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权称帝为何难?和魏蜀两国比,有啥先天缺陷?
迪丽瓦拉
2025-09-25 04:32:28
0

在石亭之战取得空前的胜利之后,东吴迎来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东吴不仅与蜀汉恢复了联合关系,甚至曹魏也因疲于应付其他问题,无法再向南方发动大规模进攻。自此,曹魏在战后的二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再对东吴发起过任何显著的军事行动。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东吴英雄们长年累月的努力。从孙策在兴平二年(195年)渡江出征刘繇开始,东吴便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外征伐,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才终于获得了这个胜利的局面。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东吴帝业的建立时机已经愈加成熟。到了太和三年(229年)春天,东吴的公卿百官纷纷劝孙权称帝。这一举措看似符合惯例,但也有些不同寻常,通常称帝需要三辞三让,而孙权似乎仅在黄初四年(223年)击退曹丕第一次南征时才有所推辞,之后便没有再做任何推让。为何这次孙权没有再推辞呢?难道他真如表面上所示,急于称帝吗?

其实并非如此,孙权并非心急如焚,虽然称帝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但他却非常耐心。若他急切称帝,便不会等上六年之久。事实上,曹丕在上次南征失败后,已经无力再对东吴构成威胁,因此孙权的称帝决策并非基于急切,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之所以比魏蜀两国晚了这么多年才称帝,且没有像曹丕那样完整地进行三辞三让的流程,正是因为东吴在先天上缺乏正统性。

王夫之曾在《三国志》点评时说过,蜀汉因继承汉室血脉而具有正义之名,魏国则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占据了正统地位,而东吴则夹在二者之间,无论是实力上还是血统上,都难以比肩。孙权的帝位确立,一直面临如何塑造自己合法性的难题。既然蜀汉以东汉血统为基础,曹魏以继承东汉政权为依托,那么东吴该如何自处?孙权早期并未急于称帝,是因为他深知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早期的东吴政权建立之初,孙氏集团虽然依附于袁术,但在孙策继位后逐渐崛起,并且随着袁术篡位称帝,孙策立刻表明与袁术决裂,开始主张匡扶汉室,这为东吴政权赋予了正统性。随着二十多年过去,孙策和孙权都受命于汉朝,凭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即使如此,魏蜀两国的称帝,使得继续坚持汉朝正统的立场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不仅会否定魏蜀的合法性,也让东吴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孙权最终选择承认曹魏的禅让正统,成为曹魏体制下的吴王。

然而,这种承认只是权宜之计,东吴必然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脱离曹魏。而如何合理解释与曹魏的分离,便是孙权必须解决的难题。他不能恢复汉朝,因为在承认曹魏代汉后,恢复汉朝就等同于否定自己的立场,也不可能支持刘禅的汉朝,否则东吴将沦为蜀汉的附庸。因此,孙权选择了第三条道路,那就是独立开创属于东吴的天命。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孙权在称帝时采用了巧妙的天命解释,认为汉朝的气数已尽,天命已转移到东吴。他还特别指出,曹丕父子为“孽臣”,否定了汉魏禅让的合法性。为增强天命的合理性,孙权特别强调自己在东南一带的地理优势,东南一带自秦末以来便流传着“天子气”的说法,这成为他理论依据的重要支撑。

在新的年号“黄龙”中,孙权选择了象征祥瑞的寓意,而不仅仅是土德的继承。除了黄龙,他还使用了嘉禾、赤乌和神凤这些象征祥瑞的年号,以此来弥补东吴在正统性上的不足。这种年号的选择,不仅在当时的政权中别具一格,在后来的历史中也极为罕见,显示出孙权对天命塑造的极高重视。

此外,孙权在即位时发布的告天文书中,巧妙回避了对蜀汉的评价,仅强调了曹魏的非法性,这反映出孙权在处理中魏蜀关系时的政治智慧。尽管天命具有排他性,但孙权在当前蜀吴联手抗魏的大背景下,没有提及蜀汉,反而与蜀汉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将曹魏一分为二的战略目标。这种政治上的默契,使得孙权能够顺利完成称帝这一历史性决策。

孙权称帝后,他面临的新任务是重新调整东吴的大战略。此前,孙权将都城设于武昌,主要是基于国防的需要,因为当时荆州面临着魏蜀的双重压力,武昌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然而,随着蜀汉的威胁减小,曹魏对东吴的压力则逐渐增大。于是,孙权决定将都城迁回建业,尽管这意味着需要放弃武昌的战略位置。

在迁都问题上,孙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慎重考虑。武昌的防线虽然重要,但建业的地理位置更加适合东吴未来的发展。为了确保迁都后的安全,孙权召开了军事会议,集思广益,最终采纳了张梁提出的主动防御策略。张梁建议东吴主动争夺沔水控制权,以此来确保东吴在军事上的主动权。孙权接受了这一战略,并任命陆逊为荆州和豫章的统治者,以确保东吴能够继续稳固后方。

最终,孙权的决定为东吴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东吴的天命,还在战略上进行了积极调整,使得东吴在新的历史阶段能够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三国时代的三位英雄人物——曹操、刘备与孙权,不仅各自有着不同的领导风格与战略眼光,他们身边的护卫也各...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家族传承... 在安徽省的一隅,静谧之中藏着一户人家。杨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这枚...
家传珍宝: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库平... 在广西南宁这片浸润着历史风华的土地上,彭先生珍藏着一件流淌着家族血脉的珍贵遗物 —— 一枚四川省造光...
原创 在...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康熙的出生地点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记忆。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十八日,康熙...
原创 殷...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300辆战车与数万精锐甲士,朝着商朝的中心腹地——朝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让文化遗产展现多元一体的魅力(...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贺姗姗 宁夏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曾经略显神秘的西夏陵,突然走进了全球视...
原创 慈...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无疑是主导政局的关键人物。作为一位女性,她不仅在男权的社会中崭露头角,更是成功架...
原创 晚... 在历史上,“中兴之主”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成功逆转国家衰败轨迹、将国家引向复兴的皇帝。每个王朝几乎都...
原创 2... 爱新觉罗·韫欢,作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妹,她的一生注定充满了传奇色彩。尽管出生在尊贵的皇族,她的人...
相约龙博丨南宋风雅——《兰亭序... 南宋风雅 《兰亭序》图卷 “相约龙博”系列科普课程 本次“南宋风雅——《兰亭序》图卷”相约龙博课...
原创 商... 商汤灭夏之后,夏桀的去向与结局 史书记载,商汤推翻了夏朝后,夏桀被流放到南巢。《竹书纪年》中提到:“...
杨玉环被唐玄宗独宠11年,日夜...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这四句诗,道尽了杨贵妃的悲...
原创 顺... 清朝的历史横跨了两个多世纪,期间经历了11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康熙皇帝,他不仅开创了盛...
原创 如... 在许多人看来,宋江的接受招安导致了整个梁山的覆灭,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宋江当时没有接受招...
原创 罕... 在一组黑白照片中,时间似乎定格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让我们一同窥探大清时代的风貌与人物。每一张照片都见证...
原创 一... 瞧这一组新中国50 - 60年代的老照片,跟打开时光匣子似的!那会儿刚建国没多少年,全国都憋着劲搞建...
历史上的今天 | 荷兰画家文森...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
原创 连...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交流:从汉朝到隋朝的文化互动 中日两国的交流历史可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日本尚未统一...
原创 刘... 写作是一项辛苦且充满挑战的任务,作者们每天埋头于文字的世界中,努力将自己的思考与情感融入其中。无论是...
原创 家... 在广西的一户人家中,陈先生悉心保管着一枚承载家族记忆的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孙中山半圆镍币。这枚钱币是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