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多数人都知道,科举制早在隋朝就已经创立。而到了唐朝,科举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唐摭言》记载,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也会感叹“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可是,事实上唐朝通过科举入仕的大多数是权贵子弟,而到了宋朝寒门入仕才变得容易了许多。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世家势力的衰弱
众所周知,科举制始于隋唐,然而,在唐朝时通过科举平步青云的考生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这是因为,在唐以前门阀世家的势力非常强大,魏晋时期高门大户掌握巨大权利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唐朝。以唐高宗李治为例,在前朝,有关陇集团的长孙无忌和山东世家的褚遂良,在后宫,他的第一任皇后王皇后也是出自高贵的世家王氏。
宋朝的皇帝充分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他们认为唐朝高门大户的势力严重阻碍了皇权的集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宋朝的皇帝迫切地需要从寒门子弟中提拔出一批官员,以达到制衡世家大族的目的。
要想削弱世家大族在官场中的支配地位,宋朝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推行各种各样的办法,使寒门子弟入仕的人数增加。
1、寒门入学人数增加
在唐朝,最著名的豪门被称之为“五姓七望”,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太原王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以及范阳卢氏。由此可见,唐朝时门阀世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而且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能够不事生产专心读书的人家大多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因此,尽管唐朝开设了科举,鼓励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为国家效力,但是真正能够参加科举的一般是血统高贵的世家子弟。
直到唐朝中后期,世家大族的势力才渐渐衰落下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进入学校接受系统性教育的都是豪强子弟。随着世家势力的衰弱,读书不再成为他们的特权,越来越多的贫寒家庭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2、朝廷扩大招生规模
宋朝建国后,赵匡胤深深感受到了这些大姓大家会对皇权带来多么大的挑战,他想方设法地削弱功臣家族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并且为了使权力更加分散,广泛地招收科举人才。
也就是说,科举招生的规模比唐朝扩大了很多。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唐朝的考生很可能考许多年也无法高中,而一个宋朝的考生,碰上录取人数比唐朝多几倍的年份,无疑是幸运许多了,能够考中的概率也高得多。而且,录取名额的增加无疑给了民间的那些贫寒子弟极大的希望。
毕竟在唐朝时,即使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中进士的可能性也很小。而在宋朝就不一样了,因此那些寒门子弟便愿意放下传统的农业生产劳动,改走科举之路,以博得功名。这样一来,寒门学子入仕的可能性也比唐朝时大大增加了。
科举制度的改革
为了分散消解世家大族的权力,也为了使科举制更加公平,方便招收更多的寒门人才,宋朝使用了多项措施进行改革。
糊名法
其一是糊名法,这项制度创立于武则天在位的时期,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为了防止作弊,也为了防止考官提携自己的熟人,将考生的名字盖起来的方法。
然而,这个方法在唐朝时并未得到大力推行和贯彻落实,而是到了宋朝才兴盛起来。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建议宋太宗在科举考试中采用“弥封”的制度,也是糊名法,以此防止考官和考生徇私舞弊,宋太宗深以为然,立刻采纳了这项建议。
而到了宋真宗时期,糊名法的适用范围又扩大了,开始在省试中实行起来。宋真宗甚至颇为自得地对重臣王旦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2、誊抄法
此外,宋朝还采用了科举誊抄制度。也就是说,每个考生的试卷都是由专门的誊抄人员进行抄录的。这样也就避免了别有用心的考官根据考生的字迹阅卷的现象。
糊名法和誊抄法无疑是能够减少考场舞弊行为的发生,通过糊名法和誊抄法,那些没有家世、没有人脉的寒门子弟得到了更公平的待遇,他们也可以和那些与朝廷重臣、各地考官交情亲厚的世家子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如此一来,世家子弟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的特权被大大削弱,寒门子弟得到了更加公正的机会,宋朝的寒门子弟在入仕时就比唐朝的寒门子弟容易多了。
3、锁院制
还有一项值得提起的制度就是“锁院制”。顾名思义,锁院制就是指在考试之前,把出题的老师都关在同一个地方,直到考试结束后,才把这些出题老师给放出来。
试想在唐朝,那些具有强大人脉的世家子弟,往往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考试的相关信息,从而比那些寒门子弟准备的更充分,考上的几率也更高。
而宋朝推行锁院制后,泄题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不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一概不知考试的题目,每个人准备的范围都是大差不差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寒门子弟也不像唐朝时那些天然具有巨大的劣势,自然他们通过科举入仕的几率也就比唐朝高得多了。
4、改革文教政策
宋朝在文教政策上总体采用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态度,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并且,北宋还经历了三次兴学,大大提高了寒门子弟的教育质量。
第一次是庆历兴学,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他普遍设立地方官学,使得那些远离京城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具备了读书上学的条件。并且,改革科举考试的项目,增设了明法科,考察考生的断案实践能力。这样一来,那些生于底层,具备大量实践知识的贫寒读书人就有了更多的进入仕途的机会。
第二次是熙宁兴学,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与范仲淹一样,王安石也十分重视地方教育,恢复和发展了州县地方学校。他还恢复和创立了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使得那些具备专业能力的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入仕。
第三次是崇宁兴学,由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举行。蔡京比范仲淹和王安石更进了一步,他不仅仅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还建立了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通过宋朝的三次兴学不难看出,宋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和唐朝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唐朝时,能够参加科举进入仕途的大多是京城或者是京城附近的高门大族子弟,而远离京城的平民子弟根本就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别提在辛苦读书十几年后参加科举考试了。
但宋朝的三次兴学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地方官学的普遍设立使得远在各州县的寒门子弟也可以享受到和京城大族子弟同样的教育资源,和他们学习同样的知识,这样一来,寒门子弟考中科举的概率也就大得多了。
理学思想的兴盛
程朱理学改变社会风气
分析完了制度和经济原因,还有一项不可小瞧的因素便是思想了。众所周知,宋朝是理学的兴盛时期。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提出了读书的目的应该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熹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玉石,需要通过读书来锻炼心智,最后通过科举为国家做贡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宋代理学的熏陶下,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
2、读书观念影响寒门阶级
在唐朝时,一个平民即使没有读书的条件,他也可以通过务农或者是从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宋朝,随着理学的兴盛,人人都开始相信“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在唐朝时,大多数寒门子弟可能也就放弃科举这条路了,而到了宋朝,这些寒门子弟心中都有坚定的信念,他们视通过科举入仕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而且,由于出生寒门,这些背景并不强大的考生往往心中有一股很强的信念,就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一朝入仕完成阶级跨越,光耀门楣。
在这样强大的信念驱使下,这些寒门子弟往往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他们会在读书考科举上倾注大量的心血。这样一来,宋朝寒门子弟入仕也就比唐朝更多了。
总结:
宋朝充分吸取了唐朝的经验,通过种种措施瓦解世家大族的势力并改革科举制,使得寒门子弟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还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平台。同时,理学思想风靡整个宋朝,如此一来,寒门子弟入仕的几率比唐朝大得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