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经问鼎中原的楚国,为何没有出过一位名将?吴起、屈原给出答案
迪丽瓦拉
2025-09-22 02:01:27
0

公元前606年春,周天子正安坐在洛邑宫中,忽然接到下属的紧急禀报:在都城南面,突然涌现出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的行进势如破竹,完全不顾天子的威严,直至抵达洛水之畔才停下脚步。

这个消息让周天子瞬间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派人打听得知,前来挑战的竟是楚国的楚庄王所率领的大军。眼看着楚军压境,若想立即召集其他诸侯联合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周天子无奈之下,只能派遣大夫王孙满前往楚军营地,奉上礼物,希望以此来安抚楚庄王。

当王孙满踏入楚军的营地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紧张,站立不安,四下张望,直到楚庄王告知他此行并非针对中原,而是为了攻打黄河南岸的陆浑之戎(一个散居部落)以实现“勤王”之意时,他才稍微松了口气。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却让他陷入了更加不安的境地。楚庄王忽然问道:“我听说天子拥有九鼎,那么这九鼎的重量究竟是多少呢?”

九鼎象征着天子的权威,而楚庄王竟大胆提出这一问题,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问鼎”的君主。成语“问鼎中原”正是源自这一次的历史事件。楚庄王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对周天子的挑衅,但其背后则是楚国迈向霸权的宣言。从这一刻开始,楚国正式开启了称霸的序幕。

此时的楚庄王恐怕无法预见,这次“问鼎中原”将成为楚国日后军事成就的高潮,而接下来三百年的时间里,尽管楚国仍在“五霸”与“七雄”的行列中,却始终未能涌现出任何一位真正能与其他名将相抗衡的顶级将领。直到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吞并,也未曾涌现出过一位能担当大任的军事天才。

在战国七雄之中,楚国无疑是领土最为广阔的国家。它的疆域辽阔,足以与其他六国的领土相比,然而在战争历史上,它却没有培养出一个与其庞大领土相匹配的名将。在其他六国,秦国有白起和王翦,齐国有田忌和孙膑,燕国有乐毅,赵国有廉颇和李牧,魏国有吴起和庞涓,甚至国力最弱的韩国也能培养出暴鸢这样的名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楚国的将领极其稀少,真正被历史铭记的,除了项燕,几乎没有其他人物。项燕之所以被广泛知晓,并不是因为他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而是因为他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孙子——项羽。项燕确实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公元前225年,他击败了秦国将领李信,成功为楚国争取了两年的和平。然而,到了公元前223年,项燕面对真正的名将王翦,完全未能抵挡住对方的进攻,最终被逼退,直到楚国灭亡。史书对项燕的总结也简单至极:“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为何楚国的军事力量如此低迷呢?实际上,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楚国并非一个贫弱的国家,反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一直是最为好战的国家之一,楚国的崛起史几乎就是一部征战史。据统计,楚国在扩张过程中吞并的小国数量超过了50个。然而,尽管楚国具有强大的国力,其军事体制却相当落后。

从楚国历史中不难发现,每当楚国与外界交战时,几乎没有提到将领的名字,更多的是周王的名号。楚国有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那便是国君亲征。楚国是七雄中唯一一个不是通过周天子册封立国的国家,它最初只是一个偏远小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才逐渐强盛,最终获得诸国的承认。

在早期,楚国的战斗几乎是由部落族长亲自带领,后来虽然模仿中原其他国家设立了军事指挥官如“莫敖”和“司马”,但这些军事官员只是在战时担任职务,楚王依旧是楚军的最高指挥。即使楚武王在晚年设立了“令尹”来管理军事事务,也带有强烈的防备心态,生怕自己被其他贵族排挤。这使得楚国的将领在面对敌国时,往往没有足够的权力和决策空间。

相比其他国家,楚国的将领总是要经过多重层级的批准才能动用兵力,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迅速调动资源。在这种内外矛盾的夹缝中,楚国的将领很难有所作为,更多时候,他们只能维持表面的平衡,缺少真正的军事才能展示空间。

楚国的另一个困境是内部贵族的内耗。楚国在春秋时期通过强大的扩张,逐渐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然而,这种扩张背后,贵族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也开始愈加激烈。为了巩固地位,楚王不得不不断向贵族集团妥协,甚至在战争中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贵族势力集团。

这些贵族虽然表面上效忠楚王,但其影响力已经深入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甚至军队也难以摆脱他们的控制。由于军队的指挥权早已不完全掌握在楚王手中,这使得任何一次战斗,都会因为各方势力的介入而变得复杂且难以决策。

就这样,楚国的军事体制在内外压力下逐渐变得不堪重负,即便出现了一位军事天才,也很难施展拳脚。楚灵王即位后几度大规模地征伐吴国,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楚国,最终也未能取得明显胜利。屡次战争的失败使得楚灵王意识到自己权力的局限,开始进行集权改革。然而,这样的改革很快就激起了贵族集团的反弹,最终并未能够改变楚国的命运。

公元前519年,楚国与吴国再度开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甚至打入了楚国的都城郢。幸亏越国和秦国的及时干预,才避免了楚国的灭亡。此时的楚国已经陷入了一个深不可拔的困境,任何尝试重振的努力都被历史的巨轮碾压成了泡影。

楚国的军事衰败,虽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也并非没有转机。战国初期,吴起曾投奔楚国,并得到楚悼王的器重。吴起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旨在削弱贵族的权力,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改革初期,楚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几次大规模战争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然而,命运再次与楚国作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失去了最大的支持。随着贵族集团的反扑,吴起在朝中的改革成果逐渐崩塌,最终他在死前成为了贵族手中的牺牲品。吴起死后,楚国虽然迎来了楚肃王,但这一时期的楚国政权并没有继续推进改革,结果变革的成果也如昙花一现,迅速消失。

即便在吴起死后,屈原等人仍然提出变法的建议,但受到贵族的重重阻挠,屈原始终未能成功推行改革。屈原自己也因此郁郁不得志,最终投水自尽,楚国失去了最后一位变法的力量。

从“问鼎中原”到逐渐走向衰落,楚国的历史充满了波澜壮阔,但最终未能走出贵族内耗的阴影,错失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