品(此件的真伪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是真品)、赛克勒第1件藏品和二里头M11:7出土品,年代分别在二里头文化二期、三期和四期。这3件的纹饰结构基本一致,可归纳为头戴高冠的兽面(图二)。纹饰结构的前后演变轨迹也比较明显,上部的T形高冠由完整相连演变为上下断开,再变为上下相连;下部的兽面则由尖吻心形胖脸逐渐演变为宽吻长方脸。另外,上部T形冠所占面积由大变小,下部兽面所占面积则由小变大。再进一步看,与吉书这件最相似的是赛克勒第1件藏品,二者的纹饰在细节上很相近,上部都是不相连的T形高冠,下部都是尖吻心形兽面,年代都在二里头文化三期应该问题不大。但吉书这件的上部还出现了与二里头M11:7出土品上部很相似的锚形饰笔及横向大弧线,这个纹饰为赛克勒第1件藏品所不见。M11:7的年代在二里头文化四期,这意味着吉书这件的年代与之相隔不远,断在三期偏晚较为适宜。如此一来,就使二里头文化三期的已知同类铜牌饰增加为2件,而且也使三期向四期的形态演变轨迹更加明确。

图二 《吉金志存》收录铜牌饰的断代比较标本

关于吉书这件牌饰的其他情况,由于该书的记载不详,只能根据相关资料做些间接推测。笔者此前曾根据与二里头发掘出土品的相似程度,推测目前所知的传世品或流散品中至少有5件应出自二里头遗址,其中就包括辛格第2件藏品和赛克勒第1件藏品,通过上文的比较分析可知,吉书这件牌饰也很可能出自二里头遗址。至于吉书这件的流藏情况,目前只能从李光庭后半生一直定居在京城(今北京),而京城的金石之学明清以来一直冠于华夏推测,吉书这件很可能是李氏在京城入手收藏。至于入藏的具体时间,由李氏的书末卷后语可知,他是从道光四年(1824)开始成规模的购藏青铜器(“道光甲申自齐安归后,已年逾半百矣,闲居岁月无术消磨,又欲购古铜器”),直到咸丰九年(1859)吉书出版以前,这期间应是这件牌饰从二里头出土后流入京城,并为李氏购藏的时间段。

总之,晚清《吉金志存》收录的这件二里头文化铜牌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它是目前所知此类牌饰出土和著录年代最早的一件,使此类牌饰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也使同类牌饰的形态演变和分期年代更加明确。最后要说明的是,吉书这件珍贵铜牌饰目前还下落不明,它在李光庭之后的流藏情况和具体下落还有待今后继续关注。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李学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从西晋时期开始,皇室的封王制度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一字王通常等级较高,二字王则较低。因为一字王通...
原创 尧...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来看,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领袖,以德行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很多...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
原创 1... 1919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是富农背景。小时候,他看到军阀打仗和日本人入侵,地方上混乱。 ...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