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开国八大将李渊杀3个,李世民杀4个,剩下的那个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22 09:04:18
0

翻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不少能臣谋士帮君王打下江山后,往往难有好结局。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的“狡兔死,走狗烹”,在唐朝开国的功臣里特么明显。

唐朝开国的八位大将,三位死在唐高祖李渊手里,四位死在唐太宗李世民手里。剩下的那一位结局如何?

先说说李渊杀的三个人,他们是刘文静、阚棱和杜伏威。刘文静是最早跟着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的功臣,公元618年5月,李渊刚称帝没多久,特意下了道诏书,说念在刘文静太原起兵的功劳,特许他两次免死。

这诏书一出来,大家都以为刘文静有了护身符。可谁也没想到,他只犯了一次错,李渊就把他杀了。当时不少大臣上书求情,李渊根本没听。

刘文静到底犯了啥大罪?公元619年,民部尚书刘文静被关进大狱,罪名是醉酒后乱骂皇帝,还抱怨李渊太宠裴寂。

裴寂原本是刘文静的好朋友,当年刘文静做隋朝晋阳令的时候,裴寂是晋阳宫副监,两人经常来往。眼看隋朝要完了,他们一起投靠了李渊。

反隋的时候,刘文静帮李渊拉拢突厥,解决了后顾之忧。可李渊称帝后,给刘文静的官是正三品的民部尚书,裴寂却成了从二品的右仆射。刘文静心里能不憋屈吗?

为了发泄不满,他经常在朝堂上跟裴寂对着干。裴寂就跑到李渊跟前诉苦,说刘文静这人阴险狡诈。时间长了,李渊心里也对刘文静有了疙瘩。

所以听到刘文静酒后抱怨,李渊觉得皇帝的威严受了挑战,再加上裴寂在旁边添油加醋,一怒之下就把刘文静杀了。

阚棱和杜伏威是义父义子,隋末天下大乱,除了李渊,江淮一带的杜伏威也拉起队伍反隋,想在乱世里闯出名堂。看到李渊势力越来越大,杜伏威在公元619年归顺了唐朝,被封为淮南安抚大使。

他原以为只要不谋反,就能安稳过一辈子。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杜伏威发现军中将领好像更敬重副将辅公祏。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夺了辅公祏的兵权。

辅公祏没办法,只好假装不想建功立业,天天跟着术士求仙问道。等杜伏威进长安述职,辅公祏立刻控制了军队,自己称“宋王”,起兵反唐。

李渊听说后气得不行,派堂侄李孝恭、阚棱等人去平乱。辅公祏根本打不过唐军,很快就败了。见到李孝恭时,他慌不择路,居然说杜伏威才是叛乱的主谋。

阚棱听了这话气坏了,跟李孝恭争辩,结果反被安上谋逆的罪名杀了。李孝恭回京后,也照着辅公祏的话说杜伏威想反。李渊就下令抄了杜伏威的家。

再看被李世民杀掉的四位开国功臣。第一个是罗艺,他跟杜伏威一样,原本是隋末割据一方的势力,后来归顺唐朝。

史书里说他特别能打仗,射箭尤其厉害,帮李渊打退过高开道、窦建德这些对手。李渊称帝后,封他做“燕郡王”。可罗艺在政治上没选对人,一直支持太子李建成。后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曾经支持李建成的罗艺。

第二个是张亮,他从公元619年就跟着李世民,政治才能很突出,没多久就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当时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关系不好,想发展自己的势力,就让张亮去洛阳拉拢当地的能人。

这事被李渊发现了,把张亮关进监狱。李渊想让他供出李世民结党营私的事,可不管刑部怎么打,张亮就是不说话。没证据,李渊只好放了他。经这事之后,李世民更信任他了。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提拔了张亮,张亮却做了让李世民忍不了的事。他身居高位后迷上了方士玄学,有人趁机告他想谋反,还说他偷偷养了五百个义子。李世民起了疑心,派人调查,结果真有人说张亮想反,李世民就下令处死了张亮。

第三个是侯君集,他年轻的时候就在李世民府里当幕僚。帮助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魏征说侯君集有当宰相的才能,所以李世民登基后,让他参与朝政。

公元635年,李世民派李靖讨伐吐谷浑,侯君集也是将领之一。这一战里,他军事才能爆发,带着唐军大败吐谷浑,逼得对方全国投降。李世民见他有本事,第二年就让他独自带兵征讨高昌国,他也很快平定了高昌。

但进入高昌后,侯君集做了两件让李世民生气的事:一是随便给无辜百姓扣上“罪民”的帽子;二是私吞了高昌的无数珍宝。李世民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没追究,还把他列进凌烟阁功臣,只是排名在李靖后面。

侯君集却因为排名靠后对李世民不满,正好当时太子李承乾和四弟李泰争皇位,李承乾拉拢他。侯君集觉得李承乾年纪小,容易控制,辅佐他上位自己能获利,就答应了。结果这事被李世民发现,侯君集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第四个是李君羡,他的死跟一个预言有关。李世民在位时,听说李家的天下会被一个姓武的女子夺走。李世民一开始不信,毕竟以前从没女人当皇帝的事,但心里还是担心。

公元648年的一场宫宴上,左府中郎将李君羡喝多了,说自己乳名叫“武娘子”。李世民一听吓坏了,觉得这开国功臣可能就是预言里的人,于是罢免了他的官。

没了皇帝重用,李君羡没事可做,就跟着术士修行。言官知道后告诉李世民,说李君羡跟妖人来往,可能要对大唐江山不利。李世民听完,下令处死了李君羡。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七位为唐朝开国流血流汗的功臣,因为皇帝的猜忌,都没能善终。那第八位大将呢?他也没能寿终正寝,死在了唐高宗李治手里。

这位大将叫薛万彻,他早年跟着李靖讨伐突厥,立了大功。后来李世民亲征高丽,他打得特别勇猛,把高丽军队打得四散逃跑。

但凯旋路上,军中副将告他状,说他仗着有本事瞧不起人,还对朝廷有怨言。李世民一开始不信,问了一起出征的李勣,李勣却说确有其事。李世民就免了他的官,把他赶出京城流放了。

直到李治登基,薛万彻才回到京城做官。这时候,旧友房遗爱偷偷跟他说,想拥立李渊的第六子李元景当皇帝,换掉李治。结果还没等动手,这事就泄露了。

参与其中的薛万彻被李治判了死刑,本来能安稳过日子,却站错了队,最后丢了性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你们是红军吗?”壮汉疑惑地问。 李聚奎沉声回答:“不是。” “别骗我了,你们走路的姿势,以及那口浓...
原创 雍... 一、九子夺嫡:从隐忍到掌权的政治博弈 康熙末年,储位之争白热化,九位皇子各立山头,形成“太子党”“...
原创 镜... 在古代,为了有效约束民众行为与惩罚罪犯,统治者设计了种种严苛而残酷的刑罚。这些刑罚方式至今令人心生寒...
原创 假...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刘备遇到了才智非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这一偶然的相遇成为刘备复兴汉室...
原创 实... 当“朝鲜敢死队”闯入“韩国青瓦台”,会引发怎样的惊心动魄对决? 朴正熙与死神擦肩而过,同胞之间的血...
原创 石... 石亨是明朝中期的著名将领,出身于渭南。自幼便身材高大,力量非凡,与其同样勇猛的亲戚石彪一同成长。某次...
原创 曹... 汉献帝初平三年,曹植出生。与他同父同母的兄长曹丕,比他年长六岁。曹丕一直被视作曹操的继承人,而曹植则...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后人广泛称颂的智者,他的聪明才智与卓越谋略几乎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的传奇人物。诸葛亮的...
原创 李... 崇祯年间的某个冬天,我在地方志里见过一段记载,说陕西乡下有户人家,男人大清早揣着半块冻硬的窝头出门,...
原创 苏... 作为俄罗斯这个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地方,诞生了许多非凡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德维塔耶夫...
原创 他... 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调整后,韩先楚被调往兰州军区工作。然而,在工作中,他与政委冼恒汉之间...
黄月英为什么会看上农民诸葛亮呢...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一个隐于南阳草庐的年轻人,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个躬耕陇亩的寻常农夫。可名门闺秀黄月英却...
全球语境下的欧洲中世纪观念|如... 日前,比利时根特大学中世纪史资深教授Steven Vanderputten(史蒂文·范德普滕)在北京...
原创 周... 一般来说,人们称呼某人为“老某某”,往往是因为对方年事已高。然而,赵朴初在三十岁时就被称作“赵朴老”...
原创 深... 1939年1月,贺龙元帅亲自点名接见了独立一旅旅长高士一。两人见面后,贺龙元帅紧握高士一的手,满脸敬...
原创 人... 在古代,为了彰显皇权的强大并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推出了严格的法律条令与多种刑罚手段...
原创 我... 1921年8月14日,中国北疆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宣布“独立”,在苏俄的支持下,成立了唐努图瓦共和国。这...
原创 刘... 公元前195年,随着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去世,这一消息迅速传入北方的匈奴部落。匈奴的冒顿单于得知这一消...
原创 血... 1559年九月的某一天,浙江义乌的吴坎头村异常热闹,原因是新任驻地军官戚继光来到村里进行募兵。当天在...
原创 司... 纵使智谋过人,诸葛亮最终仍败在他的宿敌司马懿手下。 他用兵如神,几乎无人能及,但可惜的是,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