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女士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迪丽瓦拉
2025-09-25 22:02:05
0

在与古代人对比之下,现代人的服饰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代人们常穿着宽大的汉服,留着长长的发髻,而这些习惯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印记。尽管如此,古人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仍然引起了现代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清朝时期的风俗,距离我们最近,也是研究的热点。

清朝时期,男子的发型是极具特色的,全国男性都需要剃发,但只剃掉前额部分,后部的头发则被编成一条辫子。虽然在如今的清宫剧中,演员们即便留着辫子,也能显得整洁得体,但历史上的清朝男子的辫子却令人感到不适。据当时一位英国女士的回忆,她称看到清朝男子的辫子时感到恶心,甚至在用餐时都无法下咽。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的发型和服饰与中原人截然不同。满族最早生活在辽东地区,随着明朝内部局势的动荡,满清军队突破山海关,成功入主中原。作为一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满族的发型和衣着风格与中原人有着很大的差别。那时,他们几乎将所有头发剃光,仅在后脑勺留下一小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发型。虽然这一发型看起来有些古怪,但它确实非常适合草原生活。满清入关后,立刻颁布了剃发令,要求全国男子剃发并留满族的发型。为了保命,百姓们只能顺从命令。然而,影视剧中普遍展示的清朝男子发型,通常是前额剃光,后部扎辫子,而这一发型并非清朝初期的标准。

实际上,在清朝初期,男子的发型是类似鼠尾辫的样式。康熙、雍正等皇帝也都是这种发型,或许因为太过不雅,现代电视剧中鲜少展示这种发型。到了清朝中期,辫子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允许人们保留头顶和后脑勺的头发,并且可以留络腮胡。虽然这种变化较少在历史中提及,但它代表了发型的演变。更重要的是,到了晚清时期,男子的发型终于得到了进一步宽松,允许他们留下一部分头发,这让发型看起来更为整洁。

在那个时代,很多孩子从小就要扎上辫子,因此许多男子的辫子变得异常长。想象一下,那时的农民们在工作时,经常将辫子绕到腰间或盘在头顶。如此长的辫子,维护起来并非易事。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留着短发,每天早上都要清洗一次,长发的人则几天洗一次,但清朝人所面临的清洗难题显然要复杂得多。

在清朝的普通百姓生活中,由于物质条件匮乏,头发的清理成为了一种奢侈。清朝的百姓大多生活贫困,偶尔遇到灾年,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洗头对普通百姓来说显得格外困难。如果有机会接触到清澈的河水,许多人会在河中清洗头发,勉强算是洗了一次头。

与此不同,清朝的贵族们虽然生活条件较好,但他们的洗头频率依然不高。皇帝自然不必担心头发的清洗问题,但普通的大臣们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打理头发。清朝的大臣们通常每天凌晨就要上班,直到晚上才能回家,因此他们往往一周才沐浴一次,也就是洗澡和清洗头发合并进行。清朝时期的洗头,并不像今天这样便捷,首先需要解开长长的辫子,再进行清洗,然后再由人帮忙重新扎好辫子。由于辫子非常长,即使是年长的男子,辫子的长度也常常达到数尺。

由此可见,许多清朝男子并没有经常清理自己的头发,除了条件限制,打理长辫子也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卫生问题。现代人若两三天不洗头,便会感到头发油腻,甚至有头皮屑。而清朝的男子头发常常会保持较长的辫子,长时间不洗头,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卫生问题。有报道称,某些男子的辫子因为长时间没有清理,甚至生出了虫子。对此,很多人可能感到难以接受。

在晚清时期,一位英国女子曾因随丈夫来到中国做生意,她回忆道,她曾在一次商务聚餐中接触到一位清朝男子,这位男子的辫子又长又油腻,发出难闻的气味,以至于她在吃饭时几乎无法忍受。她进一步观察发现,许多满清男子的辫子都有相同的气味,这表明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头发清洁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些人采取了措施,譬如在河里洗头,这虽简单,却因距离问题常常无法做到每日清洗。另一种方式是梳理辫子,虽然能防止辫子生虫,但并不能有效去除油腻,因此,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至于今天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清宫剧,演员们虽然戴着整洁的假发,形象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清朝男子的真实头发常常是脏乱且不卫生的。

“辫子”一词,在民国时期成为了愚昧的代名词。当时,满清统治者要求全国男子剃发易服,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为了控制百姓的外观,更是从心理上施加一种奴役感。这种习俗持续了两百多年,直到民国成立后,许多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剪去了辫子。这个习惯并不适合中原人,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被百姓所接受,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它被彻底抛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1937年抗战爆发与平西第九团的崛起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今北京)卢沟桥发起侵略,标志...
原创 “... 刘綎,身经百战,声名远播,曾在缅甸、朝鲜等地大显身手,平定异族,威震四方。史书记载,他不仅是一位勇猛...
和气致祥分享:《易水寒光——易... 易 水 寒 光 ——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下篇 沈阳博物馆特展 和气致祥分享 “易水寒光——易县...
原创 她...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爱新觉罗·莽古济的命运无疑是最为悲剧性的之一。她不仅是皇...
原创 军... 军统有着复杂而严密的结构,四杀手、三剑客和八大金刚这三大势力的组合,虽然名字听起来好像能凑成十五个重...
原创 袁... 一、袁天罡初涉相术,预言崭露头角 袁天罡是蜀中成都人。隋朝时,他曾任资官县令,到了唐代武德年间,又...
原创 同... 在三国时期,赵云和魏延这两位蜀汉名将的关系,可能与大家的普遍想法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亲近的战友...
原创 民... 1947年的武汉大学校园里,樱花树树影婆娑,琅琅书声与时代风云交织。这一年,一位名叫蔡述文的中央社记...
原创 郗... 郗鉴,虽出身并非显赫,他的家族原本只是东晋时期二流的士族,但凭借着超群的谋略、非凡的胆识与坚忍不拔的...
原创 《... 在《三国志战略版》的世界里,新玩法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关银屏这次带来了不一样的黑科技。以往常见的青州兵...
原创 夷... 说起来,夷陵之战这事儿吧,挺让人唏嘘的。刘备一把年纪了,非要为了给关羽报仇,带着一帮年轻将领去打东吴...
原创 赤...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周瑜巧妙地以少胜多,成功打败了曹操的70...
原创 曾...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疑是最为耀眼的篇章...
原创 他... 大唐盛世,历史上无数的文人骚客都为之歌唱,令人心驰神往。长安城的繁华,气吞万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
原创 明... 在谈及明朝征战安南的这场血腥而惨烈的战争时,几乎所有的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其“胜利”背后掩盖着巨大的代...
原创 李...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确保您第一时间获得新的文章推送,同时也便于...
原创 诸... 许多人曾思考一个问题,诸葛亮这位神机妙算的军事天才,为何不能预见到自己会英年早逝呢?据民间流传,原本...
原创 清... 清朝后宫争斗的故事,许多人或许都有所耳闻。历史剧中的宫廷斗争,往往让人叹为观止,而在这些充满权谋和尔...
原创 岂... 即便新住持已经上任,但大家的关注点依然在释永信。因为他身后的“料”实在太多,越扒越有。 有网友表示...
原创 此...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深陷重围 符彦卿) 石公霸,高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