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钟会灭蜀后拥重兵造反,又有姜维辅佐,却为何被司马昭迅速镇压?
迪丽瓦拉
2025-11-17 01:02:33
0

钟会是否是大魏的忠臣,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虽然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关于他是否有谋反的行为,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整个事件的发展看起来非常匆忙,甚至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特别是姜维,似乎成为了替钟会背负罪名的替罪羊。从事后分析来看,钟会似乎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有反叛的想法,可能直到收到司马昭召见的信件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怀疑,才作出了应急反应。随之而来的是,他对邓艾的追杀和一系列清除叛乱嫌疑的行为。这一切迹象都表明,钟会似乎在掩盖某些事情。

从钟会的反叛计划来看,确实非常不合理,甚至显得荒唐。毕竟,钟会在魏国的威望并不高,他手下的将领对他也并不忠诚,且兵力根本不足以发动叛乱。更重要的是,魏军中的大多数士兵家人还在北方,士兵们自然不敢参与叛变,因为他们害怕亲人因此遭受威胁。钟会依赖的除了姜维和一些投降的蜀国将领外,几乎没有其他可靠的力量。但当时的蜀国士兵大多已被解散,要重新组织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钟会处决了所有被囚禁的将领,这些零散的兵力也不一定会忠诚于他,毕竟他们缺乏有力的下级军官支持。更何况,钟会无法释放姜维去招募更多的兵员。毕竟,蜀国刚刚灭亡,那些投降的蜀国将领心中依旧怀有复国梦想,没有保障的他们根本无法完全信任钟会。可以说,钟会的计划本就注定无法成功。

在灭蜀之战中,钟会作为外来的指挥官几乎没有自己的力量,而他反叛的失败也并不意外。首先,若没有魏军的支持,他的叛乱注定会失败。其次,时机并不合适,且缺乏足够的势力来支撑如此庞大的叛乱。那些加入钟会阵营的反叛者能从中获得什么实质利益呢?这一问题几乎没有答案,士兵们也不会因此产生共鸣。至于魏国的士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钟会而放弃自己在北方的家人和利益,因为大多数人的亲人都还在北方,后果不堪设想。

钟会在魏国的形象并不好,很多人怀疑他心怀叛意。而且,他的亲信非常稀少,无法掌控一支超过20万的大军。要发动叛乱,他不得不依赖一些对他意见不完全一致的魏国将领,甚至需要借助姜维和蜀汉残余势力的支持。这样的局面让钟会异常谨慎。一方面,他担心魏军不支持他,导致军队瓦解;另一方面,他对姜维心存戒备,害怕姜维会暗中恢复蜀汉政权,背叛自己。因此,钟会一方面开始拘禁高级军官来防范,另一方面又因为必须依靠这些大军而迟迟不敢行动。而且,他始终无法完全信任姜维,直到最后才开始调动蜀汉势力,但此时已经是时过境迁。

即使钟会的计划得以实施,他的北伐也注定无法成功。首先,他手下的士兵大多是魏军,他们的家人和土地都在北方,刚刚经历了灭国之战,对钟会的号召兴趣不大。其次,北伐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反对司马昭的统治,目的似乎是以太后遗诏为依据,但这个名义并没有得到蜀国降兵的认同。对于魏国中下层的贵族来说,这种行动无疑会挑战他们的既得利益。而普通百姓根本无法理解这一起义的正当性,这样的反叛不仅无法获得广泛支持,也难以像刘备扶汉室那样得到民心。

司马昭早有准备,他部署了十万兵力驻守长安,静待钟会的行动。钟会则带领20万兵力,从成都出发,翻越秦岭,跋涉数千里,准备进攻西安。然而,漫长的行军和后勤补给困难使得钟会的计划逐渐陷入困境。兵力不足,甚至有可能在途中遭遇重大打击。更重要的是,钟会在用人方面的判断错误,连手下的将领也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甚至爆发了内部分裂。他的领导风格更像是一个贵族公子,擅长阴谋和权谋,但面对复杂的叛乱局面,远远不如那些从基层起步的领导者。

钟会通过杀害许仪来树立威信,夺取了诸葛绪的兵权,甚至陷害邓艾谋反,但这一切并未能够改变军中的人心。因为缺乏足够的亲信来控制军队,钟会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只会加剧事态的恶化。他既不敢彻底清除魏国的高级将领,又不敢完全信任姜维,特别是他轻信了卫瓘,最终使得整个反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所有这些因素注定了钟会的反叛计划失败。就像曹爽一样,钟会的性格和决策使得他的反叛无法成功,如果他没有失败,那才是个令人惊讶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