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立大唐的李渊,为什么在玄武门事变中无所作为,原因让人深思
迪丽瓦拉
2025-09-26 23:05:01
0

提到历史上最具低调的一位开国皇帝,毫无疑问是大唐的创立者李渊。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太过于杰出,最终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他的身上,导致父亲的光芒几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事实上,李渊并非我们印象中的那位无所作为的君主,他在隋朝时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胆略,曾一度在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绝非一位简单的“傀儡”。

那么,既然李渊是如此有能力,为什么在玄武门事变时他显得完全没有作为呢?事实上,李渊的沉默并非完全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当时的局势早已被李世民掌控,连李渊自己也无法逆转这一局面。对任何皇帝而言,掌握军队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权力基础,而在那时的玄武门事变中,李渊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如果他仍然能够掌控禁军或其他军事力量,或许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关于事变的情报,并能够采取有效行动。但在李世民控制了整个局势之后,李渊无力反抗。

李渊身为一国之君,手中虽然掌握着禁军与北门屯军,但若他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收到关于李世民举兵的信息,也无法采取行动来反制李世民的阴谋。在得知太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死讯时,李渊的心中已经无从选择,只能接受现实,任由大唐的江山交给更有能力的儿子掌管。

在玄武门事变的关键时刻,李世民不仅成功掌控了保卫皇城的禁军,还从一开始就设下了周密的计划,确保了政变的顺利进行。驻守在玄武门的两位守将早已被李世民收买,他们的配合至关重要。李世民在事变前先行进入玄武门,并巧妙布置,待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时,早已将他们困住。尽管李建成与李元吉一度察觉异常,打算撤退,却未能逃脱李世民的手掌心。在这场对决中,李元吉欲先发制人,却未能成功,反而被李世民精准射杀。李建成也在随后的搏斗中被击毙,而李元吉则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如此一来,事变的胜利早已注定。

尽管太子和三子已死,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并未知情,且他们依然聚集精锐部队欲攻入玄武门,试图为其复仇。李建成的部下,虽然在战斗力上不容小觑,但却被玄武门的守将敬君弘与吕世衡拖延了足够长的时间,直到他们为李世民所用,最终战死。两位守将明明是李渊的人,却毅然选择了站在李世民一方,显然是因为他们看准了局势,认为李世民的胜算更大。

其中,常何的角色尤为关键。虽然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他出卖李建成的举动,间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常何曾是李建成的亲信,但他在与李建成的争执中,被李世民巧妙收买,成为事变中的关键人物。李建成对此毫无察觉,直到局势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意识到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已经背叛。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差距,也反映在他们的政治和军事能力上。李建成,作为长子,在继承皇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政务上,而非军事征战;相比之下,李世民不仅在军事上有着显赫的成绩,还得到了军队的广泛支持。李世民早已为政变做足了准备,精心策划,以确保自己能够登上帝位,而这些李建成并未察觉。

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渊在面对自己的大臣时,已无法回避现实。尉迟敬德直言两人因犯上作乱被杀,李渊虽然表面上表现得沉着冷静,但他内心深知大唐的未来已经不再由他掌控。两位亲信大臣萧瑀与陈叔达,也纷纷表示,李世民才是更适合继承皇位的人,劝李渊将朝政交给李世民。这时,李渊已无法反抗,他的重臣和军队几乎都被李世民收买了,身为皇帝的他,只能无奈让步。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让人思考,作为一位父亲,李渊是否早已察觉到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他为何未能及时干预,阻止事态的恶化?作为一位父亲,他对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不同优势心知肚明,却因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未能果断作出选择。李渊试图通过平衡两位儿子的权力,然而他的做法只会进一步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若李建成能够早些听取魏征的建议,彻底清除李世民,或许局势就会大不相同。

历史的悲剧,往往源于权力斗争中的犹豫与拖延,而这也正是李渊未能避免的致命错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1978年11月,北京西郊的一座朴素的办公室内,邓华正在专心翻阅外军资料。忽然,一位老参谋走了进来,...
原创 项... 咱们都知道项羽,那可是秦末的风云人物,自封西楚霸王,武力值爆表,打仗更是厉害。可最后在垓下被围,落得...
原创 长... 长沙,位于湖南省的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与长浏盆地的西缘交汇处。这里,湘江穿城而过,历史悠久,自旧石器时...
居延遗址考古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 光明日报阿拉善8月2日电 记者高平、王潇从内蒙古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近日,居延遗址多学科综...
烽火北碚 众志之城|“东方的诺... 近百年前,北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北碚开拓者”卢作孚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解决治安...
原创 1... 1946年10月下旬,晋察冀军区领导层在涞源县召开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
刘春声专栏:《三件年代不同款式... 三件年代不同款式相同的文房香炉 刘春声 南宋青铜弦纹炉 宋代(960–1279年) 大都会博物馆藏...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享年9... 记者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史学大家,1930年生于厦门,江苏...
许倬云大师的朱元璋一文谬误(三... (六千多字) 许倬云大师的朱元璋一文中谬误有多少?——兼评鹦鹉式史学(上) 许倬云的朱元璋一文错谬...
原创 我... 在历史的长河中,谋士一直是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力量。不同于武将通过亲身的战斗来衡量成败,谋士的能力往往...
原创 凌... 1942年,凌少农在一场生意谈判中与日本人接触。当时,他正在为新四军筹集冬季所需的布料。日本商人看着...
原创 朱...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段艰难的岁月让他对上层阶级产生了深深的厌恶。终...
原创 辽... 1948年11月2日,随着沈阳和营口的解放,辽沈战役圆满结束。这场战役持续了52天,不仅成功解放了整...
原创 部...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要求他带领部队立刻前往东北参...
原创 正...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清官,一直以来是历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铁面无私和公正廉洁成为了后人心...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入选...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公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
许倬云先生去世,享年95岁 澎湃新闻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视觉中国 图 许倬云在《许倬...
原创 孙... 《——·前言·——》 庞涓的死,标志着这场残酷战斗的结局——魏国的赫赫有名的将领,曾经与孙膑共读兵...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政治波动。在这一幕的背后,中国共产党(...
花脚大仙分享:《“大邦之梦”系... 《吴国的北方朋友》上篇 苏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本展以晋、楚、吴三国的文化交流为明线,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