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冬季,随着寒风凛冽,37军95师与上万名日军在汨罗江的河畔展开了长达五天的激烈交锋。双方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搏杀,鲜血洒满大地,最终95师将敌人一步步逼退,慢慢诱导日军向虎啸山地区挪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在虎啸山这一战略高地上,日军的4、5千人遭到95师精心布置的伏兵的重创,死伤人数惨重。他们面对着迎面而来的猛烈攻击,拼尽全力试图挣扎突围,然而已经是风雨飘摇,前途渺茫。
金井作为虎啸山战斗的关键地点,充当了日军逃生的必经之口。为了阻止敌军从这里突围,第284团的二营长陈栋材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指挥才能,带领全营人员在金井设下了伏兵。可在此之前,上级恰好送来一批新造的手榴弹,给士兵们提供了充足的火力补给。二营分配到了20多箱手榴弹,顿时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陈栋材利用重机枪连封锁了公路两侧,给每个连队分发了足够的手榴弹,将全营分散并有序地分布在金井周围的灌木丛中。从金井延伸出来的狭长地带完全形成了一个没有死角的火力网,为即将到来的敌军埋下了伏笔。
没过多久,日军的一支炮兵中队撤退至金井。金井的地形就像一个巨大的陷阱,日军如同进入瓮中之鳖,毫无逃避之路。陈营长紧紧盯着这一时刻,耐心等待着敌军完全进入金井,要一举给予他们重创。他下令全营在第一时间尽量投掷出大量的手榴弹,给予敌军毁灭性的打击。
伴随着战斗的拉响,惊慌失措的日军意识到,山坡上瞬间有上百颗手榴弹如雨而落。虽然日军的火炮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反击准备,但在瞬间就被炸翻在地,混乱不堪。日军在手榴弹的猛烈攻击下人仰马翻,死伤惨重,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拼命凭借着仅存的意志举起步枪进行反击。
就在这时,坚固的重机枪连便开始进行交叉火力射击,山坡上的士兵们也纷纷开枪,以追击被打得无处可逃的敌军。此时的日军在山下毫无掩蔽,不断被击中,死伤无数。虽然一些日军试图躲在炮下避弹,但随之而来的子弹和手榴弹如雨点般砸下,使他们几乎无处可逃,不少人被飞起的炮击压死、砸伤。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这个日军炮兵中队几乎被全歼,阵地上的死伤人数令人生畏。前方的一名日军炮兵中队长和两个士兵最终藏身于一处红薯窖中,依然不肯投降,顽强抵抗着。
面对顽固的敌人,陈栋材决心给予他们最后的教训。他让士兵找到一些半干的松枝扎成火把,用竹篙将火把顶入窖内,企图用烟熏迫使敌军出洞。日军在窖内依然坚持,经过多种手段的烟熏依旧不肯现身。然而其中一名日军战士无法再忍受窖内的窘迫,试图逃出,但他刚一冲出,就被随即从后开枪射击的日军队长打死。
这一幕让陈栋材感到无比愤怒,他决定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他让士兵找到当地有名的干红辣椒,燃烧后,将刺鼻的辣椒烟味熏入窖内。经过这番折腾,日军最终再也抵挡不住,纷纷举枪走出请求投降。两个饱受折磨的敌军战士跪在地上高喊:“我的投降,我的投降,放毒气的不要!”
经过一场苦战,金井之战以胜利告终,日军一支220人的炮兵中队被全歼,令人欣喜的是其中的中队长也被成功俘获。在战斗中,95师缴获了144支步枪、16挺轻机枪、3门大炮及其零件,以及12匹驮马等大量军用物资,而全营的伤亡人数不过26人阵亡,36人受伤。这一战役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成为抗击侵略者的一段光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