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海钩沉:政绩堪比康熙大帝的汉和帝刘肇,何以未能捧上神坛?
迪丽瓦拉
2025-09-25 21:03:01
0

作者:李大奎

打造盛世"永元之隆"的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其少年老成的非凡经历与了不起的政绩,堪比史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两位都是卓越的封建帝王,出生背景成长过程也很相似,并非嫡长子的刘肇继位得益于窦皇后的领养,得过天花排行老三的康熙却因免疫力超强意外登基。

两人都是年少称帝,刘肇当皇帝时十岁,康熙八岁,都在十四岁那年铲除权臣专政,汉和帝依靠郑众领导的宦官军,联合清河王刘庆及大臣丁鸿发动政变,将不可一世的窦宪集团一网打尽;康熙依靠孝庄太后的指挥以及布库少年和纳兰明珠的协助,将横行霸道的鳌拜一伙丢进大牢。

两人都有少年皇帝的千秋功绩,刘肇打造了东汉国力抵达巅峰的"永元之隆",康熙锻造了平三藩收台湾征服噶尔丹及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康乾盛世"。

然,历史多青睐康熙大帝,却对汉和帝刘肇有意埋藏,大奸臣董卓还将汉和帝拥有的庙号穆宗皇帝废除,这是为何?

还得从东汉存在感不强的历史状态说起。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皇汉武",作为"始皇帝"的赢政,自然是雄才大略的千古第一帝,轮到持续四百余年的汉朝,汉高祖刘邦开创的赫赫"西汉"格外耀眼,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刘彻更是夯实了帝国的繁荣。

也就赢得了令人难忘的西汉传奇。

反观相对黯淡的东汉王朝,尽管"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干掉了篡位的王莽,也有广为流传的"云台二十八将",后来"明章之治"也推动了王朝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

但自汉和帝打造"永元之隆"后,欣欣向荣的东汉王朝却在宦官与太后集团轮流专制的体内循环中逐渐走向衰落,东汉小皇帝特别多无法掌控朝政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末代皇帝政,被迫禅让帝位的汉献帝。

东汉皇权的衰弱导致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影响、军事实力、文化传播等等一系列问题明显下降。

所以,存在195年的东汉比不上霸气侧漏的西汉,其知名度不高。

受此影响,年轻有为的汉和帝刘肇也就声名不显,即便干出了近乎完美的辉煌帝业,也被前面优秀的帝王光芒遮住,存在感就弱了许多。

其次,汉和帝时期光芒万丈的成就,因直接参与者的名气太大,汉和帝的功劳被选择性忽略。

如不亚于"封狼居胥"的"勒石燕然",是窦太后决断之下由窦宪亲自指挥的辉煌战役,这一彻底平灭匈奴的盖世军功,体现不了年少有为的汉和帝了不起的治国治军之能。

还有蔡伦发明造纸术,班固写《汉书》,许慎编写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甘英出使大秦,等等这些伟大的成就也直接挂在了名人身上,不显山露水的汉和帝刘肇也就是隐身幕后的支持者,显得默默无闻。

最重要的是,汉和帝英年早逝,尽管他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扫清外戚阻扰得以铁血亲政,却在二十七岁岁因"劳谦有终"黯然离世,打造的盛世实际上只有短暂的十三年。

这与前面的盛世,有四十年的"文景之治"、三十二年的"明章之治",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就是后面的盛世,如二十二年的"贞观之治"、三十年的"开元盛世"、三十一年的"洪武之治",也不在一个量级上。

与之相似的"康乾盛世",持续的时间更长,达百年之久。

正是因为"永元之隆"太短,尽管那时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打造的疆域也最为辽阔,人口剧增到5千多万,但也是"盛极必衰"之下的昙花一现。

还由于汉和帝刘肇重用宦官郑众带来的史书有瑕疵的评价: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无形中将东汉后期宦官干政的问题都归结在刘肇身上,这实属冤枉。

事实上,中常侍钩盾令郑众是谦逊仁爱的正直宦官,正是他不遗余力的帮助年轻有为的汉和帝刘肇决断朝纲,才一举铲除外戚窦氏的临朝称制。

郑众也因从龙之功擢升大长秋,为宦官的崛起开启了先河。由于后来的宦官集团与外戚势力轮番上台架空皇权,导致东汉加速了衰落进程,宦官大头领郑众不可避免成了口诛笔伐的嫌疑对象。

兼之汉和帝刘肇的儿子,出生仅一百多天的刘隆匆匆继位,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史称汉殇帝,刘肇所倚重的朝臣或年迈或体弱,都不是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虽说贵为"皇后之冠"的邓绥皇后力挽狂澜,也挡不住东汉后期摧枯拉朽的势弱局面。

这也使得文治武功都挺厉害的汉和帝刘肇逐渐被历史边缘化,后世对他的评价相对淡化,自然就比不上生活在清朝初年打造盛世还更长的康熙大帝了。

毕竟编纂《康熙字典》《全唐诗》有如"常青树"一样的康熙大帝,文化影响力太大,更容易家喻户晓。

这就是被尘埃遮掩未被捧上神坛的汉和帝。

不过,年轻有为的汉和帝刘肇称得上雄才大略,也是一代名君,他依旧光彩照人,我们不能因历史的尘封埋没,而忽视其了不起的政绩。

汉和帝刘肇卓著的历史贡献,值得永远敬重与铭记,可以重新审视并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是为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金国大将军金兀术在临终时留下了一个遗言,称要模仿宋朝的重斧武器样式。这一遗言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金...
原创 谈... 隆裕太后的不幸婚姻与大清的衰败 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身于满洲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慈禧...
江苏发布全国第一部大运河全域历... 央广网南京7月30日消息(记者顾炀威 实习记者曹思敏)千年古运河,扬波新时代。7月30日,江苏省人民...
原创 汉... 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刘恒,作为汉文帝,虽然未必有着极为显赫的名声,但他的智慧和手段却令人叹为观止。与...
原创 一... 刘裕,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以勇猛无畏的战术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打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军事胜仗。很多人说他...
刘备入川时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的创业之旅开始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赤壁之战过后,历经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参考消息特稿|“中国龙城”强化... 【原标题】从“化石宝库”迈向科研文旅新高地 “中国龙城”强化恐龙化石科研世界影响力 文/本报记者 杨...
原创 朱... 把文章改写后,总字数不少于400字,每段文章保持原来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朱元璋登基后的某个夜...
原创 北... 五代十国时期,尽管仅仅持续了五十三年,然而中原地区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和更替。期间,先后替换了...
原创 日...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极为屈辱的历史。那个时期的中国不仅贫弱,政治腐败,民生困苦,而且对外势力...
马可・奥勒留雕像在65年后回归... 土耳其持续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在文物保护和追索返还方面又取得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65年后,...
原创 古... 这两天,释永信被查一事再次引发关于佛门商业化的热议。与此同时,电影《长安的荔枝》开篇便讲述了唐朝九品...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出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杨雪梅)“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28日在中国考古博...
少林寺新方丈太敢了!上任就烧三... 少林方丈上任第一把火,门票取消后演出停了直播关,这事到底闹哪样。 少林寺换了新方丈,叫印乐法师。这人...
专访陈忠平|竞争与接力:康有为...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陈忠平在《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中利用鲜为人知的北美史料与新的网...
何以中国丨新疆“金山飞金马”!... “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的古老传说,在新疆阿尔泰山(古称“金山”)的群峰间流传了千年。而在阿勒泰地...
日本萧条时一怪象在今日中国也出... 原创 君之言之 君之言之 2025年07月30日 21:55 湖北 杭州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在...
原创 梁... 梁兴初:开国中将的传奇一生 在新中国的众多将军之中,梁兴初无疑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中央苏...
原创 曹... 许昌,这座曹操的大本营,是他建立的权力象征之一。在这里,他修建了比皇帝的宫殿还要奢华的住所,宫殿内的...
原创 人... 在中国的古代青铜器中,有一件历史悠久且极具神秘色彩的青铜鼎,它不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还因其上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