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朱临,任大理寺丞,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朱行中,一个叫朱久(翼)中。这一年乡试,朱临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考中,朱临想着要回去好好督促两个儿子读书,于是就上书辞官,回到了老家浙江吴兴县。因为当时宋代皇帝说过的话中有一句“仰而高风”,朱临便在县城中修建了一座“仰高亭”,他每天除了检查两个儿子的学业,便在亭中读书赏景,闭门谢客,也不愿意接见外人。
这一天,家人禀报朱临,有一个自称叫朱晓容的和尚,远道从京城汴梁过来,朱临一听,连忙命令人赶紧将和尚请进来,同时吩咐家人立刻去把两位公子叫来拜见客人。家人出去后不久就回来了,说两位公子刚刚起床,还没有洗漱,不方便见客人。朱临怒道:“去叫他们两个速速穿戴好了出来,要知道来的客人是汴梁奇僧,他只要见人一面,便可以断言这个人的前程祸福,多少人想请他见一面,却是千金难求。”
朱临将和尚朱晓容请进了客厅,两个人许久未见,交谈甚欢。不一会儿,两个公子朱行中,朱久中都来了,朱临让他们两个给和尚见礼。朱晓容一见朱行中,便瞪大双眼,上下打量了一番,对着朱临笑道:“给兄长道贺了,这个可是未来的状元啊!”他又看了看朱久中,也是频频点头:“这个也不错,将来必中进士。”一番话说得朱临眉开眼笑,朱行中和朱久中却并不相信。
和尚又与朱临攀谈了几句,便要告辞,朱临极力挽留不住,便问和尚要去哪里。和尚说道:“见了你家两位公子,和尚我也不想再给别人相面了。我这就去杭州的六和寺,找一间小屋住下,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等到你家大公子去京城会试,我也在那时节回京城。”
朱临也没有把和尚的话当真,此后再也没有再见到过和尚。三年之后,朱行中兄弟果然乡试中了举人,要去京城参加会试。朱临想起和尚的话,便让朱行中兄弟去会稽筹措去京城的费用,然后坐船渡江去六和寺拜见晓容大师。朱行中兄弟不敢不听父亲的话,只得绕道六和寺,他们以为会白跑一趟,没想到船刚到六和寺,就已经见到和尚朱晓容站在六和寺门前,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笑吟吟地对着他们抱拳,拱手迎候了。
晓容大师带着朱行中兄弟进了寺庙,问他们什么时候去京城,朱行中如实相告,晓容大师说道:“我这个月也要离开杭州去京城了。”朱行中回到家中,把见到晓容和尚的事告诉父亲朱临,朱临觉得很惊奇:“没想到,晓容大师果然信守诺言,奇怪的是他三年前就好像料定了这一切。”
朱行中兄弟到了京城,就在宝塔寺中租住下来,晓容和尚也回到京城,住在智海禅刹。朱行中兄弟参加了会试,朱行中考得十分出色,名列优等,只等着殿试,由皇帝钦定名次。朱行中这时候对晓容大师的话深信不疑,觉得这一科状元非我莫属。可是不巧的是,到了殿试那一天,朱行中却感染风寒,大病未愈,连提笔写字都很困难。他只得拖着病体,勉强参加了殿试。
殿试的时候,神宗皇帝出的题目是有关《诗经》的,朱行中脑袋昏昏沉沉的,只记得前些时候看过王安石对《诗经》中这几首诗的注解和评析,他就随手将这些内容写了上去。殿试之后,回到住处,朱行中身体恢复了一些,回想考试时自己的回答,觉得很不满意,猜想这次只怕会名落孙山了。
到了第二天,同住在宝塔寺的几名举子蔡冲允和丁葆光闲来无事,拉着朱行中下棋。朱行中手里捏着棋子,心思却根本不在下棋上,他觉得自己是被晓容那和尚给骗了,胡说自己这一科能中状元,却不料想殿试考得一塌糊涂。他捏着棋子每下一子,嘴里就恨恨地骂上一句:“可恨的贼秃!”
转眼离殿试发榜只有几天了,朱行中心中也越是没有底。这一天,他正在下棋,有人上门专程拜访他,朱行中心中懊恼,让仆人将来人打发走不愿意见他。可是没过一会儿,那人又来拜见,而且说一定要朱前辈见他一面,行中怒斥仆人道:“什么朱前辈,这一定是落榜的举子,想来借点回去的路费。我正烦着呢,谁也不见!”可是来人却一直站在门外不肯走,非要见朱行中一面不可。
与朱行中下棋的蔡冲允劝道:“那人要见你,说不定有什么要紧事,见上一面又有何妨?”朱行中这才放下手里的棋,请那人进来。那人一见朱行中,连忙上前作揖,附在朱行中耳边小声说道:“在下是梁御医家中的门客,梁御医特地让我来禀告先生,您的殿试答卷皇上看了龙心大悦,已经放在头等,将来您要是发达了,可千万别忘了要提携我等后辈。”
原来当时王安石对于经文的论述,深得神宗皇帝的赏识,皇帝因此才用它来作为殿试题目。可是当时的考生还都不知道,只有朱行中的答卷与王安石对经文的解释最为贴近,所以被神宗列为头等。朱行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激动得手脚发抖,再与蔡冲允下棋的时候,手颤抖着都放不好棋子了。蔡冲允看出来朱行中心情激动,便问他是怎么回事,朱行中将来人的话说了,心中却是惊疑未定。
蔡冲允问道:“你有没有问来人,梁御医的府上在哪里?要不你登门拜访,再问清楚一些。”朱行中连忙打听梁御医的住处,得知是住在京西,他租了一匹马,急匆匆地出发,想到梁家问清楚这消息是否确切。可是出门一看,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这时候赶到京西,天也黑了,上门拜访也不合适。朱行中突然想起晓容大师一个人住在智海禅刹,离这里不远,他便直接去见晓容大师。
晓容大师听说朱行中这么晚来了,连忙出来迎接,一见面就握住他的手笑道:“现在还没到发榜的时候,你急着来见我,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朱行中还没有向梁御医确认消息是否可靠,所以说道:“我只是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大师,想过来问候大师而已。”晓容大师却笑着摇头:“为什么不肯对我说实话呢?以前的状元冯当世在没有揭榜时,也和你现在的状态一样。”
朱行中知道骗不了晓容和尚,于是把从梁御医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了,晓容大师十分高兴,让人摆上酒菜,为朱行中贺喜。晓容大师说道:“我早就说过你必中状元,这样说可是有根据的。只不过还有一个人没有见过你,我把他请他与你一道喝酒。”晓容大师吩咐人去请人,转头又叮嘱朱行中:“这个人穿得破破烂烂的,你可不能瞧不起他,而且也不要问他什么问题,一旦向他发问他就会离席而去。”
不一会儿,有人引着一个乞丐模样的人进来,乞丐见了朱行中也不理睬,径直坐在上首的位置。朱行中因为晓容大师的告诫,也不敢多说什么,与他闷闷地喝了好一会儿酒。晓容大师这才指着朱行中缓缓问道:“这个人刚参加了殿试,马上就要发榜了,先生能给他相看一下吗?”乞丐问晓容大师:“你是怎么看的?”晓容大师说道:“我已经认定他必定是状元。”乞丐轻轻地摇摇头,说道:“第二名。”晓容大师悄悄地碰了碰朱行中的脚,示意他回避,然后晓容大师问乞丐为什么这样说,乞丐也不回答,只是说道:“只能是第二名而已。”说完这话,便起身离去。
当天晚上,朱行中便住在智海禅刹,第二天,吃过午饭,晓容大师陪着朱行中在寺中散步。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进寺中,朱行中一见连忙上前招呼,原来那人也是参加殿试的举子,名叫余行老。晓容大师看着余行老,连拍大腿,惊讶地对朱行中说道:“当初我看见你的时候,以为天下第一就是你,居然不知道世间还有这个人。”朱行中拉着他向晓容大师引荐:“这是常州的小余,我很早之前就认识他了,难道他有您说得那么了不起?”晓容大师说道:“正是,你最怕的就是此人。昨天才听那人说你只能考中第二,现在又见到了他,可知的确如此了!”
没过几天发榜结果出来,余行老果然是第一名,高中状元,朱行中位居其次,名列榜眼。朱行中做了官之后,去向晓容大师道谢。晓容大师安慰他道:“你还是有福之人,从命法推算,这一科的状元虽然魁甲天下,却仕途不显,而你却可以官至侍从。”后来,余行老果然只做到湖州知州就因病去世,而朱行中则一直官至中书舍人。
后来朱行中的弟弟朱久中也中了进士,朱临父子三人成就了“一门三进士”的佳话。只是朱久(翼)中性格耿直,不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他很快就辞了官职,潜心酿酒著书,还写过一本《北山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