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战绩超群的5大军事家,每个都立下不世功勋,如今却少有人知
迪丽瓦拉
2025-09-24 16:02:19
0

1、韦睿

韦睿来自三辅的显赫家族,早年间担任了上庸太守一职。南齐末年,他追随萧衍起兵,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干提出了多项重要战略,均得到了采用。南梁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廷尉,并封为都梁子。天监四年(505年),他出任北伐督军,率军攻打小岘城,并在进军合肥时,引导肥水灌城,成功大破魏军,斩杀敌兵一万余人。天监五年(506年),他与曹景宗一同指挥军队,在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因功晋升为永昌侯,并被任命为右卫将军。最终,他历任侍中、车骑将军等职务。

韦睿不仅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而著称,还以个人的风度和仁爱之心赢得了士兵的尊敬。他总是与士兵同甘共苦,如果营帐搭建不完全,他便不去休息;如果井灶尚未挖好,他也不会先行用餐。他常穿着儒生服饰,哪怕是在临阵指挥时,也常身穿宽松的官服,乘车指挥,手持竹如意指点军情。《南史》评价他与裴邃一同被誉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

2、班超

班超曾随窦固出征北匈奴,获得了显著的胜利。随后,他受命出使西域,帮助各地民族摆脱匈奴的压迫与奴役,从而使得“丝绸之路”重新恢复了畅通。后来,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派遣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穿越波斯湾,成功完成了任务。班超在西域的活动长达三十一年,他的努力使得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中西文化与经济的交流。

西北匈奴的不断侵扰始终是汉朝边疆的隐患,班超的出现正是历史条件的产物。班超以出色的军事与政治才能,成功地执行了“断匈奴右臂”的策略,通过分化瓦解匈奴势力,屡战屡胜,不仅保护了中央政权的安全,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与经济往来,为多民族国家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3、檀道济

檀道济不仅在灭后秦、元嘉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还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军事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檀道济与陶渊明的交情也颇为深厚,两人常以相知相惜为基础,交流诗文。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檀道济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名留青史。值得一提的是,他指挥或参与的三场关键战役:首先是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在刘裕北伐后秦的战役中,檀道济与王镇恶一同担任刘裕军的前锋,迅速攻占洛阳,继而攻下潼关,为长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成功灭后秦。第二场是南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在刘义康执政时,檀道济被召入朝,但因担心他会叛乱,最终遭到杀害。檀道济的三十六计至今仍被视为军事上的宝贵财富,成为后代军事家研究的经典之一。

4、王阳明

王阳明,名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为他曾在会稽山的阳明洞居住而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被誉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等职务,最终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平定宸濠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封为新建伯,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后人尊称他为“王文成公”。

王阳明的学说被称为“阳明学”,他将心学发展至极致,堪称明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之一。阳明学思想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也传至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地区。他的思想主张“致良知”,强调通过内心的自省来达到道德和智慧的升华,影响了众多后代学者。王阳明的学术成就,使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为儒学四大家之一。

5、拓拔焘

拓拔焘,字佛狸,鲜卑族拓跋部人,北魏的杰出军事家和骑兵统帅。泰常八年(423年),他继位成为北魏皇帝,重用汉族士族,如崔浩等谋臣,在政治和军事上做出了重要改革。拓拔焘擅长使用骑兵作战,开创了骑兵闪击战的雏形。他从即位初期便致力于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先后攻灭北燕、北凉,征讨山胡,征服鄯善,成功将北方统一。

拓拔焘在对柔然的征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429年,他领导的魏军彻底打败了柔然,为中原王朝取得了对草原部落的决定性胜利。拓拔焘的军事指挥极具灵活性,常常通过分道并进、诱敌出城等战术手段取得胜利。他在管理军队方面严格要求,赏罚分明,生活朴素,崇尚纪律。他的治国理政为北魏的崛起和强盛奠定了基础。然而,在晚年,他因过于严苛的刑罚措施而遭到批评,并最终在位29年后,被宦官宗爱暗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