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埔一期名人辈出,成就最高的是元帅,5人被评为共和国军事家
迪丽瓦拉
2025-09-24 18:03:22
0

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与中共的支持下,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军校培养了大批国共两党名将,被誉为近现代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一期的学员经过严格筛选,前六期虽然都培养了不少后来在新中国的军界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但其中成就最为显著的,非黄埔第一期的学员莫属。黄埔第一期涌现出了元帅、大将等五位在新中国被正式认定为军事家的军人,第一期学员的成就可见一斑,堪称最辉煌的一期。

一、“布衣元帅”徐向前

黄埔一期的招生异常严格,首先要通过本地的初试,再到上海的复试,最后才是广州的终试,经过三轮选拔,许多人都未能通过。仅仅在广州的终试中,就有三分之二的考生未能通过,可见招生的难度之大。徐向前听闻黄埔军校成立后,与五位山西的老乡一道报考。作为一名曾任教小学的普通教师,徐向前在语文和政治方面成绩较好,但数学几乎是白卷,综合成绩较为平庸。尽管他自己觉得无望被录取,但当揭榜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录取名单上。这背后,孙中山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孙中山认为,北伐战争即将展开,而北方考生稀缺,因此需要对北方考生进行适当的倾斜,从而迅速推动北方的革命进程,这也是徐向前能够被录取的重要原因。

最初的徐向前并不显眼,虽然他参加了东征北伐,但始终缺乏显赫的战功,几乎未引起外界的关注。甚至在广州起义中,他也仅仅担任了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职务。后来他参与了海陆丰的游击战,虽然担任了红四师的师长,但这个地区的知名度往往归功于彭湃。然而,天赋总会显现,1929年,徐向前带领部队顺利进入鄂豫皖根据地,开辟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仅用两年半的时间,他便从副师长升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徐向前凭借其卓越的指挥才能,成功带领八万大军突破敌军的围攻,击败了川军20军,创造了我军大兵团作战的先例。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尽管徐向前未必每次都能独当一面,但每当中央派遣他执行任务时,他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表现出色。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名副其实,功勋卓著。

二、“全面人才”陈赓

陈赓的起点要高于徐向前,他进入黄埔军校几乎是直接被录取的。在此之前,他曾在程潜主办的陆军讲武堂学习。由于讲武堂的教学设施和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陈赓等人很快就转到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在军校中,陈赓以人际关系广泛和深厚的军事素养而闻名,成为了“黄埔三杰”之一。南昌起义时,他担任了营长,按理来说,他的职务发展不应该低。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如他所愿,在起义途中,陈赓不幸中弹负伤,前往香港、上海治疗。待他恢复后,周恩来将他留在了特科工作,这让他错失了积累战功的机会。

直到1931年9月,陈赓才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四军13师318团团长,而此时徐向前已经成为了红四军的军长,二人差距明显。虽然陈赓在战斗中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升任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但由于负伤被送往上海治疗,再次错失了大好的机会。尽管他得到国民党高层的庇护,迅速恢复自由,但直到他进入中央苏区后,他仍然未能得到足够的信任,坐了整整一年的冷板凳,直到陕北才被任命为红一师师长。

陈赓的军事才能无可置疑,抗战期间,他出任了386旅旅长,并取得了不小的战功。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陈谢兵团指挥官,一直是中央的战略预备队。战后,陈赓继续活跃在国内外的战场,在越南和朝鲜等地打击西方列强,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一代名将。

三、“有两杆子”左权

毛泽东曾评价左权是“有两杆子的人”,其中“两杆子”指的就是“笔杆子”和“枪杆子”。左权不仅在军事指挥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他的文才也是一流的。在国共谈判中,蒋介石曾在与周恩来的对话中提到,左权是难得的将才,指挥能力极强,堪称国军中少数几位能与我军将领抗衡的人物。左权担任过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并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

然而,在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一次战斗中牺牲,成为八路军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为了纪念左权的贡献,新中国将他列入36位军事家之中,足见他的影响力。

四、“首个军长”许继慎

许继慎,黄埔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早年曾是叶挺独立团第二营营长。尽管他进入鄂豫皖苏区的时间比徐向前稍晚,但由于他的出色能力,他很快被任命为红一军的军长,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军长的人。这个记录直到1936年胡宗南才突破。

可惜的是,许继慎在1931年遭遇了张国焘的排挤,最终被捕并在白雀园惨遭杀害。尽管如此,许继慎的贡献没有被遗忘,1945年,许继慎获得平反,并被追认为烈士。1955年,他的名誉得到了恢复,成为新中国的英雄之一。

五、“红军名将”蔡申熙

蔡申熙在东征、北伐和南昌起义中都表现突出。1930年,他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红十五军的军长,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蔡申熙与张国焘的关系较好,并未遭受不公对待。可惜的是,蔡申熙在1932年指挥战斗时,不幸牺牲,年仅26岁,未能继续他辉煌的军事生涯。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铭记,成为革命烈士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
原创 刘... 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类矛盾,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书生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和能臣与君王之间的矛...
原创 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行途中突然病逝。为了避免引发全国范围的混乱,左丞相李斯故意没有立即公...
原创 溥... 一张老照片,一位人物,一段历史。通过分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还能探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