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便是晋朝与宋朝。我们先来仔细看看这两个王朝之间那些令人难以忽视的共同点。
首先,晋朝和宋朝都是在经历了多年中原战乱之后,终于实现统一的政权,但遗憾的是,两者都因后代软弱无能,最终被游牧民族所灭,成为历史的悲剧。
其次,无论是西晋还是北宋,在灭亡的那一刻,都有两位皇帝沦为俘虏。西晋末期的晋怀帝与晋愍帝,北宋的宋徽宗与宋钦宗,双双被敌军擒获,成为亡国的象征。
第三,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以及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二人均为宗室之后,都是在危急关头受命出山,但他们都没有完全服从命令,反而各自拥兵自重,最终自己登上皇位。
第四,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他们虽自诩中原正统,却都选择偏安一隅,安于现状,缺乏北伐恢复故土的决心和行动。
第五,两朝都曾有一位亡国公主,她们在国家覆灭后被俘为奴,历经磨难,但最终成功逃脱险境,再次崛起,令人敬佩。
然而,尽管这两位公主的遭遇极为相似,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展现出迥异的人生轨迹。
晋朝的临海公主,本名清河公主,是西晋惠帝的第四女。她的母亲羊献容,经历了五废六立,数次登上皇后宝座,极具传奇色彩。
五胡乱华时期,洛阳陷入混乱。面对胡人的铁骑,昔日尊贵的晋朝皇族沦为普通百姓,为保性命,不得不四处逃难。
清河公主与数位皇室姐妹一同流亡,但途中不幸走散,被人贩掳走,卖给了吴兴县一位富商钱温。
钱温见她肤如凝脂,谈吐不凡,举止优雅,远非一般小家碧玉可比,便追问她的来历。公主却始终守口如瓶,不肯透露身份。
无奈之下,钱温只好将她安排给自己的女儿当丫鬟。
这对清河公主来说,是极大的苦难。她出身高贵,从未干过粗重活计,更难忍受刁蛮大小姐的苛责。未能完成任务时,她常遭责罚,甚至被关进黑屋,不准饮食。
孤苦无依的清河公主只能咬牙忍耐,心中暗下决心,誓将来定要让钱家偿还这份苦楚。
机会终于来临了。
晋愍帝在汉国去世的消息传来江东,琅琊王司马睿被士族拥立为皇帝,并将这一喜讯广为传扬。
身处吴兴的清河公主听闻此消息,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缕曙光。
数日后,她借钱家小姐外出买脂粉之机,携款潜逃。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建康。
认亲过程异常顺利。公主向晋元帝司马睿倾诉这些年流离失所的艰辛,元帝震怒,下令处死钱温父女,以慰她心头之恨。
随后,清河公主被改封为临海公主,嫁给宗正曹统,自此富贵荣华,享年七十一岁,度过了漫长且安稳的晚年。
公元1127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震惊天下的靖康之变,这一耻辱事件将宋徽宗与宋钦宗永远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然而,若剥离后世评价不谈,当时最惨遭羞辱的并非徽钦二帝,而是无数被俘掳的女性。
野史记载,超过一万一千名女性惨遭金兵掳走和蹂躏,其中最为人知晓的便是皇室宫廷中的女子。
从皇后妃嫔到帝姬王妃,无一幸免,她们的遭遇惨绝人寰。
徽钦二帝最惨不过被剥衣牵羊,那对他们来说羞辱有限,依旧无忧无虑。
而女性们却饱受折磨,钦宗皇后朱琏不堪侮辱投水自尽,茂德帝姬赵福则悲惨死于狱中,种种惨况令人唏嘘。
其中柔福帝姬赵多富的遭遇尤为坎坷。她是宋徽宗的第二十一女,靖康之变后随众姬被俘北上。
或许因容貌不及姐姐赵福,赵多富被分配到名为“浣衣院”的场所。
表面上“浣衣院”似乎是洗衣之地,实则是供金国皇室消遣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柔福帝姬与后妃韦氏一同被送往浣衣院,而朱风英、赵嬛嬛等女子则被金人“并蒙幸御”,浣衣院实为战利品的集中地。
1130年,靖康之变三年后,南宋将领韩世清率军进军湖南时俘获一名年轻女子。
此女衣衫褴褛,气质出众,令士兵们惊叹不已。
当士兵们准备施暴时,她坚称自己是宋徽宗之女、钦宗之妹,现任皇帝的亲妹妹。
士兵闻言不敢轻举妄动,只得禀报上级。
韩世清半信半疑,召集朝中官员鉴别其身份。
女子陈述其生平遭遇,条理清晰,真假难辨。
最终将此事报告宋高宗赵构。
赵构不轻信,派遣旧宫人冯益与宫女吴心儿前往验证。
两人验证后认为女子与柔福帝姬容貌相符,且对宫中秘事知之甚详,甚至晓得赵构小名。
唯一疑点是女子双脚粗大,非富贵人家所应有。
女子解释因北上途中被金人驱赶万里,脚部受损。
赵构听后难掩悲伤,信以为真,遂召入宫中,封为福国长公主,并为其谋婚。
若故事至此结束,柔福帝姬算得上苦尽甘来,宛如东晋临海公主般得以安享晚年。
可惜,十二年后,一个意外归来之人彻底毁了她的生活。
1141年,中兴四将对金战争取得胜利后,赵构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
金国作为投桃报李,将赵构母亲韦氏释放,她成为靖康之变唯一获释的俘虏。
韦氏回到南宋后,被尊为太后。
得知赵多富的事情后,韦太后痛哭流涕,拉扯赵构衣袖,哭诉:
“你被金人笑话买了赝品,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已死于金国,尸骨由我亲眼看到,还将棺椁带回。”
赵构闻言震惊,犹豫再三,最终下令以假冒帝姬罪名,将赵多富处以杖毙。
福国长公主虽已被处死,但关于她真伪的争议,千年来始终未曾停息。
其中的疑点主要有:
第一,在赵多富逃回南宋前,曾有人冒充宋徽宗第二女荣德帝姬,老宫女一眼识破是假货。
有前例在先,赵构对柔福帝姬身份的审查极为严苛,内侍宫女均参与鉴定,难以蒙混。
第二,韦太后坚称真正柔福帝姬仍在金国,且她与该女一同受困浣衣院,此为她认定对方是假冒的理由。
但若真是冒牌货,该女何以了解韦后在金国的屈辱境遇?为何要败坏她名声?杀人灭口是否有隐情?
第三,韦太后只带回了宋徽宗及柔福帝姬的棺椁,未携其他皇室成员棺椁,此举本身令人费解。
第四,据韦后所言,柔福帝姬刚好死于她回国前一年,这时间点过于巧合。
福国长公主究竟是真是假帝姬,真相早已湮没于历史烟尘。
唯一可确的是,无论多么显赫的皇族,在亡国之际也难逃厄运。
唯有国家安定,人民富庶,方能无忧无虑,享受真正的幸福与荣华。
历史如是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