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拿破仑横扫欧洲,两次战败都流放,欧洲人为啥不选择处死他呢
迪丽瓦拉
2025-09-24 13:33:50
0

拿破仑绝对不能被处死,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国人民想保护他,事实上,连周围几个列强也都不愿看到拿破仑被杀,这让事情显得异常复杂和微妙。虽然拿破仑发动了一连串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周边的帝国却趁机最大化地谋取自己的利益。事实上,这场战争比我们表面看到的更加残酷和复杂。

首先,谈到拿破仑的第一次退位。在这次退位时,周边列强本来准备直接除掉拿破仑。毕竟,拿破仑作为一个极具侵略性的战争贩子,发动战争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更令人担忧的是,他拥有超凡的号召力,能够随时掀起规模巨大的战争,甚至将整个欧洲卷入混乱之中。当然,拿破仑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与当时法国以及周边国家复杂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虽然这里不详细展开,但大家只需记住一点:当时拿破仑的战争号召力几乎是不可抗拒的。更关键的是,法国当时只是在表面上作出妥协,大家明白这种“暂时妥协”背后隐藏的深意。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拿破仑被推翻后,路易十八被扶植为临时国王,但他的地位极不稳固,根基十分薄弱。如果此时突然消灭拿破仑,法国很可能陷入新的动乱。同时,拿破仑的存在也起到了某种稳定作用——只要他还活着,法国内部就有一个强有力的纽带,至少能够避免新一轮内战爆发。再加上,拿破仑麾下仍有不少忠诚追随者,他们宁愿听从拿破仑的命令,也不会轻易服从他人。如果拿破仑被突然除掉,法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新的内乱,这不仅对法国,对整个欧洲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隐藏的因素影响着这场权力博弈。

其一,拿破仑被教皇封为神圣罗马皇帝。这意味着当时的梵蒂冈已正式认可拿破仑的统治地位。在那个时代,教皇的社会和国际地位极高,可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国际人物。如果此时突然除掉拿破仑,无异于羞辱法国人民,也是在打梵蒂冈的脸。至于梵蒂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这里就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其二,欧洲各国皇室贵族担心自己会被牵连。毕竟,若一个皇室成员能被轻易除掉,那么其他王室领导人也难保安全。假如这种行为被常态化,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拿破仑”遭到清算。欧洲各地的王室成员,无一例外,都身负各类丑闻,几乎无人干净。如果拿破仑被灭口,欧洲各皇室将人人自危。事实上,拿破仑失败,而梵蒂冈及代表国家利益的集团获得了胜利,这才是唯一的区别。

其次,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则更具特殊性。相比第一次干净利落的退位,这次更为复杂。此时拿破仑被教皇封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威已大打折扣。拿破仑和整个欧洲都出现了强烈的厌战情绪,这次退位标志着拿破仑面临的危机达到了顶点。这次有更多势力加入博弈,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法国立刻呈现另一副模样。换言之,法国政府其实一直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旦拿破仑获胜,就尽力夺取战争胜利果实;若失败,则迅速将拿破仑“出卖”。

拿破仑战败消息传出后,法国政府马上组建新政府,拼命压制拿破仑的势力,新政府明确要求拿破仑必须立即退位。虽然这为拿破仑的合法退位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拿破仑在退位时留下了一个重要条件:必须保证他安全撤离国外。这一请求为何还能提出?关键在于拿破仑仍有大量忠实支持者。虽然失去了战争主动权,但他身边将领众多,曾劝他卷土重来。拿破仑也清楚这次战争由他发起,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因此没有发动政变的意图。

这也意味着,如果拿破仑继续与新政府对抗,仍有机会重新掌控法国。若被逼至绝境,法国将陷入新的内战,这不仅影响法国,也会再次波及整个已被战争摧残得疲惫不堪的欧洲。同时,英国国内对此也存在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处死拿破仑,认为他给法国带来巨大灾难;另一部分则反对处死,担心杀掉拿破仑会让欧洲陷入更大混乱,影响英国的经济和全球战略布局。

当时威灵顿将军明确表示,如果杀了拿破仑,英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后代不会认可他们为拿破仑的征服者。尽管原话与传说略有出入,但这番言论确实存在。这种立场赢得了英国大多数人的支持,英国政府明确施压法国新政府保护拿破仑。正是在这一左一右的博弈中,拿破仑得以幸存。

那拿破仑为何能活下来?关键是英国政府的态度。英国为何要给法国新政府施加压力?因为英国想继续在欧洲扮演“搅屎棍”的角色。英国地理位置特殊,虽属欧洲大陆板块,却被一条海峡隔开,与大陆做生意存在障碍,因此海军力量极为强大。英国明白,欧洲大陆若出现一统天下的霸主,自己将难以从中获益。保持欧洲各国势均力敌,避免某个国家独霸,是英国的核心战略。

换句话说,欧洲若出现像拿破仑这样一枝独秀的统治者,不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是英国能够承受的风险。因此,英国必须保护拿破仑,保证他活着。虽然我们现在描述得简单,但当时的局势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拿破仑的存活,是欧亚大陆,尤其是欧洲大陆诸国多方博弈的结果。这个结果对英国最有利,对拿破仑和法国新政府也相对有利,而对其他国家则无甚意义。

尽管拿破仑发动了无数战争,带来无尽苦难,但欧洲几个老牌强国已经明确表态,其他国家只能默默吞下苦果。各位小伙伴,你们怎么看待拿破仑两次横扫欧洲却两次战败被流放,而欧洲列强却选择不杀他的这段历史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据说,吕布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师傅,分别是张俭和李彦。这两位都曾是武林中的高人,他们和吕布一样,来自并州...
原创 二... 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地图就像被人用剪刀剪过又重新拼了一遍,有人欢喜独立,有人被吞并消失,你可能以为国家一...
原创 他... 英雄从未远去,也从未被遗忘。 杨保卿,云南施甸县太平镇一丘田村的居民,生于1931年。1942年5...
原创 征... 在古代中国,许多朝代都有过辉煌的盛世或者中兴时期,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
原创 赵... 白马将军,最初是指那些以白马为坐骑、披着白色披风上阵作战的武将。受到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很...
原创 如... 在我的多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几乎没有哪个时期能与其相提并论...
涿郡赵氏:从赵广汉到宋太祖的千... 涿 郡 赵 氏 在赵氏家族辉煌的历史长卷中,涿郡蠡吾(今河北肃宁)赵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家族...
一封血染的入党申请书 烈士张志年留下的带血的入党申请书。于烜浩摄 第82集团军某旅“屡战屡胜”连荣誉室中,陈列着一份带着血...
《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11月12日,由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上海展在杨树浦路88号厦门国际银行...
原创 1... 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1982年的消息炸翻街头,高材生王佐良非要娶瘫痪的张海迪。 就连父母都骂他...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