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盛晚年住在南京,邻居打招呼称“丁司令”,将军摇头:别这样叫
迪丽瓦拉
2025-09-25 00:32:14
0

1984年,南京市区一处老旧居民区,清晨时分,一位身穿简单衣物的老人提着菜篮,急匆匆地朝菜市场走去。邻里见到他,纷纷热情打招呼:“丁司令,买菜去啦?”

老人听见“丁司令”几个字,立刻笑着摇头,头摇得像拨浪鼓:“老哥哥们,别再这么叫我了,我早不是什么司令了,叫我老丁就好!”说完,他笑着向邻居们挥了挥手,继续踏着沉稳的步伐,朝市场方向走去。

要说这位邻里熟悉的“丁司令”,或许您不敢相信,他正是曾经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开国少将——西盛将军。

一、

丁盛,1913年生于江西于都,17岁时便加入了红军,担任过班长、连指导员和团政委等职务。在抗日战争期间,丁盛历任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政委,1938年10月,他指挥部队参与了黄土岭围歼战,成功击毙了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1940年,他参与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被日本军方称为“守路钉”。

在解放战争时期,丁盛担任45军135师师长,参与了辽沈、平津和渡江战役等重要战斗。1949年10月,白崇禧在衡宝线上布置了五个军准备与四野决战。由于没有收到林彪发出的暂停进攻指令,丁盛带领135师孤军深入,直插衡宝公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直达白崇禧集团的核心区域。

林彪得知后,立即发出惊叹:“这个丁大胆,简直是孙悟空,钻到牛魔王的肚皮里去了!”在这种局面下,林彪亲自指挥135师并要求丁盛继续截击敌人。

135师的突然出现令白崇禧非常困惑,他认为敌军可能会截断湘桂铁路,于是他调集了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的兵力准备反击。丁盛接到命令后,决定快速推进,全力以赴进行冲击,彻底打乱了白崇禧的防线。经过激烈战斗,我军成功分割了敌军。

到10日夜晚,白崇禧的北线防线彻底崩溃,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也被我军俘虏。

二、

1950年,丁盛开始在南京高级陆军学院学习,随后于1955年成为第54军的军长,并于1953年1月带领部队赴朝参战。

第54军入朝后担负了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反空降任务。随后,他们被命令前往金城前线,参加夏季反击战。6月23日,第二十兵团召开作战会议,杨勇司令员点名要求丁盛的第54军攻打南朝鲜王牌部队——“首都师”。

7月13日,志愿军火炮全面开火,经过一小时的猛烈进攻,成功突破了敌军阵地,并消灭了南朝鲜“首都师”及其第六、第八师共计1.4万余人。

面对敌军的反扑,丁盛命令第54军坚守阵地,一直到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时,阵地依然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这场战斗重创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并对朝鲜战争的停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56年,丁盛带领第54军进入中印边界,参加了瓦弄战役,战局一度激烈,经过反复攻防,第54军成功攻占了“05号高地”,打破了印军的防线。

三、

1964年8月,丁盛被调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2月,他晋升为广州军区司令员,继续为祖国的安危贡献力量。

丁盛与林彪关系密切,但始终忠于党和人民。1970年,毛泽东南巡时,曾召见丁盛,丁盛表示自己永远是“一颗红心”。

1973年,丁盛因“9·13事件”时的表态,受到中央的重视。邓颖超秘书赵炜回忆中提到,丁盛在电话中郑重表态:“我们忠于毛主席,听毛主席的,听周总理的。”

此后,丁盛被信任接任多个重要职务,最终在1973年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毛泽东在召见他时特别嘱咐:“你有心脏病,要注意休息。”

四、

1946年8月8日,丁盛在舟山视察完防务后,赴上海检查工作。当晚,他住在延安饭店。未曾料到,这一晚的一场偶然会面,改变了他的一生。

丁盛与上海市委的马天水等领导寒暄中,告知他们即将进行一次大规模演习,需用到许多住宿资源和后勤支持。马天水听后安排相关事务,但临走时,关心地询问丁盛的健康。丁盛提到自己心脏有些问题,马天水便安排了后续检查。

但这场会面背后,另有不为人知的暗流。丁盛之后从同事廖汉生口中得知,上海市的领导此行别有用意,背后可能藏有政治目的。

五、

1976年10月7日,中央军委通知丁盛和廖汉生立即赴北京开会。当晚,华国锋宣布“四人帮”已被处理,会议上掌声雷动,丁盛也参与了这历史性的时刻。然而,没想到此行会使他卷入一场不明朗的政治风波。

1982年7月6日,经过多年的审查,丁盛最终被军事检察院免予起诉。然而,组织决定将他安置在南昌的干休所,给予他团级待遇。

1984年,丁盛心脏病发作,在医院摔倒后,他无法控制自己情感,痛哭流涕。身旁的战友、邻居们无不为之动容。此后,他被安排到南京治疗,尽管生活条件艰难,但仍继续坚持着日常的生活,承包了家里的买菜任务,时常与邻里互动。

六、

1990年,丁盛的老战友萧思明得知他在南京的生活情况后,立即邀请丁盛前往天津做客。丁盛带着感动的心情前往,期间,他还与老战友们重游了金汤桥等战斗过的地方。

在天津,许多老战友和部下都纷纷前来看望他,看到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已经面容沧桑,大家都不禁心生敬意,并主动资助他。

在这些帮助下,丁盛得以安享晚年。1993年,他被安排进入广州军区干休所养老,并享受了更加优厚的待遇。

住进干休所后,丁盛开始了平静的生活,和棋友们下棋,享受余生。他感慨地说:“我一生有三靠:靠子女,靠组织,靠战友。”

七、

虽然丁盛晚年得到了许多关怀,但他始终心系自己的历史问题,未曾得到解答。即使他曾多次寻求帮助,也未能如愿。

他最终看开了,他对妻子说道:“历史的功过,任由后人评说,谁能封住后人的嘴?”

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广州安详去世,享年86岁。他的一生,虽充满艰辛,却始终坚守自己的选择,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从未动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辈人讲的周天子:周桓王争了一... (声明:文章内容参考权威资料后结合个人观点进行创作的,文章末尾标注文献来源) 东周之第二位王:周桓王...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日本侵略战争的结束,并为亚洲的和平带...
原创 中... 阅读本文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未来能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更多精彩内容,同时也方便大家一起讨...
原创 孙... 在石亭之战取得空前的胜利之后,东吴迎来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东吴不仅与蜀汉恢复了联合关系,甚至曹...
原创 慈... 我叫棠棣,是一位热爱历史的爱好者,欢迎各位与我一同探讨历史,聊聊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历史是我们的财富...
原创 从... 家人们,咱今天来聊聊唐代的驿站传信。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手机、网络的年代,信息传递全靠人力与马力。唐...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 南宋四家,即指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者。四者亦合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其最后的24小时,充满了令人深思的神秘与巧合。在1644年3月19日,也就...
原创 4... 在中国云南腾冲的土地上,四座日本军官的雕像永远跪着,这一景象已经屹立了超过80年。无论多少次,曾为日...
原创 释... 回过头看,当年宁毁前途举报释永信的释延鲁该有多无助。 黑的被说成白的,证据被打成谣言,正义被批成报复...
原创 清...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长期奉行“扶汉抑回”的政策,并通过苛捐杂税、大规模征赋等方式加重百姓负担,这一系列...
原创 梁... 一百零八将的传奇故事,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在宋江的领导下,梁山好汉们最终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化身为...
原创 被...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他的名字与他的师兄庞涓密切相关,这段关于他们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
原创 杀... 提到秦国,人们总会想到它如何通过变法逐步走向强盛。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局势可谓相当堪忧,几乎处于岌...
原创 李...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三月,春寒料峭的京城,李鸿章怀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再次走进了顺天贡院...
原创 秦... 夏日生活打卡季 “扯淡”这个词源自何处,谁发明的,恐怕至今无人知晓。然而,我一直特别喜欢这个词,因为...
原创 李... 把文章改写并增加细节描述,保持原文意义不变,总字数不少于600字: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被后人誉为非常...
原创 日... 历史回顾:日本侨民在抗战后的遣送 在十四年漫长的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鼓动国内民众前往中国“占领区”...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关羽的死与东吴的孙权以及刘备的养子刘封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关羽死后,这些人似乎并未感到恐...
原创 东... 《——【·前言·】——》 中国史上第一位得到全民王级尊荣的宰相,不是他人,正是东晋时期的谢安。这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