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它就没了?考古得出解读!
迪丽瓦拉
2025-09-24 13:33:26
0

三星堆人,这个曾令世界惊叹的古老文明,他们的起源与消失一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热切关注的课题。三星堆文明所蕴含的神秘色彩,令学界不断探寻其背后的历史轨迹和文化渊源。

根据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三星堆文明在商朝时期与中原的商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青铜器的制造技术上,三星堆显现出明显受商朝影响的痕迹。然而,尽管两者交流频繁,三星堆文明依然保持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展现出其独立而独特的发展道路。

那么,既然三星堆文明具备鲜明的独立性,为什么会随同商朝的衰亡而逐渐消失呢?它们之间又存在怎样必然的联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先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谈起。

1929年,广汉地区的一位农民燕道诚在淘洗沟渠时,意外挖掘出了一批珍贵的玉石器。此一发现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远在英国传教的董笃宜听闻这一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批玉器的重大历史价值。他积极联络当地驻军,不仅协助进行宣传,还参与保护和调查工作。董笃宜随后将收集到的玉石器妥善保存,并转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促成了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依托董笃宜的线索,1934年春季,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与助手林名钧组织了一支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浩浩荡荡地前往燕氏发现玉器的地点展开系统发掘。

历时十天的细致挖掘收获颇丰。葛维汉根据出土材料整理出了《汉州发掘简报》,为后人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自此首次发掘之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进入了长时间的停滞期,相关研究也难以深入推进。这不仅限制了对三星堆文明全貌的了解,也使得遗址的保护面临了诸多难题。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星堆遗址才迎来了一波持续20年的大规模发掘高潮。

1980年至1981年间的考古发掘成果尤为显著,清理出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分期特征,同时发现了具有分期意义的地层叠压关系。

这些考古发现符合夏鼐提出的文化命名三条件,因此考古学界建议将这一文化正式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经过多年深挖,考古队发现三星堆遗址内出土的青铜器无论在做工还是材料上都与商周时期青铜器相似,但其风格却截然不同,造型丰富多样。这让专家们不禁猜测,三星堆人是否为商周文明某种分支的发展结果?

关于三星堆人的起源,历史与考古领域一直存在多种争论。主流观点认为,三星堆人属于古蜀国的一个分支,虽然在商朝时期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受其文化影响,但依然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三星堆人可能是某个外来民族,在历史某一时期迁入四川地区,进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青铜器风格的三星堆文明。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与中原青铜器存在显著差异。

还有极具争议的猜测认为,三星堆青铜器奇特的造型或许暗示了外星文明的介入。不过无论是哪种推测,都亟需更多考古证据来加以验证。

考古资料显示,夏朝时期陶盉器具属于二里头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这间接说明夏文化可能是从中原地区传播到四川的。夏朝时期出现的牙璋在二里头文化中已有明显体现,而三星堆中的牙璋种类则更加丰富,这表明青铜器的发展在夏末商初时期才真正进入快速进步阶段。

此外,《逸周书》记载“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意指夏朝战败后,有至少五百名遗民逃亡至南蜀地区。由此,考古学家推断,夏文化可能在夏末商初期间传入四川,战败夏遗民与本地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三星堆文化。

虽然商朝青铜器的繁荣与三星堆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三星堆毕竟是独立存在的文明。那么为何商朝灭亡,三星堆文明也随之消失?

为解答此疑,我们必须先明白三星堆人的身份。大量考古资料显示,三星堆文明极有可能属于古蜀国文化,而古蜀国是中国最早的诸侯国之一。

学界对此有多种猜测。一种观点认为,三星堆出土文物多有破损,或许是商朝灭亡时社会动荡所致。作为当时强国,商朝的覆灭必然引发剧烈的社会变革,战火波及青铜器遗物也在情理之中。

但另有观点指出,三星堆文物排列整齐,有序且系统,不似战火仓皇遗弃的痕迹。因此有人推测,三星堆文明的衰亡可能更多源自其自身社会结构的内部问题,比如权力斗争激烈、资源分配失衡等,这些内部矛盾在商朝覆灭后加剧,最终导致文明崩溃。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三星堆文明的终结与外部环境变化密不可分。气候变迁、环境恶化、外族入侵等多种因素,可能对其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商朝灭亡后,这些不利条件或许更加严重,最终促使三星堆文明走向消亡。

无论三星堆文明消失的具体原因如何,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不可磨灭。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不仅揭示了古蜀国的历史风貌,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探索三星堆文明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为古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所折服。他们以独到的视角和卓越的技艺,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宝贵的组成部分。

尽管三星堆文明已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失,但它们的存在与影响却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的记忆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据说,吕布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师傅,分别是张俭和李彦。这两位都曾是武林中的高人,他们和吕布一样,来自并州...
原创 二... 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地图就像被人用剪刀剪过又重新拼了一遍,有人欢喜独立,有人被吞并消失,你可能以为国家一...
原创 他... 英雄从未远去,也从未被遗忘。 杨保卿,云南施甸县太平镇一丘田村的居民,生于1931年。1942年5...
原创 征... 在古代中国,许多朝代都有过辉煌的盛世或者中兴时期,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
原创 赵... 白马将军,最初是指那些以白马为坐骑、披着白色披风上阵作战的武将。受到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很...
原创 如... 在我的多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几乎没有哪个时期能与其相提并论...
涿郡赵氏:从赵广汉到宋太祖的千... 涿 郡 赵 氏 在赵氏家族辉煌的历史长卷中,涿郡蠡吾(今河北肃宁)赵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家族...
一封血染的入党申请书 烈士张志年留下的带血的入党申请书。于烜浩摄 第82集团军某旅“屡战屡胜”连荣誉室中,陈列着一份带着血...
《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11月12日,由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上海展在杨树浦路88号厦门国际银行...
原创 1... 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1982年的消息炸翻街头,高材生王佐良非要娶瘫痪的张海迪。 就连父母都骂他...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