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6月,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已经在湘军的围困下度过了整整两年。随着城内粮草几乎耗尽,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城墙破败的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就在这种绝望的时刻,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突然病倒。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缺乏食物,洪秀全和其他居民一起食用了“甜露”(一种野生植物),结果中毒而死。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洪秀全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主动服毒自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从金田起义开始,到洪秀全在天京去世的十四年间,洪秀全是唯一一个能够善终的太平天国领袖。其他五位王者,要么死于内斗(如杨秀清、韦昌辉),要么在战场上阵亡(如冯云山、萧朝贵),或者被俘后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凌迟(如石达开)。而洪秀全去世之前,许多太平天国的将领,如林凤祥、李开芳、陈玉成等,早已在战斗中被俘并被清军残忍处决。
洪秀全死后,太平天国的残余势力迅速瓦解,许多曾经忠诚的将领或投降了清朝,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甚至洪秀全的亲兄弟和儿子,都未能逃过清军的追捕与屠戮。
随着天京的沦陷,形势急剧恶化。1864年7月19日的晚上,湘军终于攻破了天京的城墙。当时,正在城门上观看战斗的洪天贵福——即幼天王,抛弃了自己的妻妾,在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刘庆汉的护送下成功逃出了天京。最终,李秀成被俘,而刘庆汉和幼天王成功逃到了皖南的广德,并与干王洪仁玕会合。此后,他们试图找到新的避难所,并向湖州的堵王黄文金寻求援助。
然而,天京失守的同一天,洪秀全的两位兄弟洪仁发与洪仁达却未能逃出城。洪仁发和洪仁达本来只是广东家乡的普通农民,但洪秀全的起义成功后,这两人被任命为王,成为太平天国政权中的一员。在天京事变爆发后,为了削弱石达开的势力,洪秀全曾任命两人分别为安王和福王,后来改为信王和勇王。然而,这两位王爷在太平天国的后期逐渐腐化,贪污受贿,甚至禁止将士出城采购粮草,导致民众的不满,这也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随着天京的失守,洪仁发意识到情况已经非常严重,选择投水自尽。而他的弟弟洪仁达则在逃亡途中被清军俘虏,并在1864年8月5日遭受了凌迟的刑罚。更令人痛心的是,洪仁达在临终前竟然出卖了洪秀全尸体的埋葬地点,导致洪秀全的遗体遭到清军的挫骨扬灰。
洪仁玕和洪天贵福在逃往湖州的途中,遭到了左宗棠所率的楚军猛烈攻击,局势变得越来越危险。最终,洪仁玕、黄文金等人带着几万余名残兵,冒险穿越江西,试图与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部队汇合,准备东山再起。但由于天京失陷,太平军的士气已经严重低落,途中多次遭到清军的袭击。最终,黄文金在一次突袭中中弹身亡,其他人也或死或投降。
到了9月初,太平军已经所剩无几,人数不足万人。当洪仁玕一行到达江西石城时,形势已变得极为严峻。洪仁玕虽然仍在努力指挥队伍,但士兵们已经陷入了极度疲惫和崩溃的边缘。就在这时,洪仁玕决定在杨家牌停留过夜,指挥士兵休整。然而,幼天王洪天贵福虽然有预感清军会紧随其后,反对暂时停留,但洪仁玕还是坚持了休息的决定。最终,清军将领席宝田在夜间赶到,将太平军包围,并在第二天清晨发起进攻。
这场战斗以太平军的彻底溃败告终。洪仁玕、恤王洪仁政(洪秀全的堂兄)和昭王黄文英(黄文金的弟弟)等人被清军俘获,并在11月遭到凌迟。尽管洪天贵福侥幸逃脱,但最终也未能逃过清军的追捕。洪仁玕被杀后不久,幼天王在南昌被捕,并同样遭到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