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83年使者带回隋文帝杨坚的画像,陈叔宝看了说:我不想看见他
迪丽瓦拉
2025-09-24 14:03:28
0

583年11月,南陈后主陈叔宝派遣散骑常侍周坟与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前往隋朝出使。当时,陈后主听闻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相貌非凡,风姿卓越,心生好奇,于是特别叮嘱袁彦一定要将杨坚的容貌画下来,带回给他看看。

然而,当这两位使者完成使命,回到陈朝并将杨坚的画像呈给陈后主时,陈后主看到画像后震惊不已。《资治通鉴》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陈后主见到画像,惊恐地说道:“吾不欲见此人。”言下之意,陈后主被杨坚的相貌吓到了。随即,他命人将画像遮掩,然后拿去处理掉。

那么,杨坚到底长什么样,究竟为何让陈后主如此惊惧呢?《隋书》对杨坚的相貌做了如下描述: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简单来说,杨坚的相貌可以用“奇”字来形容。额头高耸、下巴突出,目光犀利,掌纹像王字,上身修长下身较短,整个人看起来严肃深沉,难以接近。

如果放在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这样的相貌与“美”几乎无缘,甚至有些丑陋;然而在古代,这种相貌被称为“龙颜”,是“王者之相”,注定不凡。

杨坚的出生本就与众不同。据《隋书》记载,他出生时紫气东来,气象非凡。当时,一位来自河东的尼姑见到杨坚的母亲后,说道:“此儿来历不凡,不能在凡人之地抚养。”于是,这位尼姑将杨坚带到别馆抚养。

有一天,杨坚的母亲去探望他,抱起他时,突然发现杨坚的头上竟然长出了角,身上也布满了鳞片。杨坚的母亲被吓得松开了手,年幼的杨坚就跌落在地。尼姑回来后看到这一幕,叹息道:“已经惊扰到我儿,恐怕他得天下要迟些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自然难以考证,但它充满了神话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相貌,也可能带着天然的滤镜,而杨坚的母亲却因其异相而惊慌失措,显然杨坚的容貌与众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坚的相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即使在进入太学时,他身边的人也不敢轻易接近他,甚至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敢放松。

尤其是在北周时期,北周的皇室对杨坚的容貌格外关注。宇文泰曾见过杨坚,对其相貌赞叹道:“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这一评价极为高扬,显示出宇文泰对杨坚的欣赏。然而,宇文泰的儿子们对杨坚的态度则有所不同。

北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后,派遣擅长看相的赵昭为杨坚面相占卜。赵昭看后表示:“不过是个能做柱国的面相罢了。” 这一回答令宇文毓长舒一口气,似乎放下了心中的疑虑。然而,赵昭私下却对杨坚说:“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

赵昭的大胆预测未必得到了宇文毓的支持,但显然杨坚的命运注定不凡。宇文毓在位仅一年就被权臣宇文护杀害,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权力斗争。

宇文毓死后,宇文邕继位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对杨坚并没有过多关注其相貌,而是给予了他很高的尊重。宇文邕甚至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许配给了太子。

但这一切都未能让杨坚放松警惕,尤其是宇文邕的异母弟齐王宇文宪的态度非常强硬。宇文宪看到杨坚的相貌后,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建议宇文邕早点除掉杨坚。

尽管宇文邕并未采纳宇文宪的建议,甚至认为杨坚不过是一个将军,但杨坚依然心存戒备,尽量低调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随着宇文邕去世,宇文赟继位为北周宣帝。宇文赟对杨坚依旧心存忌惮,曾警告杨丽华说:“必族灭尔家。”他甚至曾密令左右,如果杨坚的脸色有任何异常,立刻将其杀掉。但杨坚经过多年官场生涯的锤炼,早已心如止水,面对这一切,他依然淡定自若,令宇文赟无法挑出任何错处。

最终,杨坚的危机暂时解除。但他知道,自己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威胁,因此他开始为自己的安全着手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他虽然考虑过出外做官,却始终未成行。

直到581年2月,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给杨坚,隋朝正式建立,杨坚成为了开国皇帝,国号“隋”。 隋朝的建立为陈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在588年,隋文帝杨坚亲自发动讨伐南陈的战争。

面对隋军的浩浩荡荡,南陈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不到两个月,隋军便攻破了建康,陈叔宝带着后宫逃入了荒废的枯井,但最终还是被隋军发现,作为俘虏被带往长安。

589年4月23日,陈叔宝终于面对了杨坚。当时,杨坚端坐于广阳门,宣读诏书安抚南陈降臣,同时又责备南陈君臣未能辅佐其国,导致国家覆灭。

此时,陈叔宝和南陈的百官都跪伏在地,心中充满了恐惧。《资治通鉴》记载:“叔宝及其群臣并愧惧伏地,屏息不能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一、日本大正时代的背景与日本的变革 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逝世,这一事件对日本政治历史产生了深远...
原创 诸... 刘禅在三国历史中,确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人物。对于他的争议,历来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他究竟是真的傻,还...
原创 朱... 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有一段对话,暗藏着诸多玄机,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段事儿。 话说朱元璋啊,打下江山后,...
原创 “... 写作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特别是当它关系到生活和生计时,作为作者,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编写文章,力...
释永信,袈裟下的资本迷局 少林寺,就差上市了。 释永信,到底多有钱? 2015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实名...
原创 美... 在今天的全球政治格局中,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经常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
原创 刘...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南征大别山的兵力问题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虽然晋冀鲁豫军区的总兵力达到42万人,但...
原创 死...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石敬瑭) 没做皇帝之前,石敬瑭是一...
原创 历...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李渊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平定了天下,创立了唐朝...
原创 江...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指如果上级或长辈的行为不端,下面的人也会效仿并走向歧途。即使上层依...
原创 李...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显赫望族,拥有极为尊贵的家世背景。年仅七岁便被封为唐国公,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恰好是...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用40年光... 今年59岁的牟常有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一名高级文物修复师,在麦积山石窟从事洞窟文物修复...
原创 吉... 近期,我国与俄罗斯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展开了深入的外交沟通。根据2024年5月16日发布的《...
李世民雀鼠谷大胜宋金刚,尉迟恭...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13 李渊解决了西边的后顾之忧,正想集中精力对付东边的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偏偏这时又冒...
原创 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个王朝不仅血脉相连,而且在战略选择上极为相似,然而最终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
原创 蒋... 1928年,孙殿英挖掘清东陵的事件发生,惨烈的场面深深触动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内心。那时,溥仪正在天津的...
原创 中... 前言 近年来,欧洲的经济模式被广泛视为全球高福利社会的典范,许多人将其视为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特别...
原创 隋... 隋唐十七好汉联手围殴李元霸,胜算几何?恐怕老天爷都不答应! 要是问隋唐演义里谁最横,答案只有一个,那...
原创 明... 我国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禁好奇,古人到底是如何产生这些非凡的创意和思路的?...
原创 曹... 在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成功击败了袁绍,尽管袁绍在战斗中遭遇失败,然而他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