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权丧失,俄罗斯将再难成大器!两百多年得到的:两年就将丢光?
迪丽瓦拉
2025-09-22 08:06:41
0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略了尘埃里藏着的真实心跳?在这里,我会用显微镜般的考据剖开历史褶皱,从名臣奏疏里的一声叹息,到市井巷陌的半块残砖,带你看见史笔未载的「古今密码」。关注「鉴古知今阁」,让我们在泛黄典籍与现实灯火间架起桥梁 —— 真相,往往藏在被遗忘的细节里。

1703 年的涅瓦河三角洲,彼得大帝跪在结冰的沼泽里,手指插进冻土。“这里要建一座城,” 他对身边的士兵说,呼出的白气混着雪粒,“让俄罗斯的船,能直抵欧洲的心脏。” 21 年后,圣彼得堡的钟声敲响时,俄罗斯终于有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可谁能想到,320 年后的 2024 年,黑海舰队的残舰正躲在诺沃罗西斯克的军港里,连塞瓦斯托波尔的灯塔都不敢靠近。两百年拼来的海权,竟在两年间碎成冰碴 —— 俄罗斯的海洋梦,正随着黑海的浪涛慢慢沉没。

彼得的斧头与叶卡捷琳娜的裙摆:凿出来的海权

1700 年的纳尔瓦战役,俄军被瑞典人打得丢盔弃甲。彼得大帝看着冻在雪地里的 cannon(大炮),突然抡起斧头,砍掉自己的朝服下摆:“穿长袍的打不了胜仗!” 他带着士兵在波罗的海沿岸凿冰,用 21 年时间打垮瑞典,1721 年《尼斯塔德和约》签订那天,他站在刚建好的圣彼得堡要塞上,把战旗插进冻土:“这是俄罗斯的窗口,谁也别想关上。”

这座城市是用命堆起来的。农奴们在零下三十度的沼泽里夯土,每块砖都沾着血,十个人里有三个活不到工程结束。但当第一艘俄罗斯商船从这里驶向阿姆斯特丹,彼得大帝知道,内陆国的帽子,终于能摘掉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裙子,藏着更野的野心。1783 年,她在克里米亚的帐篷里,对情人波将金说:“奥斯曼的黑海,该换面旗帜了。” 哥萨克骑兵渡过第聂伯河时,马刀劈向土耳其士兵,血溅在她送来的军旗上。吞并克里米亚后,她下令建塞瓦斯托波尔港,工程师们在悬崖上炸出港湾,让黑海舰队的战舰能直接威慑巴尔干。

两百年里,这两个出海口像俄罗斯的肺叶。波罗的海舰队守着通往欧洲的航道,黑海舰队盯着中东的石油,圣彼得堡和塞瓦斯托波尔的造船厂,浓烟滚滚了一个多世纪。1905 年日俄战争虽然惨败,但苏联时期的红海军,仍靠着这两个支点,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军。

莫斯科号的最后时刻:2022 年黑海的血色黄昏

2022 年 4 月 13 日,黑海的风浪裹着咸腥味。“莫斯科” 号巡洋舰的雷达屏幕上,一个小点正快速逼近。舰长帕利一边喊 “防空!”,一边抓起望远镜 —— 那是乌克兰的 “海王星” 反舰导弹,拖着白烟冲向舰桥。

爆炸声震碎了夕阳。弹药舱被引爆,火焰顺着甲板蔓延,水兵们跳进冰冷的海水,救生衣在浪涛里像漂浮的花瓣。这艘服役 40 年的旗舰,曾是黑海舰队的骄傲,如今却在它守护了一辈子的海域里,慢慢沉入海底。

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岸防兵,看着雷达上消失的信号,突然想起叶卡捷琳娜的话:“黑海的浪,既能载船,也能翻船。” 可他们没料到,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两年,乌克兰的无人艇像蚊子一样袭扰军港,巡航导弹精准炸毁造船厂的龙门吊。2023 年,塞瓦斯托波尔的油库被击中,黑烟遮了三天太阳,黑海舰队不得不退守诺沃罗西斯克 —— 那里的港湾太浅,大型战舰根本转不开身。

粮食和石油的运输船,也开始绕着黑海走。2024 年的统计显示,俄罗斯通过黑海出口的小麦,比 2021 年减少了三分之一,石油运输成本涨了两倍。敖德萨港的起重机还在转,只是吊的不再是俄罗斯的货柜。

北约的包围圈:波罗的海的冰与火

2023 年芬兰加入北约那天,圣彼得堡的市民看着电视里的北约旗帜,突然觉得冷。这座彼得大帝建起来的 “西方之窗”,如今窗外站满了哨兵 —— 芬兰的火炮,能直接打到圣彼得堡的郊区。

更糟的是 2024 年瑞典加入北约。波罗的海几乎成了 “北约湖”,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出海就得经过北约国家的雷达网。加里宁格勒这个飞地,被波兰和立陶宛夹在中间,物资运输得靠空运,成本比海运高五倍。

有个老水兵在加里宁格勒的军港里,摸着生锈的潜艇外壳,说:“彼得大帝要是看见这光景,能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 他记得苏联时期,这里的战舰能直抵丹麦海峡,现在却连驶出港口都得报备。

陆权的无奈:从海洋退回内陆的俄罗斯

莫斯科的会议室里,地图上的黑海和波罗的海,被红笔圈了又圈。有人提议 “重建海军”,但财政部长翻出账本:2024 年军费只够维护现有舰艇,造新舰的钱,还不够塞瓦斯托波尔港的维修费。

转向陆权成了唯一选择。与中国合作的 “中欧班列”,货运量三年涨了两倍,西伯利亚的油气管道,正往中国输送越来越多的原油。可铁路和管道再快,也赶不上海运的量 —— 一艘货轮能装的集装箱,相当于 200 列火车。

圣彼得堡的造船厂,现在改造商船了。工人们看着闲置的航母船坞,说:“以前造战舰,现在造货船,这叫什么事?” 但他们没说出口的是,连货船的发动机,都得从中国进口。

站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悬崖上,还能看见叶卡捷琳娜时期的堡垒残垣。海风里,似乎还飘着当年哥萨克骑兵的呐喊。可如今,黑海的浪涛拍打着空荡荡的军港,波罗的海的冰面下,北约的潜艇正悄悄游弋。

两百年的海权梦,像圣彼得堡冬宫的水晶灯,亮过,也碎过。只是这一次,碎片散在海里,可能再也拼不起来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历史解码。史书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定论,每个褪色的墨迹背后都藏着值得玩味的复杂人性。你曾在哪个历史细节里照见现实?或是想让我解码哪段被误读的往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咱们一起在古今对话中唠唠!觉得内容有价值的话,别忘了点击「赞」和「关注」,把文章转发给爱历史的朋友 —— 你的每一次驻足,都是我深耕历史的动力!咱们下期历史现场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
原创 权...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非常危险。虽然身为皇帝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拥有众多...
当《诗经》从地宫中醒来:海昏侯... 中国日报11月18日13版 编者按:海昏侯墓考古十周年之际公布最新进展——秦汉时期完整《诗经》在竹简...
原创 民...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民...
原创 揭...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的“两江”到底指的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江”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但其...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
原创 郭... 刘秀娶郭圣通的婚姻,与一般皇帝娶妻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桩具有政治意义的婚姻,发生在刘秀的实力还比较薄弱...
原创 诸... 有人读毛主席对三国名人点评的文章时,认为毛主席批评过《隆中对》,并且多次推荐高级干部阅读《三国志·魏...
琉球复国,大历史完全存在这种可... 琉球的事情又热了起来,老胡作为看过世界多地变迁的媒体人,我想说,往远处看,琉球在地缘政治变局中脱离日...
原创 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只有四位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所...
原创 清... 皇帝的后宫中有三十六个院子和七十二位妃子,她们各具魅力,个个姿色出众。这些妃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
原创 隋... 引言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的来源,因此,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原创 武... 武则天的第一个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她在十四岁时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名“武媚”。 武...
原创 隋... 看过隋唐的历史故事,大家都会轻松提到许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战绩,能说出自己喜爱他们的理由。然而,当提到...
原创 为... 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丞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