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古田县村名溯源(凤都村)》
讲古田古代的人文历史、俚语传说、古民居古建筑,讲新时代古田故事,用声音记录时代,古田县融媒体中心邀您欣赏广播节目《讲古》。
古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2.9重磅推出《讲古》栏目,每周日中午11:00首播、晚上19:50重播。节目除在古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2.9固定黄金时段播出外,还将以“音频+文稿+图片”方式,同步在【古田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把精美文字变成有声读物,方便广大受众收听、传播和互动。
大家好!这里是FM92.9兆赫古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频道,我是主持人朱又丹。今天播出的是宁德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古田县志》(1991-2005)执行主编林兴华撰写的《古田县村名溯源(凤都村)》。
凤都村旧名凤埔村,坐落于凤都镇的中心地带。2023 年,该村下辖庭墩、坮头2个自然村。凤都村内有官后、路下厝、街面、刘厝里、上凉亭、官洋垱等地名,人口总数 3643 人。村内主要姓氏有吴、刘、陈、汤、张、郑等。
村内古迹有位于吴厝里、刘厝里、陈厝里的古民居三栋,古建筑有大帝庙一座。 村内有樟树林,其中一棵古樟树高达30米,树冠直径宽广至50米。知名特产有凤都豆腐坯、豆腐片和茭白。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实行“拨军镇梓”政策,以土地作为军功的补偿,就地安置参战官兵。由此,朱、胡、陆、郑、顾五姓将军分得今凤都境内的广袤土地。其中,郑将军分得凤都洋面的土地。
刘氏祠堂(凤都镇人民政府 供图)
郑将军系表演木偶的艺人。他有祖传五只木凤凰,平时都放在一个木箱内。郑将军临行时,把这只木箱带上。在迁徙过程中,郑将军遇山洪,不慎将木箱丢失。可在五都新房落成时,五只凤凰竟奇迹般地出现在新房。
凤都这地方本是“五凤落洋”之地,又有五只木凤凰进驻这“凤窝”,郑将军即把村名起作凤窝,后因“窝”“埔” 谐音,演变成凤埔。
古樟(凤都镇人民政府 供图)
元代,古田分都时此地被划为五都。因“凤埔”与“五都”在古田方言中发音很相近,故五都这个村名一直与凤埔并列延续,后逐渐演变为凤都。
千年古邑,魅力古田。感谢您的收听,下期节目我们再会!
播音:朱又丹
撰稿:林兴华
编辑:王烨榕
审核:姚剑平
监制:林启斌