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魏国涌现出了两位极具才能且战功赫赫的武将,他们携兵南下攻蜀。钟会与蜀军主将姜维在剑阁展开激烈对峙,吸引了蜀军大部分兵力,而邓艾则从阴平秘密渡过险阻,出其不意深入蜀汉腹地。他们在江油激战,并于绵竹浴血奋战,最终杀至成都城下,迫使后主刘禅无奈开城投降,宣告蜀汉灭亡。
在这场灭蜀战争中,钟会被任命为魏军的总指挥,邓艾只是三路军中其中一员。然而,最终最大的功臣却是率先攻入成都城下的邓艾。邓艾与钟会两人号称“士载”和“士季”,并称“二士”,两人在功成之后不久便相互争斗,最终双双死于益州,连同蜀国大将军姜维也一同殒命。
虽然邓艾与钟会双双离世,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是魏国后期最耀眼的两位将星。假如将他们置于三国初期,那他们的军阶与地位又会如何呢?二人不在同一层次,邓艾可视为一流名将,而钟会则属于二流名将。以下根据史料进行详细分析。
邓艾在三国前期,相当于一流名将的水平。
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后,司马懿从前线撤回洛阳,渐渐退居幕后,前线则由邓艾和姜维主导,两人长期对峙,胜负交替。比如在段谷之战中,蜀将胡济未能按约支援,导致姜维遭邓艾击溃,狼狈撤退。邓艾与姜维多次单挑,数十回合也难分高下。
姜维虽频繁北伐,但其战果远不及诸葛亮,且与邓艾交锋多败少胜,徒劳无功。故从军事才能角度看,邓艾远胜姜维。若将邓艾放回三国早期,他堪称一流名将。
三国前期群英荟萃,武将等级分为超一流、一流、二流和三流。超一流名将要求极高,需“文武双全”,既有卓越武艺又精通谋略,如关羽、张飞、赵云、孙策等显赫人物。邓艾则未能达到此级。
一流名将武艺尚可,谋略出众,如周瑜、吕蒙、魏延、张辽、张郃、徐晃等。邓艾曾在乐嘉城外与猛将文鸯激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一刀斩杀蜀将葛雍,又曾多次与姜维激战持平。因此他的武功虽不及关羽张飞,但足以媲美张辽张郃。
在谋略方面,邓艾尤为出众。被司马懿慧眼识珠,越级提拔,多次击败姜维,战场上极具威胁,光芒四射。
综上,邓艾武功尚可且谋略非凡,放置三国前期足以称为一流名将,接近张辽、张郃的水平。
钟会在三国前期,相当于二流名将。
二流名将通常武功不强,但擅长统帅大军,典型代表有于禁、夏侯渊、曹真等。
钟会本是司马家族的高级幕僚,司马昭谋划伐蜀时朝中无人支持,唯有钟会赞成,遂任主将。此前他未曾单独领兵作战,但指挥大军展现出一定天赋。不到一个月,他攻下益州门户汉中,大军直逼剑阁,气势如虹,欲一举灭蜀。
虽有指挥才能,钟会个人武艺却极为平庸,几无单挑记录。三国前期的于禁同样善于统兵,深得曹操信任,但武功平庸,数回合便败给马超。若将钟会放回三国初期,他属于二流名将,与于禁颇为相似。
总结来看,邓艾和钟会是魏灭蜀战役中最卓越的两员将领。若将他们放置于三国早期,两人层级悬殊明显:邓艾为一流名将,钟会则为二流名将。邓艾跻身三国二十四名将之列,而钟会未能入选,也从侧面证明了邓艾的实力远胜钟会。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