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为:“西方伪史论”可以休矣
迪丽瓦拉
2025-09-21 13:33:11
0

近日,中国互联网上一批宣扬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据报集体被封禁,出现被禁言的情况。

西方伪史论是一种质疑西方历史真实性的学说,该学说认为西方借助近现代社会的发达和学术的霸权,发明了自己的辉煌历史。称并不存在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文明,它是西方杜撰出来的伪史,西方真正的文明应该从文艺复兴开始算起,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著名人物,都膜拜中国辉煌悠久的历史,还称西方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成果,都是从中国剽窃而去。例如宣称巴特农神庙和金字塔都是后人伪造、古埃及是法国人1890年后新建的、欧洲工业革命是《永乐大典》的功劳、亚里士多德根本不存在、美洲大陆是郑和发现的、还有说文艺复兴运动是19世纪西方历史学家虚构出来的骗局,等等。

这种理论可追溯到俄罗斯数学家福缅科出版的《新编年史》。在中国,伪史风波始于2012年黄忠平《包装出来的西方文明》,历经何新的《希腊伪史考》、董并生及诸玄识等人《虚构的古希腊文明》《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杜钢建湖南文明中心论等加码,高潮由浙大的黄河清及北师大的陈志新先后在B站开课,原本勉强属于学术边缘小众观点的伪史论于是完成流量化蜕变。

这股潮流的参与者被称为西方伪史派,活跃人士一开始主要以民间历史爱好者为主,主要阵地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随着伪史论者开始公开出版著作,越来越多的专业历史学者逐渐注意到这群业余爱好者,一些人文学者也开始为西方伪史派摇旗呐喊。

如果你在视频网站讲述西方文明的话,一定会躲不开、避不掉谈及伪史的弹幕。肯定会有中学生提问:老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的,但网上说是伪造的,我该信谁?也有大学历史教授坦言,不敢在论文中提古希腊,怕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寒蝉效应明显。

“西方伪史论”的观点尽管猎奇,却因迎合了底层的民族情绪,得以在互联网新媒体扩散,宣扬这类观点的视频在B站和抖音等平台上曾颇具规模,平台也时常推荐诸如“上古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古埃及文明”的视频。

对于真正钻研古代哲学和历史的人来说,“西方伪史论”根本不具说服力。在学术界,这类说法更多被当作笑谈,但在大众层面却意外地“有市场”,如今网络上甚至身边不少人开始相信这类观点,使得学术专家及相关自媒体不得不时常出面解释其荒谬之处,本质上是在为整个学科“正名”。

这类现象本质上是现代社会的副产品。一场讲解亚里士多德原著的学术讲座,可能少有人点开;但如果你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根本不存在”,则更容易在网上火起来。大众普遍偏好戏剧性强、情感共鸣高的历史叙事,尤其是那些能强化身份认同的版本。这类叙事因迎合了民族情绪,是此等猎奇论得以流行的重要推力。

尽管“伪史派”的声量不小,但并不会影响严肃的学术研究。这些关于古代文明的争议,学界早已讨论多年,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证实其真实性。但这些学术成果并没有有效触及大众,才让“伪史派”人士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如今,随着多个宣扬“西方伪史论”的账号被集体封禁,这场颇具声势的“传教运动”似乎渐趋没落。去年11月,中国与希腊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同月,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279件文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涵盖陶器、壁画与雕塑等。

普通民众虽有质疑主流历史叙述的权利,就如西方国家不曾动用国家机器封禁反思自身历史叙事的讨论。但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挟着民族主义情绪,通过反智言论将中国文化“神化”乃至“捧杀”,恐怕才是让我们不得不加以警惕的原因。

与“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类流毒不同,西方文明伪史论的受众多是年轻人。前一类作为早期极端民族主义代表,通过煽动性言论积累了大量老年粉丝,其追随者多为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的群体。但今天,伪史论则疯狂抄底10多岁、20来岁的年轻人,这些人与前类粉丝迅速合流,将历史讨论异化为爱国卖国的立场站队。

所以,如果你属于信科学、摆事实、讲道理群体的话,这样下去早晚会被合围前后夹击,遗憾这会不会成为糟心的现实?

当立场凌驾于证据,真正的学术探索便会死亡;当伪史论者频繁否定碳14测定、莎草纸等实证科学方法时,反智主义便能完成对理性精神的绞杀;当《罗塞塔石碑》这样的三重文字铁证都被污为伪造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历史真相,而是现代社会理性、文明的根基。

若任这样的谬论流传,将来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要挨U型锁的重击。如果今天我们不用文字捍卫自己,他日自然有人将我们的脑袋敲破,并将我们执笔的手踩在地上并踏上一万只脚,使我们不能为自己及真理书写。

伪史派在中国的兴起,反映的并不是文化自信,而是近代文化自卑现象还在不断延续的体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对基本历史事实正确的认知和捍卫上。

面对不同区域的文明,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想要证明中华文明的伟大,无须贬损其他文明,更无须用拼凑而来的材料加上断章取义的解读给其他文明强行证伪

“西方伪史论”可以休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山河回响 如果大地有记忆,一定不会忘记视死如归的纵身一跃;也不会忘记诱敌深入的义无反顾;更不会忘记11.6万血...
原创 周... 关于商纣王的罪状,最具可信度的历史来源无疑是《尚书》,这是因为它与商纣王的时代距离较近,而其他战国、...
原创 什... 时间流逝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春节又要来临了。每到这个时候,“春节能否放烟花”便成为了热议话题,支持与...
淞沪血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七十... 1937年的中国,正站在亡国灭种的悬崖边。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日军板垣征四郎狂言“三...
原创 清... 近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
原创 4... 1953年9月17日,年仅44岁的傅玉芳在北京西城区辟才胡同口一间简陋狭小的老房子里,悄然离世。临终...
学林随笔|明代科举取士为何特别... 提及明清科举,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是“八股取士”四个字。这种将明清科举与“八股取士”画上等号的...
原创 他... 1954年,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对于这个决定,张爱萍内心并没有太多激动,反...
原创 太...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内陆型国家,在北宋以前,中国历朝...
原创 官... 引言: 民众的生活永远与土地息息相关,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粮从土中来。”自远古茹毛饮血的时代...
原创 大... 在这本书中,保罗·肯尼迪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用一本书生动地勾勒出了人...
原创 5... “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局里中标了一个特别大的国外项目,地点据说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那个地方离得挺远,去...
原创 甲... 面对日本的侵略,我中华儿女纷纷投身战斗。有的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有的坚守后方,兢兢业业。大家上下同心...
原创 抗...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抵抗外敌入侵,捍卫国家的尊严...
原创 1... 江户时代的医学与兵学教育在私塾中得到了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所便是由村田藏六于1856年创办的“鸠...
原创 廖... 文/铁竹伟 廖承志(1908—1983),原名何柳华,祖籍惠州市仲恺区陈江街道幸福村,是中国无产阶级...
商都讲坛:跨越七十二年的甲骨文... 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罗曼 夏蝉鸣翠,文脉流芳,在盛夏七月的清朗晨光中,文博爱好者们再度相聚“商都讲...
姚文元出狱后下场如何?为了不连... 1996 年 10 月的一天,上海提篮桥监狱的铁门 “哐当” 一声打开。65 岁的姚文元穿着一身洗得...
原创 改... 朋友们,你们知道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谁是国内的首位亿万富翁吗? 他叫张果喜,江西鹰潭市余江县...
宛平城小城会客厅启用,首展“烽... 7月12日,位于宛平城西门内的小城会客厅正式启用,首展——“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丰台抗战专题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