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看看他写的《予学》,学习一下古人“舍与得”、“予与取”的智慧吧
迪丽瓦拉
2024-11-10 05:18:26
0

原标题:他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看看他写的《予学》,学习一下古人“舍与得”、“予与取”的智慧吧

点击关注

许劭,东汉,他不仅以才华出众为人推崇,而且以评鉴世事、人物闻名当世。他对曹操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就是在曹操未显贵时作出的,可见许劭的辨人之能和远见卓识。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

《予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在强调“给予”的同时,告诫人们也要学会“不予”。  

《予学》

得失 卷一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

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译文】

人这辈子最大的失去没有大过死亡的,只要人还活着,就不算是真正的失去。

人这辈子最大的收获也没有大过生命本身的,如果危害到了性命,那么也不过是一场空,谈不上真正的收获。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

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译文】

得失之间的忧患和灾祸,皆来自于不肯舍弃。

不肯施舍、给予的念头,发蒙于一些愚蠢的念头。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

【译文】

人活在这世上,不可能是毫无追求和企图的。先给予然后获取,顺从他人的心理愿望,这才是智者的智慧所在啊。

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

【译文】

势强的人不肯给予他人,目前所得将来也会失去。

势弱之人不肯给予他人,将来的损失更是坏到不可预期。

予非失,乃存也。

【译文】

不要以为给予就是让自己蒙受了损失,这才是生存的根本。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

【译文】

今日所得无需欢喜,今日之失也许反倒是一桩幸事,功业功名从来不是以得失来衡量的。

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译文】

剥夺他人的利益会招来对方的怨怼,给予他人会令对方于你产生敬意,所谓声名也就是从这点点给予之中来的。

顺逆 卷二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译文】

忧虑死亡的人,傻;担心生存的人,聪明。

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译文】

安心享受顺境的人难免平庸,安于逆境、隐忍自处的人平安。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译文】

多为他人付出不会让你一无所有,吝啬少施必定会带来不测祸殃。

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译文】

施惠他人也等于是惠泽自身,天道是不会庇佑那些凶神恶煞的。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

【译文】

顺境之得来自于不断的给予,逆境之祸来自于残忍的自私心理。

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

【译文】

君子不责怪他人的小小过失,反倒会为他们的丧失德性而感到痛心。

小人不采纳圣贤的教诲,只会怨恨自己没有势力。

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译文】

君子遇到挫折不顺却不会危险临命,小人境遇顺达却难得长久。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

【译文】

对福祸得失的来来往往,若能做到不被打扰,那样就能让内心平静下来。

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译文】

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对世情开悟,可观其是否做到对自身的苦难与欢乐都保持如一的平和与不抱怨的态度。

尊卑 卷三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

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译文】

那些受人尊崇的地位都是别人给予的,如果失去了人们的支持,这个人也就地位卑微了。

地位卑下的人自强不息,凭借着这份上进心也可突破命运的牢笼,获得他人的拥戴,收获尊崇地位。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译文】

用金钱买官爵禄位,即便得到了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许多时候,拥有权势的人习惯于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迫使别人接受一些事情,虽然可以一时威风,事情也进展顺利,其实却因此暗藏危机,后患无穷。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

【译文】

钱不是万能的,对于金钱的迷恋和使用更是不可过度,权力的行使也万万不可放纵,事情做过了头就会发生异变了。

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

【译文】

暂时贫困中的人们啊,请不要看轻自己,你身上的忠诚品格和尽心尽力的为人态度是弥足珍贵的。

地位低贱的人不要自暴自弃,地位低下却可做到义薄云天,这种德性宽厚仁道啊。

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译文】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作为属下忠诚于那些英明的领导者,恩义施加于那些谦谦道德君子,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

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译文】

荣誉不是他人主动给予的就不要急着拿下,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这样取得的东西就不再是荣誉了。

不与他人争功,才能获得功劳,能收获到的就是你的功劳了。(功劳何须争?功劳何敢争?)

休戚 卷四

物有异也,理自通焉。

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译文】

这大千世界里面的纷繁复杂事物虽然看上去各不相同,但这事物背后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人与人的命数不同,但将心比心,人的感情其实都是相同的。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译文】

你的快乐可带动他人的快乐,你的忧伤也会引发他人的忧伤,欢乐悲伤都是可以给予他人的。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无论是不可承继的福禄,还是不可放任姑息的祸患,都不宜轻易接受。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

【译文】

不能够自我反省的人,很难指望他将来能成就什么大事业。

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

【译文】

能一起共患难的人,未必能一起共富贵。所以说,可以一同享受欢乐的人很少,对于富贵之人应远远避开,以免生出一些无谓的是非恩怨,无端让自己愁肠百结。

能一起共患难的人是很多的,地位低下而能保持亲密无间。

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译文】

悲苦与欢乐都是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并不是悲苦与欢乐本身的样子。

人这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予(他人),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义。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亏欠他人,即便离世也会心有不安的。

荣辱 卷五

人强不辱,气傲无荣。

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译文】

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会遭受到羞辱,心高气傲的人也不会收获荣耀。

能做到宠辱不惊,始终保持为人的志向和气节,这种人一定大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

予人辱者,自辱也。

【译文】

给予他人荣耀,自己也会得到荣耀。

给予他人耻辱,自己也会得到耻辱。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

【译文】

君子不会长期命运多舛,小人也不会一直走大运,这是天道昭彰,外示于人世的道理。

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

【译文】

在人饥饿的时候施舍一饭,不如对处在困境中的人施加怜悯。

在人受冻的时候给予他温暖,不如对处在逆境中的人振聋发聩的劝诫。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译文】

给予人当下最稀缺的东西,则双方均能安身立命。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

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译文】

亢龙有悔,荣耀到了极致则难免遭受屈辱了,只有那良好的德行才能得以保存啊。

屈辱受到极致,则将荣耀等身,只是这内心的良善不可丢失啊。

成败 卷六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译文】

成功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能做到对人对己都有利,才算是成功了。

导致失败的道理却总是一样的,害人又害己,万事皆溃败。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

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译文】

君子的名望,胜过小人的小小实惠。

小人所遭受的祸患,要比君子的为难险恶得多。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

【译文】

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做派,便可知其成败与否了。

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

亲者,予之可安也。

【译文】

敌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先给予他一些,便有望手到擒来,成功制敌。

对待朋友,不间断的给予一些,朋友的缘分也就长久了。

对待亲人,毫不吝啬地给予一些,则可使家庭和睦,常处安泰。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

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译文】

功高者不可轻言其胜利,功劳并不等同于胜利与成功。

看起来笨笨的人不可轻言其失败,愚笨并不导致一定的失败。

兴亡 卷七

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

【译文】

没有不死的肉身(凡人),却有不灭的天理。

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译文】

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过几轮春秋,只有宏大的功业可以长久留存。

薄敛则民富,兴焉。

政苛则民怨,亡焉。

【译文】

轻徭薄赋可以藏富于民,百姓富裕则国家兴旺。

对老百姓苛刻的政令一多,老百姓就会怨恨,那样国家就会灭亡。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

【译文】

是人之所为导致了天下兴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

【译文】

君子兴家立业,靠的是行走正道,点滴累积,不是凭借一时奇巧侥幸得道,更不是偏离正道,以不义之财发家置业。

小人败坏家业事业,都是毁在狡诈阴谋之上。

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译文】

正直的人不会给予别人贿赂,邪恶的人不会在危难时候济人渡难关,仔细观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

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译文】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不要贸然收入囊中。

突发的灾祸降临,也不要故意隐瞒试图欺骗他人。

▼今日推荐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寻青铜文明感悟文化魅力|西美... 2025年寒假,西安美术学院"艺铜铸梦"社会实践团队在王欢老师的带领下,以“让千年青铜文明对话当代青...
原创 康... 康熙皇帝,在清朝的皇帝中算是比较传奇的一位,8岁就从父亲顺治手里接过皇位。15岁智斗权臣鳌拜生擒他,...
原创 新...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王朝不断更替,皇帝也是轮流坐庄,清朝的宣统帝溥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
原创 《...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观众对易学习的仕途发展历程展开了热烈讨论。从二十年前 h?n 担任金山县县...
原创 唐... 白鹦鹉,《太平广记》中曾有记载,“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此鸟十分聪慧,善解言辞,唐玄宗和杨贵妃对之...
原创 古... 我们看古装片的时候,剧中常常有人动不动就拿出几锭银子,往桌子上一摔。门缝里看人的店小二一看到这种场面...
原创 除... 自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大家便感觉三国没啥意思了,名将凋零,尤其是蜀汉,给人的印象就是能打的武将只剩...
原创 在... 整体来说,多尔衮靠的是步步为营。 豪格,他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的皇长子,在皇太极驾崩后,大清...
原创 日... 姐妹们,终于说到顺宫池子了。 为什么说到她就很开心的原因是这位老太太真的是老了都还要造大新闻的性格,...
原创 古... 简而言之,周王、吴王,纣王、楚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字王”,再比如:常山王、成都王、渤海王、这就是...
原创 诸...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都相互制衡。诸葛亮已经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统三国,卧龙死后,将身上千斤重担悉数交...
《北上》:织就运河人家的烟火图...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里运河最美的春光里,电视剧《北上》的故事徐徐展开,引来观众热情追看和讨论,掀起人们...
原创 琼... 对于当代人来说,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宇宙——茫茫宇宙,是否存在着和人类一样的智能生物?于是很多人关注有...
原创 特... 元明以来,杂剧和小说盛行,以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的故事也层出不穷,虚虚实实是历史本色。很多我们熟知的猛...
原创 史...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 “刘禅如果不值得辅佐的话,你就自己干吧,因为这对整...
原创 大... 前言: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十二月,封国大同的代王朱仕壥给当朝皇帝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对镇守大...
原创 是... 前几年有段时间清宫剧非常盛行,在《孝庄秘史》的影响下,很多人为多尔衮感到惋惜,认为努尔哈赤去世之前,...
原创 这... 在那个恢弘的战国年代,人才层出不穷,尤其是后期一统天下的秦国,更是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如今让人记忆犹...
原创 蒋... 蒋友青,蒋介石的曾孙,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决定扎根大陆发展了!这位蒋家第四代不仅选...
原创 张... 1917年6月,张勋率领5000辫子军入京,随即拥戴溥仪复辟。从7月1日复辟到12日复辟失败,使得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