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叹为观纸》一部通览纸的源与流、美与用,解码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终极答案
迪丽瓦拉
2025-09-25 00:31:58
0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进程。那些沉重的青铜和巨石,昂贵的缣帛和皮革,质脆易折的竹木简、桦树皮和莎草纸,在纸张出现后逐渐沉寂于历史长河,唯有轻薄便携、物美价廉的纸张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普遍、最通用的书写载体,也成为人类文明传承和传播最重要的物质形式之一。

中国古人创造的植物纤维纸起源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蔡侯纸”,纸张的性能和造纸工艺大为提高;汉末魏晋时,纸张作为文房用具逐渐普及;到南北朝时期,许多我们熟悉的日用品也加入了纸制品的阵营;至唐宋时期,中国的各色纸种争奇斗艳、品质精良,纸制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已然成为世界之最。诚如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言,“万卷百家基从此起”,不仅中华文明璀璨辉煌的智慧结晶在纸上谱写出恢宏的篇章,就连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也都离不开纸的身影—中国丝毫不愧于两千余年来“纸张大国”的历史地位。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纸张是如何起源、发展和普及的?这其中有哪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纸张演进史中,有哪些主线脉络可寻?回答这些问题是《叹为观纸》写作的初衷。同时,笔者也希望能在枯燥繁冗的“故纸堆”中,将最为鲜亮、精彩和动人心弦的故事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轻松惬意地漫游两千余年的纸张之旅,进入这个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的纸张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纸”的历史著作,讲述了纸张这种在两千年前发明的简单之物,如何在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纸张从诞生到传播至全球的发展历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纸张起源、发明的历史,以及纸张替代缣帛和竹木简,成为通用书写载体的演进过程;第二部分介绍纸张对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经济贸易的深刻影响;第三部分介绍纸张和造纸术向东、西方传播的历史过程。在作者看来,纸张不只是书写的载体,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纸张和造纸术,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全书依托于考古文物、古籍文献等原始资料,立足于对史实的细致剖析,并辅以114幅图片,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纸的世界,一窥中国古纸之概略

【作者简介】赵洪雅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从事古籍保护、历史及文献学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积厚流光

第一章 一张纸引发的世纪之争

第二章 低配版精装书的诞生

第三章 以纸代简的艰难历程

第四章 制好纸如烹小鲜

第二部分 经世济民

第五章 繁花锦簇的纸世界 136

第六章 重构的异界幻想

第七章 开放的青云之路

第八章 点纸成金的戏法

第三部分 走向世界

第九章 渡来人、僧人与女人

第十章 战争、传说与拾荒者

参考文献

【精彩文摘】一张纸引发的世纪之争

俗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资治通鉴》

一、汉宫掠影:史籍中的 “蔡伦前纸”

后三日,(田)客复持诏记,封如前予(籍)武,中有封小绿箧,记曰:“告武以箧中物书予狱中妇人,武自临饮之。”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女自知之!”——《汉书》

元延元年(公元前 12年),一名男婴在西汉成帝刘骜的后宫中呱呱坠地,他的母亲中宫史曹宫虽籍籍无名,却是西汉宠冠后宫、艳名远播的孝成皇后赵飞燕身边的女官。在成帝即位以来整整 20年的时间里,不仅盛宠不衰的飞燕、合德姐妹未能孕育子嗣,就连后宫中的其他佳丽也接连流产。当朝天子膝下无子的窘境一直困扰着朝野。因此,曹宫诞下的这名男婴,纵使身份卑微,却是彼时大汉天子的唯一子嗣。

不难想见赵飞燕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嫉恨与震怒。在赵合德的怂恿下,孩子刚出生不久,汉成帝便密令内廷宦官田客传诏掖庭狱丞籍武,将曹宫母子缉拿关押:“取牛官令舍妇人新产儿,婢六人,尽置暴室狱,毋问儿男女、谁儿也!”不出半月,宦官又将一个小绿箧秘密交予狱丞籍武,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很薄的小纸包,其中装着两枚药丸,纸上写道:“告伟能(即曹宫):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女自知之!”曹宫读罢,含恨控诉说:“赵氏姐妹果然意欲掌控天下啊!”之后,便在暴室狱中服毒而亡。

这就是史书中最早以纸作为书写材料的文献记载。纸上只有很短的一句话:告诉曹宫,乖乖把毒药喝了,不要再入宫来,你好自为之!这段史料出自官方正史《汉书》,据东汉应劭注释,所谓“赫蹏”,就是“薄小纸”。三国时期的孟康也持同样观点,认为“蹏犹地也,染纸素令赤而书之,若今黄纸也”。也就是说,装在绿匣子中的“赫蹏书”,应该是一种染成红色的轻薄小纸片。

这段宫闱秘案,在史学家看来未必真有其事,因为这段供词实则出自权臣大司马王莽掌权之后,是为推翻当时已身为皇太后的赵飞燕和外戚集团而网罗的罪证之一。但这一指控却结结实实地为赵飞燕扣上了“嫉妒专上”“亲灭继嗣”的罪名,从此,阴狠毒辣、权欲熏心的负面形象就烙印在了赵飞燕身上,而且还在后世《西京杂记》《飞燕外传》《东汉演义》等传奇小说的演绎下愈抹愈黑。最终,当初这对“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娱汉王”的赵氏姐妹被王莽集团一贬再贬,背着“汉嗣中绝”的骂名,落得和曹宫一样被逼自杀的下场。

无论案情本身是否属实,正史中似乎已有迹象表明,成帝宫廷中已开始使用纸张作为书写载体。这一记载比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发明“蔡侯纸”,早了 117年。

不独此例,比“赵家飞燕侍昭阳”还要再早 80多年的西汉武帝时,宫廷之中就已经有了使用“纸”的记录,只不过并非用于书写,反而更类似于绢、帛一类的巾帕:

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帝怒。

卫太子又被称为“戾太子”,从谥号就能看出此人史评不佳。但卫太子生前十分显贵,其生母是那位曾经“惊鸿拂袂动君心”、由歌女一跃而为皇后的卫子夫,他的舅舅则是所向披靡、位极人臣的大将军卫青。武帝晚年,卫后荣宠渐衰,与卫氏集团素有嫌隙的奸佞小人江充得到重用。江充不断挑拨武帝父子关系,中伤诬陷太子。一日,武帝生病。卫太子前来探病时,江充暗中使坏,对卫太子说:“皇上最不喜欢大鼻子了,您还是用纸把您的大鼻子遮住再进去面圣吧。”结果武帝见到太子遮遮掩掩、鬼鬼祟祟的丑态立刻龙颜大怒,进一步激发了年迈多疑的武帝与卫氏集团之间的矛盾。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极其恶劣,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 91年),首都长安发生了一起导致数万人流血的惨剧,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据说前后有超过 10万人因巫蛊之事遭到屠杀和清洗,卫后及太子也在这次政治斗争中兵败身死。大汉国运自此由盛转衰。

卫太子“持纸蔽其鼻”一事,比蔡伦进呈“蔡侯纸”早了将近 200年,是传世文献中古人最早使用纸制品的记载。但这条记载实则出自约成书于晋代的《三辅故事》,而《三辅故事》原书早已亡佚,这条记录是清代人张澍从唐朝类书《北堂书钞》中辑佚而得。也就是说,不论是《汉书》《三辅故事》还是其注释,都是在 3—5世纪纸质材料已经流行之后才创作的。显然,我们不能草率地判定这些后世史书中提及的“纸”在当时一定真实存在;即使存在,也不能断定这些“纸”与后世所指的纸就是同一种事物。

在蔡伦创造“蔡侯纸”之前,究竟是否已有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制品存在呢?若想结束争论,纸史研究者亟需拿出早期古纸的实物样品予以佐证。

好在,自 20世纪以来的几次重大探险和考古发现为我们逐渐拨开了迷雾。

*以上内容摘自《叹为观纸:中国古纸的传说与历史》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杀... 提到秦国,人们总会想到它如何通过变法逐步走向强盛。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局势可谓相当堪忧,几乎处于岌...
原创 李...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三月,春寒料峭的京城,李鸿章怀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再次走进了顺天贡院...
原创 秦... 夏日生活打卡季 “扯淡”这个词源自何处,谁发明的,恐怕至今无人知晓。然而,我一直特别喜欢这个词,因为...
原创 李... 把文章改写并增加细节描述,保持原文意义不变,总字数不少于600字: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被后人誉为非常...
原创 日... 历史回顾:日本侨民在抗战后的遣送 在十四年漫长的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鼓动国内民众前往中国“占领区”...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关羽的死与东吴的孙权以及刘备的养子刘封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关羽死后,这些人似乎并未感到恐...
原创 东... 《——【·前言·】——》 中国史上第一位得到全民王级尊荣的宰相,不是他人,正是东晋时期的谢安。这个一...
原创 上... 七月安好!感谢关注~ 虚竹 上一次少林寺住持出事,还是北宋年间。 方丈和四大恶人叶二娘在一起,生...
原创 沈... 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沈醉,可以作为见证人证明:保...
在祖国与流亡之间:追溯现代以色... 由 Brewminate 使用人工智能创建的加沙占领插图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的现代史拒绝终结。这是...
原创 中... 封禅泰山,作为中国古代最盛大的国祭仪式,代表了帝王对天与地的敬奉,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象征。封禅不仅仅是...
原创 八...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居住地,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奢华的皇家宫殿,它也藏匿着无数深宫秘档,这些档案被妥...
原创 打... 1947年春天,陈毅将军曾称,在与张灵甫的整编74师对决中,华东野战军挑起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称这是一...
原创 司... 自古以来,生死事宜便被看作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于“死亡”二字,古人尤为重视,尤其是在丧葬文化...
原创 光... 在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几乎所有关于皇室的决策都由她一手操控。与此同时,光绪帝,作为名...
原创 这...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投下了两枚毁灭性的原子弹。第一颗...
原创 北...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对旧时代的军阀体制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一时期,军队的结构分明,各种职务层级清晰,...
原创 正...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堪称不朽经典。这部作品不仅描写了英雄豪杰的智勇双全,也以...
原创 这... 众所周知,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古老的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屡屡得到印证。尤其在清朝末期的中国,由于统治者的...
原创 美... 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全球政治局势中,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焦点之一。从过去的合作与互信,到如今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