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陈赓曾在关键时刻救过蒋介石的性命,后来陈赓被捕,蒋介石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派人将他释放,很多人因此称赞蒋介石“知恩图报”。
然而,事实上还有一位将军同样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一命,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暗算,被暗杀,根本没有任何“知恩图报”的念头。
这位将军,就是杨杰。
杨杰是云南大理人,他与蒋介石的相识要追溯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当时,蒋介石刚满20岁,杨杰则18岁。两人一见如故,蒋介石当时就对杨杰说:“将来我若得志,定会重用你。”
1930年爆发中原大战,蒋介石在与阎锡山、冯玉祥的激烈对抗中陷入困境,急需援兵,便多次发电报催促杨杰赶来支援。
杨杰擅长军事谋略,曾被外国军评称为当时中国的“三个半军事家”之一,其他几位是蒋百里、白崇禧,还有半个刘斐。
一次,蒋介石正与杨杰商讨战局,忽然有人急报敌军一大队骑兵已包围了他们所在的柳河车站。蒋介石当时身边兵力稀少,吓得一身冷汗,但杨杰沉着应对:“马上在列车前后各装一个火车头。”
蒋介石一头雾水,杨杰解释说:“听我的,保你活命,否则你就杀了我。”蒋介石只得听从指示。
列车前后各装一个火车头,先往北开了几十里,敌军骑兵误以为蒋介石要乘火车逃跑,便拼命追赶。火车调头南下,敌军又跟着调头。火车只要有煤,永不停歇,而马匹跑不了这么长时间,很快便疲惫不堪。
敌军也不傻,怀疑蒋介石不在车上,可能去机场搭飞机逃跑,便准备包抄飞机场。没想到杨杰早有准备,敌军一到,轰炸机立刻投下炸弹,吓得敌人误以为中伏,仓皇撤退。
看到杨杰这一连串妙计,蒋介石擦着额头的汗水感叹:“若非你,今天我恐怕真完了!”
蒋介石曾称赞杨杰“为国尽忠,不顾私家,古今罕见”。然而,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态度让杨杰非常不满,两人渐生嫌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蒋介石却一味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杨杰在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只会纵容日本的嚣张,我们只能用打击让他们害怕。虽不及日本强大,但我们四亿人民团结一心,便无所畏惧!”
两年后的长城抗战中,杨杰作为第九军团司令亲自率军迎敌。日本天皇裕仁都对他表示警惕,称他是“必须注意的强敌”。不过,蒋介石对杨杰处处限制,几乎不给他实权,让这位忠勇将军只能无力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蒋介石的消极抗战,华北最终失守,杨杰怒骂蒋介石“竖子不足与谋!”
杨杰曾出任驻苏联大使,坚信苏联是抗击德日法西斯的主力。回国后,他公开发表演讲,警告中国“不能再犹豫,否则我们将成为下一个波兰!”
蒋介石派戴笠前去医院警告正治病的杨杰,杨杰指着戴笠说:“你现在回去告诉老蒋,我说的话我负责。你搞军统,要除我,现在还来得及。”
戴笠深知杨杰人才辈出,杀了他只会自招祸患,便回去如实转告了蒋介石。
蒋介石随后送给杨杰一套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语重心长地说:“看懂这书,你就能理解我的苦心,细读并批注给我。”
杨杰冷笑回答:“我不识字,看不懂。”
蒋介石期待的批注只有一句:“满腔抗日之热血,究竟要洒向何处?”
蒋介石看后勃然大怒,骂道:“冥顽不化,不可救药!”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走投无路,而杨杰已准备北上参加新中国政协会议。蒋介石得知后,命令毛人凤下令暗杀杨杰。
1949年9月18日,杨杰在住所被特务刺杀,年仅60岁。
新中国主席听闻杨杰遇害,连声叹惜,特地将他的名字列入政协与会名单,并且是唯一一个名字上带黑框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