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瞻基:大明朝第5位皇帝,能治世能打仗,正值壮年,却离奇死亡
迪丽瓦拉
2025-09-22 01:32:02
0

1399年春天,北平燕王府里一阵忙乱:朱棣的长孙朱瞻基出生了。可这孩子的降生不一般,前一晚朱棣做了个怪梦:老爹朱元璋塞给他一块刻着“传世之孙,永世其昌”的大玉圭,醒来正琢磨呢,仆从急报孙子出生了!朱棣冲过去一瞧,这娃“英气溢面”,活脱脱像自己小时候,当场认定:这孩子就是梦里预言的大明未来。

朱棣对这孙子宠得没边。才11岁就拎着他上战场,蒙古草原的风沙里一泡就是五年。朱瞻基跟着爷爷五次北伐,白天学排兵布阵,晚上读《孙子兵法》,连吃饭时朱棣都在教他:“战场杀人靠刀,治国安民靠脑”。

朱瞻基也确实不负所望。1424年,蒙古五万铁骑突袭喜峰口,26岁的朱瞻基身边只有三千骑兵。眼看要被包饺子,他竟下令:“把战鼓全搬到山头上敲!”霎时漫山旌旗摇动,鼓声震天。蒙古人以为中了埋伏,阵脚大乱。

朱瞻基趁机带轻骑绕后突袭,三天杀得敌军溃逃百里。这一仗打完,“大明战神”的名号响彻草原。

但刀光剑影背后,暗流早已涌动。朱棣去世才一年,朱瞻基的亲爹明仁宗突然暴毙。人在南京的朱瞻基星夜北上,半路探子急报:“汉王朱高煦带兵埋伏在沧州!”,原来是他亲叔叔要截杀他夺位。

朱瞻基冷笑一声,弃马登船改走运河,七天七夜漂回北京。踏进紫禁城那一刻,龙椅还没坐热,更大的风暴已在路上。

血染的登基路

前脚刚进北京城,后脚龙袍还没捂热乎呢,龙案上就堆满了告急文书。1426年秋天,叔叔朱高煦真反了。这老王爷在山东练兵二十年,放话要“清君侧,除奸佞”,剑锋直指皇座。朝堂上炸了锅:有人要议和,有人喊迁都,老臣夏原吉却盯着朱瞻基说:“陛下,您得亲征。”

谁都没想到,27岁的新皇帝直接拍案而起:“点兵!明日出征!”更狠的是战术。大军压到叛军老窝乐安城下,朱瞻基突然下令停止攻城。

他派人往城里射了道圣旨:“缴械者免死,擒献朱高煦者封侯!”守军一看皇帝亲征,军心当场崩盘。第三天凌晨,朱高煦居然穿着内衣爬出城墙,跪在朱瞻基马前哆嗦。

班师回朝那天的场景更绝。朱瞻基没直接回宫,反而拐进死牢。朱高煦缩在墙角,忽见牢门打开,侄子端着酒菜进来。刚想磕头谢恩,突然脚下一绊,起身一看,竟是朱瞻基伸腿绊他!

这倒霉叔叔摔个狗啃泥,气得抡起铜枷砸过去。朱瞻基眼神一冷:“烧了。”侍卫抬来三百斤铜缸罩住朱高煦,周围堆满炭火。惨叫声中,铜缸熔成赤红,连骨头渣都没剩下。

皇权稳了,可龙椅上的朱瞻基反倒睡不着。深夜烛影下,他对着奏折苦笑:“平叛易,治世难啊!”窗外寒风卷过,吹开了“仁宣之治”的第一页……

盛世背后的“促织天子”

登基第五年,朱瞻基坐在紫禁城的暖阁里批奏折,窗外蝉鸣聒噪。他忽然撂下朱笔,对太监说:“取我的蛐蛐罐来!

这场景让大臣们直摇头。史书里藏着个矛盾真相:一边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一边是沉迷斗蛐蛐的“玩咖”。

他爹仁宗留下的摊子看似太平,实则暗疮不少:江南税粮被豪强截留,边境卫所兵士逃亡过半,连运河漕运都时常断流。朱瞻基的解法是双管齐下:对内派“救火队长”,对外收拳头

苏州知府况钟就是他亲手点的将。这人上任先烧三把火:把贪污的衙门胥吏当街杖毙,追回被霸占的官田万亩,逼得当地豪强连夜补缴十年税粮。

北方的边防更棘手。瓦剌骑兵年年犯边,将领们吵着要出兵报复。朱瞻基却下了一道怪命令:“敌退三十里即可,不准追!”他算过一笔账:永乐朝五次北伐耗空国库,如今休战屯田,军粮自给率竟达七成。

宣德三年宫里闹出大笑话:某夜皇城侍卫抓了个飞贼,搜身发现他怀里揣着镶金蛐蛐罐。贼人哭诉:“皇上悬赏百两买‘黑虎将军’,我这是来献宝的!”原来朱瞻基为搜罗名品蛐蛐,竟让太监开出天价赏格。

民间顿时疯了,山东有人拿祖田换蛐蛐,山西有寡妇为争虫打死小叔子。更荒唐的是废后风波。原配胡皇后无子,他宠爱的孙贵妃却生下长子。为扶正孙氏,朱瞻基逼大臣们联名上书:“皇后自愿让位!”杨士奇咬着牙不肯签字,最后被罚俸半年。

最险的棋在宣德五年。交趾(今越南北部)叛乱耗了大明二十年,死伤将士超十万。朱瞻基突然在朝会上拍板:“撤军!封黎利为安南国王。”满殿武将炸了锅,老将张辅捶地痛哭:“先帝心血白流了!”可朱瞻基心里门清:这里早不是永乐朝的聚宝盆,而是个“岁费百万金,止换三车荔枝”的无底洞。

铜缸余烬与景陵青烟

1435年正月,北京城大雪封路。乾清宫里炭火烧得通红,朱瞻基却冷得裹三层貂裘。太医哆哆嗦嗦回话:“陛下是风寒积毒……”谁也没想到,三天后这位刚平定蒙古骚乱的帝王突然呕血昏迷。

正月初三,他还强撑病体接见内阁,商议减免河南赋税;初七却已水米不进,喉咙溃烂到说不出诏书。最诡异的是临终安排:九岁太子朱祁镇被拽到床前时,朱瞻基突然瞪向司礼监太监范弘:“读书!教他…读…”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这句遗言埋下滔天隐患:范弘趁机把持内书堂,从此宦官正式获得“批红权”,连奏章都敢代皇帝批复。

送葬队伍还没到景陵,却见三大烂摊子已爆雷。蛐蛐债主围宫门。皇帝生前欠的虫贩赏银堆成山,太监干脆撕欠条;文官抱团反扑。

杨士奇想约束宦官,却被范弘一句“您老想违先帝遗训?”怼回去;边军彻底摆烂。屯田制荒废后,大同守军为换粮食,竟把火铳卖给蒙古人。

十三年后土木堡之变,二十万明军被瓦剌全歼,皇帝朱祁镇被俘。当俘虏营里的朱祁镇听说太监王振(范弘徒弟)是祸首时,恐怕才懂了他爹那句“读书”的真正代价:教宦官识字,等于给豺狼磨牙

流星盛世与制度黑洞

朱瞻基的悲剧像部讽刺寓言:他平定叔叔叛乱稳皇权,却放任宦官撕开制度裂缝;他减免赋税养活百万农户,却因斗蛐蛐逼农民典儿卖女;他缔造的“仁宣盛世”粮食堆满太仓,死后九年就酿出土木堡惨案。

明君与昏君只在一线间。景陵石碑刻满歌功颂德,可地下长眠的皇帝若知后世评价,怕要苦笑:清代史家谷应泰说他“功业媲美周成康”,但万历年间茶馆说书人更爱讲“促织天子玩崩大明”。

历史最残酷的判词写在1449年秋:当也先骑兵踏过居庸关,那些被朱瞻基从严整治的贪官、被他用铜缸烤死的亲叔、被他废黜的胡皇后…所有恩怨都化为瓦砾堆上的一缕青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