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山河回响
迪丽瓦拉
2025-09-21 16:05:52
0

如果大地有记忆,一定不会忘记视死如归的纵身一跃;也不会忘记诱敌深入的义无反顾;更不会忘记11.6万血肉筑起的不屈脊梁。

  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英雄的故事仍在传唱,不屈的精神正绽放新时代的光芒。

 英雄,是苦难中挺起的脊梁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讲解员孙旗绮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英雄的故事即使讲述无数遍,依旧能带来满满感动。

  这是7月4日拍摄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位是伟大的母亲张立,她是晋察冀军区锄奸部机要科科长。在阜平的‘柏崖惨案’中,她不幸落入敌人手中,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日军将她不满三个月大的小儿子扔进滚烫的开水锅中,活活煮死。张立也被砍掉一只右臂后,被用刺刀挑死,牺牲时年仅23岁。”孙旗绮动情地向参观者介绍。

  这是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展示的张立图片和雕像。新华社记者 何莉 摄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晋察冀根据地的军民没有被打垮,反而在战斗中变得强大。

  电影《地道战》让冉庄闻名全国。这片看似平常的冀中平原的土地下,隐藏着一条纵横交错、户户相连的“地下长城”。

  7月6日,游客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内体验钻地道。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讲解员许丹介绍,冀中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构筑“地下长城”。冉庄这个小村庄,百姓挖的地道长达32华里,成为既能保存自己,又能打击敌人的坚固堡垒了。

  7月6日,游客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内参观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从平型关大捷、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到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一个个重大胜利,打出了八路军的雄威,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一大批中华优秀儿女浴血奋战,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民族奋斗、解放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1.6万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孙旗绮说。

  7月4日,游客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牺牲,是义无反顾的抉择

  盛夏的狼牙山,游人驻足,神情肃穆。五尊青铜雕像静静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躯勾勒出永恒的剪影。

  7月6日,游人在狼牙山五勇士雕像前拍照留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雕像下,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讲解员李迎新再次讲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悲壮故事。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为掩护全连转移,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打光,他们就用石块还击。最后,他们毁掉枪支,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牺牲,不是走投无路的无奈,而是义无反顾的抉择。

  在距离狼牙山不远的王二小纪念馆里,循环播放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是7月5日拍摄的王二小纪念馆里展示的王二小画像。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王二小红色教育营地讲解员蔺艳飞介绍,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二小把敌人带到八路军设伏的地方。当日本人发现彻底上当了,开始对王二小实施杀害行动,剁掉了他的4根手指头,从后面用刺刀挑进了他的胸膛。”蔺艳飞说。

  这是7月5日拍摄的王二小纪念馆里展示的王二小画像。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当年的晋察冀根据地到处都活跃着儿童团员的身影,涌现出一批王二小式的少年英雄。

  “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说有‘王二小’,因为他们都是‘王二小’的精神和‘王二小’的化身。‘王二小’属于中国,属于这个国家。”蔺艳飞这样说。

  如今的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成为了红色旅游地,围绕王二小打造的红色教育营地让更多的青少年可以走出课本,切身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蔺艳飞说,“我讲王二小的故事,很多孩子落泪。我们搞研学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孩子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

  这是7月5日拍摄的王二小希望小学内景。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奋斗,书写太行山间的共富答卷

  铭记,是为了更好前行。

  青山绿水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

  这是7月4日拍摄的阜平县天生桥镇食用菌产业核心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福子峪村党支部书记赵立军介绍,福子峪村紧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依托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壮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村里建成了食用菌园区、大枣观光园,同时,还打造了垂钓园、八大碗农家乐,将红色教育与乡村体验串联起来,游客参观完纪念馆以后,可以来我们村里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实现了红色旅游与乡村经济互促共赢。

  7月4日,阜平县骆驼湾村精品民宿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房间。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阜平,曾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十多年前,这里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典型代表,贫困发生率达54.4%。2012年,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从这里发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阜平在脱贫攻坚“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增长3.7倍。

  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种植户王志勇告诉记者,现在他有5个大棚,预计一年能挣十五六万元。“最让我高兴的事是今年菌棒更新换代,进棚就能出菇,质量也好,眼看着这香菇一茬一茬地冒出来,我心里特别高兴,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他说。

  7月4日,阜平县天生桥镇食用菌产业核心园区的工作人员在大棚内摘香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史家寨乡曾是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所在地。抗战时期,这里的山上只有些枣树,如今层层梯田上,还种满了黄桃、苹果等经济价值更高的“外来户”。

  梯田最顶端,河北光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4000亩果园的“智慧大脑”坐落于此。傍晚时分,留学归来的“95后”新农人吴泽年正从大数据平台上,查看果园传感器实时传输的土壤温度、湿度及风力等数据。

  这是7月4日拍摄的河北光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黄桃和NFC果汁产品。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北光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吴泽年说,阜平过去叫“九山半水半分田”,没有田地给老百姓来耕种。“没有地就开地,没有土就找土,没有树就找树,没有什么难得倒这里的百姓。现在,这里有将近10万亩的高效林果,让百姓不离家门就有活干,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吴泽年说。

  这是7月4日拍摄的阜平县高效林果产业示范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如今,阜平还在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引进光伏及装备制造项目27家;规划1.5万亩的低空产业园;总投资35.7亿元的算力中心预计年内建成……

  信仰之火,引领着新征程的奋斗;山河回响,激荡着新时代的强音。

  这是7月4日拍摄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统筹:吴炜玲

  记者:何莉、邹尚伯

  编导:何莉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
原创 1... 1919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是富农背景。小时候,他看到军阀打仗和日本人入侵,地方上混乱。 ...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