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文官主要分为八类,至于能做什么官,就得看出身、学历硬不硬
迪丽瓦拉
2025-09-23 06:32:47
0

清代官场特别看重“出身”这个概念,所谓出身,既是指入仕的途径,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今天的学历背景。总体来说,清代官员的出身主要分为正统途径和非正统途径两大类。但如果仔细划分,清代文官的出身类型其实多种多样。下面御史就通过文献,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清代文官的各种出身情况。

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清代文官的出身主要分为八大类,原文是“分出身之途,以正仕籍,凡官之出身有八。”具体如下:

1、进士

处于第一梯队的就是进士,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能取得的最高荣誉(翰林虽为高职,但不是通过科举产生)。一旦中进士,基本就能官运亨通。

不仅是正科进士,清朝还专门为满洲和蒙古旗人开设了“翻译科”,该科的进士同样被归为进士出身范畴。由于旗人入仕享有特权,翻译科进士的地位并不亚于正科进士。

2、举人

举人处于第二档次,同样包括各省正科的举人,以及满、蒙翻译科的举人。到了清朝中期,举人的地位有些尴尬,虽然拿到了做官的资格证,但不一定能够顺利进入仕途。

相较于进士,举人的仕途受限较多,通常要通过拣选、大挑等程序才能入仕,而且候补的时间往往很长。

3、贡生

贡生属于特殊群体,由各省学政从官学中选拔品学兼优的生员进贡朝廷,分为恩贡生、副贡生、岁贡生、优贡生、例贡生等不同等级。贡生需先在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

学成后可参加朝考,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但与进士相比,贡生的起点较低,多数被派往各省担任教职,能被选为知县者并不多。

4、荫生

荫生是朝廷笼络高级官员子弟的一种政治手段,从大臣子孙中挑选一人授予相应职务。例如,正一品大学士的儿子可荫授员外郎,正二品侍郎的儿子可荫授六部主事。

通常荫生的品级比其父低四品,但荫生也需在20岁时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授职,体现出朝廷对荫生身份的严格限制。

5、监生

监生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分为恩监生、优监生、荫监生(未满20岁的荫子)、例监生等。监生的仕途与贡生相似,晋升空间不及进士和举人。

6、生员

生员是科举时代最低的功名,也被称为秀才,包括正科生员以及满、蒙翻译科生员。根据规定,生员无法直接入仕,必须通过捐纳获得贡生或监生身份,才能拿到入仕资格证。

这种情况在清朝十分常见,许多著名官员的原始学历都是秀才。

7、官学生

官学生专指八旗的官学学生,如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等,这些官学主要培养八旗子弟。乾隆朝著名权臣和珅,就是出自咸安宫官学生。

各旗每年有固定名额选拔官学生,学满后需通过考试和骑射测试,合格者授予相应职务。

8、吏

吏与官不同,主要指在京城及地方衙门服役的供事、儒士、经承、典吏、攒典等。吏分编制和无编制两种,编制吏服役期限为五年。

根据吏部规定,服役期满的吏可参加考选,但一般仅能授予正从九品官,故吏的出身在八类中最为卑微。

这八类出身涵盖了正途与异途,其中进士、举人、恩贡、岁贡、优贡、恩监、优监、岁监以及荫生属于正途,其余则为异途。如果未符合以上任何一类,则称为“无出身”,满洲、蒙古、汉军称为“闲散”,汉人称“俊秀”。

清代文官的选拔严格区分正出身与杂出身。凡规定“科甲出身”的职位,只能由进士和举人担任。因此文献中提到的科甲出身,实际上就是指进士与举人这两类人。

京师各衙门中,多数规定科甲出身的职位,例如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六科以及各地御史,全是科甲出身者任职。

此外,礼部尚书、侍郎,礼部汉郎中、员外郎,顺天府丞、内阁中书,汉吏部郎中、员外郎,宗人府主事等职位,也都规定必须是科甲出身。

需要注意的是,吏部和礼部对出身要求最高,汉员外郎及以上官员必定是科甲出身。虽然主事等小官职位有所放宽,允许贡生、监生担任,但如果晋升或调岗,则不能继续在吏、礼两部任职。

自康熙朝起,捐纳入仕之路大开方便,凡家境清白者均可花钱买官。事实上,清代许多著名官员都是通过捐纳入仕的,比如雍正朝的李卫、乾隆朝的李世杰,后来都官至总督。

然而朝廷对捐纳者有硬性规定,非监生身份而由俊秀通过捐纳入仕者,最高只能授予从九品或未入流官。

举个例子,一个普通农民或商人花钱买官,但若没有监生身份,不论花多少钱,最高也只能买到从九品官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
河南这个县城,藏着什么密码?走... 文/林歌 河南封丘,放在全国来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即使放在河南,知道的人也不知道。 但就是这样...
故宫新展!关于一位相识两千多年... 泰国,一片古籍记载的“黄金之地”,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面貌与文化精神。 中泰地理相近,人文相通。早...
原创 泰... 一、苏提达原来有儿子 古之贤妃,以仪范显邦交之诚,以容止彰家国之仪。今泰后苏提达随夫访华五日,于寒风...
原创 为... 前言 顺治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 从他的名字来看,皇太极显然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
原创 谁... 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后,始终担心手下的武将会效仿自己称帝,因此采取了两次“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来...
原创 明... 我们对锦衣卫的了解,往往来源于电影《绣春刀》。但是,实际上,这些权力极大的锦衣卫成员是如何成为锦衣卫...
数字展厅·沉浸看展|钱币的故事... SHUZIZHANTING 数字展厅·沉浸看展 钱币的故事(第2期)中国纸币防伪史 (钱币的故事数字...
原创 崇... 明朝末期的局势真的很糟糕,天灾和人祸交织,内外困扰不断。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不仅未能解决...
原创 中... 在许多人看来,清朝是一个由于闭关锁国而导致衰退、成为他国侵略目标的王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腐化和耻...
原创 千...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后,一直是历史上的谜团。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解答,主要是因为秦始皇根本就没有立过皇后!...
原创 魏... 引言:魏延是一位军事将领,作为一名资深军人,他一定知道,自己带兵攻打杨仪,最终可能会被朝廷加上违反军...
原创 高... 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下就当下中日紧张局面,日本是否会不讲“武德”突然偷袭。 东亚地缘安全的天平...
原创 背... 韩信的成名之战就是背水之战,而在这场关键战役中,他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便是来自李左车。李左车是赵国将领...
原创 南...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祖宗海”,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无数满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曾在这里乘...
原创 如...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话说三国那些事》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在三国...
原创 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原创 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史书上说了啥》。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岳飞。 岳飞,字...
原创 琉... 琉球群岛,离中国最近的地方不过110公里,离日本本土却超过300公里,就是这块弹丸之地,不仅牵动着中...
原创 历... 中国马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好考证,但从春秋时期的故事来看,马桶并未普及。有一个故事提到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