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勇猛无敌,武艺高强,尤以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英勇事迹为人传颂。在他临终时,回望自己一生,竟然没有丝毫伤痕,感慨万千,仰天长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而同样是三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同样受人敬仰,却与赵云有所不同。二人皆为顶尖武将,为什么赵云一生未曾中箭,而关羽却屡屡受到箭伤呢?
赵云从未中箭,关羽却常被射中?原来与身高、盔甲有关
赵云的战甲为银色盔甲,因其色泽鲜亮且反射光线异常强烈,战场上,敌人几乎无法分辨出赵云的身形。当他身着银甲杀入敌阵,敌军只看见一个耀眼的光点,如何能准确瞄准?更重要的是,赵云身高约为一米八四,属于正常的身高范围,容易在战场上融入敌阵,减少成为靶子的几率。
而关羽则不同,史书记载他身高达到9尺,约合2米多,堪比现代篮球巨星姚明。在万军之中,他如同一座活生生的标靶,极为突兀。关羽身上那一抹鲜红的战袍、神勇的气质,常常让敌军认出他是那个过五关斩六将、威震一方的关二爷。正因为如此,关羽在战场上非常容易吸引敌军的火力,许多人愿意以斩关羽立功,这无疑增加了他被攻击的概率。
性格与战术差异:关羽的轻敌与赵云的稳重
除了身高和盔甲的差异,二人的性格也有很大不同,关羽的轻敌也是导致他频繁中箭的原因之一。关羽性格坚毅刚直,但也常显得有些骄傲自满。成名之后,他在战场上时常轻视敌人,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刘备也因轻敌而吃了大亏,最终在陆逊的火攻中损失惨重。关羽的轻敌情节,导致了他在许多战役中忽视敌人的威胁,甚至不加防备。
与此相对的赵云,则更加谨慎和稳重。赵云曾担任中护军,这是一个负责守卫京城、管理禁军的职位,意味着他需要处事细心、严谨。在刘备身边,他多次出征,但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谨慎的态度。由于长期担任禁军的重要职务,赵云的决策和行为受到了刘备的深远影响,稳重始终是他做事的原则,这也让他在战场上显得更为冷静,减少了受伤的可能。
赵云的职责与权力:他与关羽不同的地位
赵云的职责不仅限于保护刘备,更在蜀汉中央担任重要职务,统率禁军并选拔武官。魏史中有记载,曹操甚至宁愿让韩浩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中护军,而不派他去指挥战场,足见中护军的地位之重要。赵云在蜀汉的权力不容小觑,他的指挥和战斗能力得到了刘备的充分信任。赵云的多次救主事迹,无疑证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也是刘备身边的忠诚卫士。
关羽的个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关羽个性刚直、不愿屈居人下,尤其对待才能平庸之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轻视与鄙夷。关羽曾因马超归附时的表现而对诸葛亮发问:“马超的才能能与谁相比?”诸葛亮回信称,马超虽然兼备文武才略,但与关羽相比,仍有所不及。关羽的这种自视过高,常常使他忽略了战场上的微小危险,并最终导致了多次不必要的伤害。
关羽也曾对黄忠的升职心生不满,认为自己作为大丈夫,怎能与老兵同列,然而在诸葛亮的劝解下,关羽终于放下了这份傲气,接受了黄忠的升职。关羽的傲慢情绪,让他在战场上有时失去应有的谨慎,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常常成为敌军的目标。
关羽与赵云的战友关系:忠诚与睿智的选择
关羽虽然与赵云同为五虎上将,但他们的交情却因为性格的不同而有些微妙。关羽是一个极为注重忠诚与信任的人,他对待能获得自己认同的人格外友好,例如与张飞、诸葛亮、廖化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便在魏营时,他与徐晃、张辽等也能保持友好的关系。然而,关羽对那些他认为才能不足的人,往往表现得非常冷漠甚至轻视,这种性格也给他带来了许多敌人。
赵云则在诸葛亮与刘备的影响下,做事更为圆滑与冷静,能够洞察战局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正因为如此,赵云在多次战斗中得以保持不败,最终成为蜀汉历史上最为传奇的武将之一。
结语:赵云与关羽,英雄与命运的交织
尽管关羽和赵云都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关羽因为自己的个性和过于显眼的身高,成了敌人争相攻击的目标,而赵云则凭借着身高的普通与高效的战甲,巧妙避免了成为靶子的命运。无论如何,这两位英雄的不同命运也反映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历史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